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新论」教育交流互鉴 贵州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教育合作新愿景,“一带一路”共繁荣。8月28日至9月2日,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将在贵州举行。届时,来自中国、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嘉宾代表约4000人将相聚一堂,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实践证明,闭门造车只能导致落后。贵州是典型的山区省份,想要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主动融入全球化的大潮中去。贵州把对外开放作为后发赶超的重要举措,持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各国共谋发展。
作为中国—东盟政府间唯一以教育为主题的交流合作平台,每年都有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个人与组织,紧紧围绕教育领域开展多维度合作。交流周活动自2008年举办以来,有力促进了贵州与东盟国家在校际合作办学、人员技能培训、青少年人文交流、技能赛事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互学互鉴。
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衡量高校发展水平的标志。十五年来,在教育领域,交流周已经发展为中国-东盟机制化程度最高、辐射影响力最大、务实合作成果最多的平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合作成果在贵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贵州各大院校聚焦自身实际,充分利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在“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中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补齐关键办学能力短板,培养国际性复合人才。尤其是,优化全省教育对外开放体系,提升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助推特色教育强省建设。
贵州与东盟各国历史文化渊源深厚且资源禀赋各异,各领域潜在的合作空间巨大。经过多年发展,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从单一的教育“独唱”,发展成为以教育合作“领唱”、多行业多领域“齐唱”的大开放格局。例如,交通、水利、能源、农业等领域的间接合作,为贵州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十五年来,贵州借助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50余个东盟国家、“一带一路”特邀伙伴国家及地区,6000余个参会单位,1879份合作协议或合作备忘录,480余项活动……贵州开放的山门越开越大,对外合作的“交际网”越织越密,交流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是贵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一直以来,贵州多措并举夯实合作基础、拓展合作空间、深化合作层次,大力探索不同领域国际合作交流的新途径,持续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果,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贵州声音、服务贵州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潘晓飞
编辑 罗秋红
二审 王雨
三审 岳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