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考研热度下降!上岸会更容易吗?

  最近,看到有好多人在说,24考研热度有点下降了。

  有同学发出了自己学校占座的情况,说和去年相比差得很多:

  

  有同学对比了自己学校图书馆,“开到晚上都没啥人来”。

  

  这些帖子的评论区,也有很多同学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这些情况可能都是真实的,但这可能只是一种幸存者偏差,相比于庞大的考研群体,个别学校的考研热下降,不会对整体环境产生影响。

  不过,一些考研大V们也都在表达类似的观点。

  去年年底,张雪峰就发微博说今年人数可能会下降。

  

  5月空卡也说感觉今年考研人数变少,还问了大家学校图书馆人多不多。

  

  评论区一些同学证实了她的猜想:占座减少了。

  

  上面两位都还是猜测,@教育学洪哥则给出了更为具体的分析:

  

  也有考研相关的从业者,停止了全程班服务。

  

  理由是招生困难。

  

  如果说上面都是个别现象或者个人猜测,那过儿再带大家看一些数据:

  这一点大家应该都知道,2020年考研人数为341万,2021年考研人数为377万,2022年考研人数为457万,2023年考研人数为474万。

  可以看到,2022年考研人数较前一年增长80万,几乎所有从业者对23年考研人数的判断都是超过500万,但最终的数据让很多人都很意外,仅增加了20万。

  很多人说考研上岸不一定是上岸,考公才是。这也有数据支撑,2023年国考报名人数为260万,前一年202万人,再前一年158万人。这个数据增长也很快。

  很多人意识到,读完研出来还是要找工作,不如一步到位,直接考公考编。这种大趋势下,今年国考录用比达到了惊人的 70:1。大家可能对这个数字没有什么概念,可以做一个对比,2022年考研总体报录比为4:1。

  由于出境政策的调整,一些有条件出国留学的同学,会继续选择留学。23年以来,出入境办证办事和口岸流量快速增长。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的最新数据:2023年一季度6500万人次出入境,同比增长了116.2%。

  凭着上面这些现象和数据,或许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考研热度下降的结论,但正如很多同学说的那样,在最终报名人数没出来之前,一点都不要信。

  过儿也想说,不要被这些现象迷惑。

  报名人数虽然增幅下降,但在400多万的基数上,仍然不是一个小数字。考公和出国,只能分流一部分人群。

  即便考研热度真的下降,考研会因此变得更容易吗?过儿觉得很难。

  之前给大家分析过,今年二战人数应该比较多、推免比例在持续上升、就业压力使得在职考研人群不会减少、公共课的难度大概也会和去年持平,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是会增加考研难度的。

  作为选拔性考试,考研并不会因为人数减少就让成绩没那么好的人顺利上岸。

  与其把希望寄于外部环境变化,不如还是自己做好复习,这样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会有底气、有自信。

  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做好过程,结果自然就会发生。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