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

  讲述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七年级学生 雷子健

  疫情来得很突然。我的学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地处闵行区梅陇镇,3月9日晚上,我和同学们测完核酸离开学校后,就提前开启了居家线上学习。

  网课期间,隔着屏幕,我每天能见到老师和小伙伴,但我很想念美丽的学校和多彩的校园生活。每天网课结束后,平时这个时间,我们会在操场上跑步,去百草园看看种植的中草药,还会和同学们一起看书。绿茵场上,还有期待已久的运动会……我家离学校很近,直线距离只有几百米,疫情阻隔,却没办法走进学校看看。

  

  从小学起,我就学习了无人机驾驶。我可以遥控我的无人机,“飞”去学校看一看许久未见的校园。我悄悄地“进”了学校,看看心爱的校园,从空中俯览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拍摄下夕阳下的黄昏美景……就这样,无人机成了校园里的常客。

  4月9日,听说我的学校改建成方舱医院,熟悉的教学楼和教室里来了“新房客”,校园里还出现了不少“大白”,孙强校长和我的老师作为专班人员也住进学校,我得去看看他们都好吗?那一天,网课结束后,无人机飞进了学校:教学楼的走廊里多了晾晒的衣服,方舱里有位“新房客”还朝着我的无人机微笑、招手……班主任刘鹏老师告诉我们:包括孙校长和他在内总共8位老师组成专班,其中6位从4月9日就住进学校,已1个多月了。

  

  

  3月12日起沪上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我们学校此前就开启了线上教学。由于当时离校匆忙,有些书本没来得及带回家,还有我心爱的陶笛,也留在了课桌里,成了我心头的牵挂。得知5月1日,学校方舱使命结束了,开始启动多轮清洁消杀,消杀期间,我们的书本和陶笛会不会被弄坏?我很担心,一定要再去看看。

  偌大的校园,青草茵茵。无人机意外拍下了这样一幕:篮球场上的黄色袋子里,装着我们柜子里的书本,在室外晾晒,也装着我们返校复学的期盼。原来,在改建方舱前,老师们先将留在教室里的书本、陶笛,一一打包,并标上班级编号,统一保管在安全地方。看到我们的书本和陶笛很“安全”,心中的石头落地了。

  和我同样想念学校的,还有全班40多位小伙伴。班主任刘老师一直想带大家看看阔别已久的绿茵场。5月11日,天气晴朗,他将每天课后的线上总结活动,临时搬到户外操场上。

  一架无人机从远处飞来,打破了寂静。

  “看!来了架无人机!”这是疾控部门派来的吗?……带着一连串疑问,刘老师也有点糊涂了。

  “刘老师,是我,雷子健!”同步进行的线上总结活动中,隔着屏幕,我告诉大家。刘老师很惊喜,还叫来孙强校长。校园里洋溢着欢笑。

  

  

  

  

  碧绿的草地,蓝色的球场,红色的跑道,还有最熟悉的教学楼……都在刘老师的摄像头中一览无遗。小伙伴们看到了久违的校园。孙校长告诉大家,学校已进行了多轮消杀,覆盖校园的角角落落,所有消杀工作专班老师全程参与,一次次和消杀组讨论、修订消杀方案,修改了数十稿。

  

  

  如今,留校的专班老师已能进教学楼办公室办公,刘老师还在教室里开展线上晨会课,让居家的孩子们感受教室的氛围。

  

  居家学习两个多月,我的无人机先后飞入校园二三十次。每次拍摄的视频素材记录了绿茵场上守护校园的专班老师,“大白”们背着消毒箱仔细喷洒,他们都在为返校复学积极做准备,给大家一个安全、干净、美丽的校园。这几天,我把视频素材剪辑成一个时长2分钟的短片。校园一切恢复如初的样子,值得记忆,更期盼能早点回到学校。

  沪上高三、高二、初三年级将优先复学,其他各年级继续线上教学。眼下我还不能马上返校,但我相信:和小伙伴们将重聚在美丽的校园。特殊时期,每一个有温度的瞬间,用心体会,都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