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长沙拥有3所985高校,南京、武汉、西安望尘莫及?
在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高校所在的城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知名高校扎堆的城市,自然是很多学生关注的热点。而985高校,更成为了学子报考时的重要参考因素。目前,全国共有39所985高校,其中的长沙市拥有三所985高校,不仅扎堆度极高,而且数量也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为何长沙市能拥有如此出色的高校资源呢?本文将探究长沙市三所985高校的产生原因,以及长沙市的教育发展历程。
国防科技大学,也称军中清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军事院校,成立于1953年。在建校之初,国防科技大学的最初规划是在哈尔滨,当时哈尔滨作为著名的军工重镇,在当时的国防意义和地理位置上是理论上最好的选择。然而,由于中国和苏联在中苏边境爆发冲突,哈尔滨已经不再安全。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急需迁往内陆地带。
1970年,哈军工正式展开分迁,10个系分别陆续形成了哈军工的基本框架。哈军工的主体得到了4个系1个基础部迁往长沙,更名为长沙工学院。长沙作为三线城市,在那个时代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地带,相比哈尔滨也更加偏离中苏边境。另一方面,长沙又是湖南省的省会城市,是一个相对比较合适的建校场所。此外,当年的长沙临时大学,就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南下长沙,结成三联大学,入住长沙临时大学,完成了三联大学在长沙的南迁之后成立的。这为哈军工选择长沙提供了模板和参考。长沙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名城,一直以来对于教育与人才问题非常重视,所以技术类学科发展得非常迅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国防科技大学成为了第一批落户长沙的985高校之一。
湖南大学是湖南省的历史名校,该校建于976年,是湖南省历史最悠久的高校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湖南大学一直默默无闻,只有在2017年的双一流建设中,才被评为双一流B类高校。那么,这所历史悠久的高校为何会如此低调呢?与国防科技大学不同的是,湖南大学与湘雅医学院更多的是靠本地的资源积累而形成的985高校。
据了解,湖南大学在院系调整时,被划分到了中南大学的领域,成为了中南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实际上这个归类并不完美。1952年,湖南大学的土木学科和矿业学科被划归中南大学,形成了三馆仪厅只剩下一个岳麓书院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湖南大学自然无法助力湖南高校的整体竞争力。与此同时,也是在这个与中南大学的归类不完美的时期,湖南医科大学应运而生。由于卫生部在当时的政策支持下不断壮大,湖南医科大学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壮大,成为湖南省内地有名的医学院校。湖南大学与湖南医科大学一番的历史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湖南省内重要的双一流院校。因此,在2000年长沙市进行的大学合并中,这两所高校也成了985高校建设的佼佼者。湖南大学也因此成为了全国少数与双重985高校紧密关联的高校之一。
中南大学是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工学院。2000年,中南工学院与湖南医科大学以及长沙铁道学院合并,形成了中南大学。这所948年校史的大学,一直以来都是湖南省层次最高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也是全国优秀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参与合并的院校100%入选了985高校,这也是中南大学一部分成为985高校的原因之一。
其实中南大学成为985高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医学院-湘雅医学院。作为卫生部直属的院校,湘雅医学院具有非常强的医学研究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湘雅医学院已经成为了全国医学教育的领军者之一,同时也作为中南大学985优势领域的重要支撑产生了重大贡献。因此,湘雅医学院的加持成为了中南大学成为985高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长沙市拥有的三所985高校都有着较为优越的地位和资源积累,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沙的教育发展也是长期以来的突飞猛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沙市就开始重视教育,不仅注入大量的财政资金建设学校,而且还成立了一系列教育、文化机构,增强了长沙市的文化和教育软实力。此外,在新世纪之初,长沙市还提出了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大力推动长沙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创新。这些政策和举措的加持,使得长沙市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2000年,长沙市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高校合并,将当时的湖南工学院、湖南医科大学和长沙铁道学院合并,打造成为中南大学。这一次重组为长沙市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长沙市采取了多种合理的政策措施,如招收更多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加强高校间的合作交流等,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高校集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带动了长沙市的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成为长沙市与其他一线城市进行竞争的重要胜利法宝。
再加上长沙地处湘鄂渝黔四个省区的交汇处,地处长江中下游,不论是区位条件或者是交通运输都非常方便,使得招生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大。这样的优势让长沙市的高校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前往学习,同时也为人才的培养和吸引提供了足够的条件和支持。
综上所述,长沙市能拥有扎堆的985高校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实现的,而是建立于长时间的教育发展中。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创新,长沙市的高校和教育事业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未来,随着国家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日益重视和投入,相信长沙市的高校和教育事业一定会实现更加优异的成就和发展。
#AI共创计划招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