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学神不可复制,与其模仿学霸的学习方法,不如剖析其心路历程

  上次因为一个“早读课”的话题,和一个网友展开了多番的“口舌之争”,网友说,既然你说有些人不适合早读,干脆他们别上学了,因为有些人也根本就不适合读书,不管你如何努力,终究还是会有50%的人会被分流。

  

  其实,我讨论这个问题的初衷,不是鼓吹读书无用,也不是建议某些“不适合读书”的学子,早早放弃,而是强调,每个人的资质不同,成长环境也有差异,不是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和模式,都适用于所有人。

  还是拿“早读课”举例,班里有一个学霸,酷爱睡懒觉,早自习肯定是不上的,为了应付社管的查寝,他让身边的人别叠被子,睡觉的时候,他横跨好几条被子,睡到床的中间,这样一来,社管老师稍不注意,就不会发现还有人在上课的时间“卧床不起”。

  注:以前的宿舍,很多人的床都是并在一起的。

  

  不仅仅是早自习,睡到兴起,前一两节课他也会逃。当然,班主任的课,大概率他是不敢逃的。

  时间久了,居然形成了一种风气,有的人认为,他之所以学习好,是因为睡眠足。于是,很多人开始早自习逃课,可是考试的时候,成绩非但没有提升,有的人甚至还略有下降。

  

  这说的是一个较夸张的邯郸学步或者东施效颦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这样的事例其实比比皆是。学霸的模式,自然不乏模仿者和追随者,小到课堂笔记,大到作息习惯,乃至于语言风格,都会有人模仿。

  但学来学去,最多只是学到了他的形,却很难掌控他的“神”。想想看,是不是如此呢?有的人为了向学霸看齐,干脆做起了小尾巴,学霸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亦步亦趋,从早到晚,到头来,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还有的人,迷信“学霸笔记”,甚至高价收购,拿到了学霸的笔记,就好似自己掌握了武功秘籍一般,到头来,你与武林高手的差距,还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就和读书写作类似,推崇一位文学大师,我们把他所有的书都买来读,模仿他的写作风格,你依然成不了文学大师,甚至连作家的门槛都达不到。

  读一本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也像交到了一位好朋友。

  

  读书也好,学习也罢,机械地模仿,并不可取。有的人天生就是工作狂,一天睡三四个小时也精力充沛,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也坚持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等待你的,恐怕不是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更早的,是一份医院的诊断证明。

  这也是我今天说这番话的原因,“尽信书不如无书”,学习方法同样如此,学霸们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如果适合自己,对自己有帮助,自然是奉行拿来主义,如果不适合自己,也不必生搬硬套,磨掉了自己的棱角。

  

  有的时候,学霸的人生态度、处事方法,或者说应变能力,相对于学习方法来说,对我们更有帮助。“交友当如周公瑾,如饮美酒,不觉自醉。”换个方式来说,我们也可以理解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老师会推荐自己的学生多读名人的传记,这些书里或许没有学习方法,更没有解题技巧,但不妨碍会最终影响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所以,如果你现在还在到处搜罗学霸笔记,不如多看看他们的随笔和日记,或许,你要的精华,都隐藏在那里。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