从二本到北大再到哈佛,曾经“县城差生”的我做对了什么?

  原标题:从二本到北大再到哈佛,曾经“县城差生”的我做对了什么?

  

  留学生活总是与「焦虑」相伴,申请季担心全聚德,每天睁眼查邮箱生怕收到梦校拒信,上了大学又焦虑GPA,担心Final拿不到A,临近毕业又因为找工作睡不着觉,总是担忧“一步走错,步步全错”,但主页君想通过今天这篇文章告诉大家,只要你想改变,并为之付出努力,人生任何时候都不会被「定格」。

  文|阿美

  From 北美学霸君

  微信号:gpamaster

  一个“学渣”,距离北大、哈佛和杜克的距离有多远?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叫作黄韬,出生在安徽省合肥一个大家可能都没听过的县级市,巢湖。

  18 岁那年,被亲友叫了六七年“ 学渣” 的他,考上了当地的一所普通二本。就在所有人认为“ 黄韬的人生就此定格” 时,他却又以专业第二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而后成功申请上了哈佛大学的法学硕士,在经历了一年高强度的留学经历后,黄韬决定继续深造,拿下了全美Top10的杜克大学博士offer,现如今是香港城市大学的助教教授。

  

  黄韬的家庭并不富裕,出国留学的费用一半靠借,一半靠奖学金和兼职。在香港城市大学官网公开了他的求学经历后,所有人都惊呼他是“ 专升天” 的奇迹代表,小红书上甚至称他的人生“ 惊天地泣鬼神” ,但只有他自己清楚,这一路走来有多不容易。

  有努力也有运气的眷顾,从资源匮乏地区走出来、二本院校考出来的黄韬,太知道信息、视野与方法的重要性,所以今天,他想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勇敢拼,向前闯,人生任何时候都不会定格。

  01.

  当一个二本差生 ?

  想要逆天改命

  前段时间,「小镇做题家」火上热搜,黄韬也将过往经历往这个名词里套了套,发现之前的他,根本称不上「小镇做题家」,因为人家大多都成绩很好,而他却是实打实的“ 差生” 。

  

  黄韬上学比较早,高一结束时同龄人基本上16 岁,而他才勉强13 岁。一个小学刚毕业的年纪,却不得不去思考文理分科该如何选择的复杂问题,实在是有些头疼。

  更可况黄韬父母的学历都只到初二,并不能给予他任何有建设性的意见,加之小镇信息闭塞,黄韬也无法参考其他人的规划,在那个仍坚信“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的时代,他稀里糊涂地选择了理科。

  事实证明,黄韬的选择是错的。

  因为并不擅长理科,他的高中三年过得非常痛苦。为了度过那座炼狱般的独木桥,他不得不过上了早上5 、6 点起床,凌晨12 点睡觉,除了吃饭以外大多时间都在学习的日子。

  然而选择错了方向,就像一艘逆着风浪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只,再努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高考成绩出来后,黄韬的父母很失望,530 多分在安徽这个高考大省却只能读一个普通的二本,最终他与第一志愿的安徽大学失之交臂、被调剂到了巢湖学院的计算机专业。

  

  本以为高考完就解脱了,谁曾想往后的大学四年,才叫「暗无天日」。

  那段时间,父母时不时地叹气,亲戚冷不丁地嘲讽,压得黄韬喘不过气来,“ 谁家的小谁考了985 ,人家之前还不如你呢”“ 你家孩子再差能差得过他家那个二本” ....

  在长期的否定和批判面前,黄韬变得越来越自卑,也越来越沉默。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如果自己站在山顶,又怎会在意山脚的闲言碎语。

  大学的前两年,黄韬过得浑浑噩噩,一方面急切的想要改变现状:那时的他,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尽快走出他生活了18年的小地方,去大城市看看,但另一方面却不知道从何做起:在一个四线小城的二本学校,信息闭塞,周围人也大多是混完本科四年拿到毕业证的态度。

  

  但好在,黄韬遇到了网络的普及。如果你要问他逆袭的最大外力是什么,那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说是互联网。

  “以前生活在巢湖时,因为没有网络,信息非常匮乏,很多想看的课外书都买不到,教育资源十分贫乏,即便老师讲的不一定都对,但学生却只能照单全收,长此以往,很容易陷入一个信息闭塞的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人根本无法做出全面的选择。

  但拥有互联网之后,世界就变了个模样。虽然网络容易让人沉迷与堕落,但不得不承认,网络盛行的时代,每个人都能去搜寻、获取任何自己想要的信息。”

  

  通过网络,黄韬查询到了考研的相关信息。大三的他下定决心考研,为了“ 屏蔽” 室友刷剧的嘈杂和玩游戏的嚷闹,他选择外出租房备考,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数不尽的孤独。

  在这样一所普通的大学里,没人理解黄韬的努力,更何况他还是跨专业考研,想摆脱计算机专业,还想冲刺最高学府。所有人都在嘲笑他的痴心妄想,等待着成绩出来时看笑话。

  同样得益于网络,黄韬在一些论坛里找了很多志同道合的“ 研友” ,虽然身边几乎没有和他考同档次学校的同学,但论坛上却有无数朝着清北梦校前进的“ 网友” ,虽然未曾谋面,但他们却每天都互相激励对方,还时常一起讨论考研的题目。

  就这样复习了半年后,黄韬突然发现很多“ 研友” 提出的问题,他都能立刻回答上来,甚至是别人算了好几遍都出不来结果的题,他也都能给出答案。

  “至少我在考研论坛里算是复习得比较好的吧。”这种想法给了他自信,让他坚定地选择了报考北京大学。

  02.

  从北大到哈佛 ?

  他终于走到了更大舞台

  到现在,黄韬还记得2010 年,北大法律硕士一共招了100多人,而他是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考进去的。

  

  黄韬的考研成绩单

  从巢湖学院到北京大学,从计算机专业到法律专业,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黄韬都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做到了。

  之所以选择法律专业,并不是头脑一热的一时兴起,而是长达数月的深思熟虑。

  “在选专业之前,我首先排除掉了一切自己不喜欢且不擅长的领域,比如说所有必须考数学的专业我都不会涉足,其次去思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一个学过理科,但喜欢文科的人。所以我很明确自己未来要学的是文科却非纯文,且具有一定理科逻辑思维的专业。在经过两个多月的信息搜索、整合与对比后,我决定选择法律专业。”

  

  北京大学法学院一角

  这次,黄韬的小船终于行驶在了顺着风浪的大海上。

  在北大读研的日子,让他终于看见了人生的光亮,法律这门学科充满着魅力,既有形式逻辑之美、也有洞察人性之美。学习法律的过程,也是重新审视自我,审视世界的过程。

  三年的读研时光转瞬即逝,在北大的最后一年,黄韬和所有学生一样,都面临着一个无法逃避的分叉口,那就是毕业后究竟是就业还是继续读书。

  他深知法律这门学科,是越学越深、越学越倍感自身的无知与局限的,所以他还是抱有继续深造的念头,而这时有朋友建议他出国留学,让他别困在一处,勇敢走出去,学习研究国外的法律体系。

  

  坦白讲,黄韬很心动,但同时也很犹豫,毕竟出国读硕博需要花很大一笔钱,而在国内几乎没什么开销,博士甚至还有补贴。而且他们家是工薪家庭,父母都是小镇上事业单位的职工,收入只够一家人吃喝,靠家里给的钱出国留学显然有些不现实,想要出国,还是得靠自己。

  虽然和朋友聊天中黄韬得知,在国外读博是有奖学金可以拿的,而且这笔钱几乎可以覆盖掉大部分学费,但因为出国读书要准备的材料比较多,留学还需要语言成绩,时间过于紧张,于是他决定先为自己奔波了十多年的生活按下暂停键,跑去考了个公务员,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准备留学相关的考试与申请。

  

  之所以选择美国,是因为法律专业同学圈子很重要,在国内那么多优秀法学生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出国,而大部分人的目的地都是美国。

  2015年的哈佛法学院LL.M.在大陆招收了10人左右,黄韬有幸成了那十分之一。

  从国内顶尖学府,到美国顶尖高校,除了努力外,他想这里边有很大的运气成分,美国高校一般都喜欢有特殊经历的学生,其他被录取的不是应届生就是顶尖律所的律师,而他,恰好是从一个普通二本走到北大,再从政府机关出走,一心想做学术的申请者。

  

  黄韬的哈佛学位证

  在哈佛读LL.M. 的这一年,黄韬的眼界再次被打开,他不甘心学术生涯到硕士终止,于是2017年,他顺利前往美国杜克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为宪法和网络法。

  03.

  感谢努力的自己

  但也不要归功于「努力」

  事后黄韬算了笔账,在哈佛读硕士的一年加上在杜克读博的四年,他差不多花了80万人民币,家里连凑带借凑了50万,用于他在哈佛的学费和生活费,博士期间,他就没有再问家里要过钱了,四年靠着奖学金和兼职赚的钱,成功在杜克大学读完了博士。

  

  黄韬的杜克学位证

  现在可能还是有很多人会将“出国留学”和“家里有钱”画上等号,虽然黄韬身边的很多同学,确实都是中产起步,但他不是。“当你想要留学时,钱往往是最容易解决的事,比钱更难的,是决心”。

  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为了省钱,留学期间的黄韬几乎顿顿自己做饭,下馆子和点外卖在他这儿几乎不存在。还记得学校里每周有一天学术研讨会,因为免费提供午餐,他差不多周周都去“ 蹭饭” 。

  留学的日子虽然过得比较苦,却是黄韬做过最不后悔的决定,只读了一年的哈佛硕士,学习的强度和质量也丝毫不比北大三年,但他很庆幸当初选择了出国深造,正是因为留学的机会,让他感受到了中美高等教育的差距,也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黄韬镜头下的哈佛

  “我的人生没有被定格在高考出成绩的那一刻,那么你的人生也可以。”

  “如果你的出身和我差不多,你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去克服环境的限制。”

  在哈佛和杜克,像黄韬这样普通出身的学生其实并不多,有很多都是初高中就上了名校,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是高知教授,而他通过网络的辅助,成为了他们的同学, 和他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黄韬镜头下的哈佛

  直到现在,黄韬依旧非常坚信,:“只要网络利用得好,它就能成为拉近城乡与阶级差距的工具”。

  与此同时,黄韬也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无论是在克服环境限制还是追寻某个目标时,是人就会或多或少经历失败的滋味,但不要因为失败而自责,因为努力也不一定就能成功,但那并不只是你的错,就像硕士之前的我”。

  “就拿高考来说,影响分数的还有家庭稳定和睦程度、父母经济实力和受教育程度、所读中学的教学质量、学籍在河南山东还是北京上海、临场运气甚至是天生的智商等等。

  而努力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并且,努力的重要性被严重夸大了”。

  

  香港城市大学官网里的黄韬首页

  黄韬现在其实很反感一种倾向——

  把成功归因于努力、把失败归咎于不努力。

  “这不是说否定努力的重要性,勤奋上进当然是好的,但是过于强调努力的重要性有时候会弊大于利,因为它会让结果道德化。”

  “理由很简单,因为勤奋努力是个人能控制、能改变的,而家庭出身、成长环境这些‘投胎’的因素是个人没法改变的。”

  “所以如果认为努力大于一切,那么成绩好的学生就会享受所有的赞誉并产生道德优越感,认为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得来的结果,而没考好的差生则要背负很大的道德压力和自卑感,‘都怪自己努力不够’”。

  

  “如果认为努力只是一方面,成绩和成功受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那么我们或许就会对“ 学霸” 多一些理性认识、对“ 差生” 也多一份宽容。”

  当然,黄韬并不是在否定优绩主义,他甚至认为这种以一个人的成绩为标准来分配社会资源的方法,是历史的重大进步,因为像他们这样的普通人也能靠自身的努力去拿到名校offer ,大厂offer ,但请不要把一个人的不成功仅仅归结为他的「不努力」。

  在采访的最后,黄韬告诉主页君:

  当老师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当初出国也是为了能将在国外学习到的知识带回国内。

  虽然黄老师在文中提到了中美高等教育的差距,但那些差距在他看来,就是自己继续前行的动力之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