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基地】创新打造“一核三翼”教研新体系 宝安教育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核心提示

  教育大计,质量为重;质量大计,教研为先。

  在国家全面走向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征程中,区教科院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乘着被立项为广东省基础教育县(市、区)教研基地的东风,理顺教研管理体制,完善区域教研体系,寻求区域教研优化转型,提升区域教研与校本教研水平。

  近两年来,该院以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纵向联动、横向协同、创新视导,力推“数据+智慧”教研,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教研机制和教研方式;在不同学段,探索素养导向的课程与教学实施路径;通过区域教研、校本教研、名师工作室,以及课题研究等多类型多层次教师研修活动,促进区域不同学年段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成功构建“一核三翼”全链条教研新体系,形成与“双区”示范“三城”建设相匹配的高质量教研新经验、新样态、新路径,加快推进宝安教育现代化,强劲带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调研宝安区教科院省基础

  教育教研基地项目建设座谈会

  机制创新:纵到底横到边

  构建区域特色教研机制和教研方式

  宝安教育要先行示范,亟需教研作为重要支撑。

  2021年4月,区教科院获得广东省基础教育县(市、区)教研基地项目立项(全省共26个,深圳仅2个)。这一荣誉,成为对宝安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肯定,也为宝安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项目立项后,该院成立由科研部牵头,各教学研究部、各基地学校、高校专家团队等组成的教研基地建设研究小组,分工负责幼儿园课程建设、小学适切教学、初中教学评一体化、高中教研机制创新、音体美国家课程校本化,以及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的研究,协作落实,全面立体推进省基础教育县(市、区)教研基地项目的实施。

  在此基础上,该院选聘了247名兼职教研员,建立各学科核心教研组,充实加强原有的全学段、全学科的全链条教研力量;建立教研员和兼职教研员挂点基地学校、民办学校、薄弱学校帮扶制度,纵向建立并完善区、学区、学校(幼儿园)三级联动的教研机制。横向则借助与中国教育学会、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合作平台,形成教研员、兼职教研员、教育专家多方协同的新时代区域教研体系,形成完善的纵向联动、横向协同教研机制。

  同时,不断优化教研及教研视导方式——

  以高、初、小、幼各个学段为单位,每周用2天时间,开展公民办学校全学科诊断式融合视导,以优带弱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发展,以学科教研员为主体,每周用1-2天,开展单学科个性化需求视导。

  小学教学研究部尝试开发科组长培训课程,分学科组织科组长专项研修;初中教学研究部确立校本教研工作的实施标准;高中教学研究部对校本教研开展“浸润式”视导,实施“补短”“提质”“做高”工程;综合教学研究部则通过制定和分享《幼儿园语言领域关键经验园本教研计划》等样表,为各公民办幼儿园提供教研指导,环环相扣实现区域教研视导与校本教研视导相结合。

  根据区情,宝安区教科院大力推进教研一体化、扁平化、校本化、信息化,建立区域数据库平台,通过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期末调研测试等教育资源数据的对比分析,找准各学科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部分,然后通过访谈、讨论,精准给出教研指导,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依托宝安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创建学科教研社区48个,成员已逾3.2万名,一年访问量达到308.5万次,实现“数据+智慧”教研。

  

  宝安现已成功创建46所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培训基地学校

  路径创新:分学段分学科

  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在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实施的当下,课程与教学成为教研改革绕不开的重点。

  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核心目标引领下,区教科院依托特色教研机制和教研方式,分学段开展以素养为导向的课程与教学实施体系探索与研究。

  学科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方面,该院面向全区专、兼职学前教研员和骨干名师,征集学前微教研课程60个,反复打磨完善后,作为民转公幼儿园质量提升“好课程”系列资源分享到全区;利用暑假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开发出一至六年级的教学设计及课件资源,通过公众号以及区教研平台,免费分享给全区教师使用;依托网络教研社区平台,依据初中9个学科的课标与教材,结合本区域教学实际,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发教学资源……

  教学模式建构方面,该院在小学阶段,着重研究适于儿童、切合实际的小学生发展基础与规律,适于学科、切合思维的课程认识与把握,形成教适、切学的各学科教学模式与策略,以点带面进一步推进理念着陆,形成全区小学基于素养发展的“适切”教学导向;在中学阶段,积极推广与转化本院揽获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开展“教学评一体”理科教学和阅读教学改革。

  目前,旨在发展语言思维的小学语文“读写静思”教学、“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适切课堂、小学英语基于“主题语境的语篇教学”、以“实践探究”为抓手的小学科学,以及小学信息技术基于“真实情境”的任务驱动等课堂教学范式,已在全区一百五十多所小学阶段学校全面推广。

  五育并举,美育全人。该院严格执行美育课程标准,实施“五好”基础素养行动计划,逐步完善“艺术审美体验+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专项特长”教学模式,普及面向人人的美育实践活动,建立常态化全员艺术展演机制,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等实践活动,开齐开足并上好美育课,助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此外,该院以“情境导入、实验建模和实践应用”为核心,展开基于“情境化实验”的高中物理教学探索,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理性和感性统一”的知行合一物理育人新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收效显著。

  

  基地幼儿园小朋友做科学实验

  方式创新:立体化多维度

  打造三大精英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为促进宝安教师的专业成长,培育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区教科院长期致力于构建立体化、多维度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聚力打造以各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高校专家为引领、教研员为支撑的三大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未来教育家专业发展共同体。该院优化原有的“雏鹰计划”“新秀计划”和“薪火计划”教师培养项目,启动宝安区教师队伍精英领航工程,重点培养精英教师、精英班主任、精英教研员和精英校(园)长。今年,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宝安已围绕国家培养任务,结合区域特色,拟定培养方案,拟培育一批起航校(园)长、引航校(园)长、领航校(园)长,以及后备干部和博士校长。

  区域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该院依托学科中心教研组和区级学科教研基地,开发教育科研培训图谱,制定教研员专业评价标准,增强教研员领导力;开设素养提升课程,从政治素质、职业素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学科教师及教研员专业素养;定期邀请国内知名学科专家、教育专家对各学科教师进行培训,确保学科教师及教研员掌握该学科前沿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和国家重大教育政策走向。

  校本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该院将学科教研组长明确为学校学科教研指导和落实的具体责任人,每学期开学初都开展各学科教研组长专题培训。今年,各学科新课程标准颁布后,该院组织开展了多场基于课标解读的科组长教研培训,抓好校本教研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培养,打通区域教研沉向校本教研的“关节点”。

  此外,该院还出台了《宝安区教研展示活动认定实施办法》,由学科教研组长牵头,组织学科教师围绕相应主题,开展多期“万名教师晒好课”活动,激发广大教师教研积极性,努力打造区域教研与校本教研协同发展的“大教研”工作机制,为全区教师搭建成长云梯,也为宝安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成果显著:好教师好课程

  树立教研支撑教育质量跃升新典范

  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立项为广东省基础教育县(市、区)教研基地一年半以来,区教科院通过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机制创新、路径创新和方式创新,培养出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专、兼职教研队伍,在他们的奋力深耕下,宝安教育呈现出一幅根系茁壮、枝叶茂盛、繁花灼灼的盛景。

  青年教师成长迅速。仅去年,宝安教师参加深圳市中小幼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得一等奖36个、一等奖第一名14个,位列全市第一;参加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决赛,代表深圳参赛的15名中小学宝安教师全部获奖,一等奖共11个,其中3个一等奖第一名,获奖数量位居全省县(区)第一。

  骨干教师表现卓越。擅长以学定教、以研促教的郑良凯和孔令启老师,接力捧回2021年、2022年的“深圳市年度教师”殊荣。这也是宝安教师连续3年荣膺“深圳市年度教师”。

  课程建设成效凸显。在去年的广东省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中,宝安入选文化学科省级精品课17节、拟推荐到教育部9节,皆占全市文化学科总数的一半以上。来自广东省基础教育县(市、区)教研基地10所项目学校之一的林睿老师,其思政课参赛作品以广东省一等奖第一名的成绩,被推送教育部参赛,并最终入选全国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经典案例。

  教研范式全省推广。依托全区48个高、初、小、幼学科教研社区开展的网络集成教研,形成教案、学案、课件、微课、课例等各类课程资源共建,以及专题活动、公开课、话题研讨等线上教研共享的绝佳平台。在今年9月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推广培训中,区教科院初中教学研究部部长唐云波应邀作为授课专家,以《共融共通 共建共享——教研信息化促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与来自全省各地的300多位名师、名校长,分享了宝安教研范本。

  区教科院主要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院将聚力建构区域教研与校本教研统整的教研工作机制、优化教研员视导工作方式;通过教研员挂点支持、组织优秀学校与薄弱校结对帮扶等办法,深度参与和指导基地实验校(园)科组教研工作;统筹开展基地实验校(园)教师培训项目,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主题教研;研制教研员专业标准和学科教研组长培养方案,培养精英领航教师;推进宝安区教研展示活动认定实施,组织广大教师围绕一定主题开展教学展示、专题讲座、主题分享、联盟活动等,实现区域“万名教师晒好课”目标,努力打造匹配“双区”示范“三城”建设、支撑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教研”新典范。

  和风吹百花香

  项目学校教研风采一瞥

  区教科院被立项为广东省基础教育县(市、区)教研基地之后,从幼小初高学段遴选了10所基地项目学校。在该院引领和指导下,各项目学校着重围绕课程体系、教师发展、教学评价等不懈探索,百花竞放、成效明显。

  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宝中集团初中部、海韵学校、灵芝小学、海港小学均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开发了以素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其中,灵芝小学以“灵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为主导,提出“指向育人,完善学科课程体系;指向高效,重建学科课堂模型;指向双减,优化学科教育生态”的基地校建设方案,创新推出“灵智教育3+X课程”。其中,“3”指“健康+精神+气质”实践课程,对应“好阅读、好运动、好劳动”;“X”指综合课程,横向分为基础、拓展、社团、主题课程四大项。

  在教师发展方面,新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西湾小学、新蕾幼儿园、碧海幼儿园在项目助力教师分层培养方面各有千秋,其中新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以积极教育为理念,以青芽、青苗、青藤、青瑛工程为路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中,青芽工程面向第一年见习期的教师,学校一对一安排优质导师;青苗工程针对2-8年教龄的教师,则以各级比赛和卓越讲师团为抓手;青藤工程,则以推荐参加区、市级培训和比赛活动为抓手,培养区级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青瑛工程,则依托名师工作室,聚力选拔培养种子名师。

  在教学评价方面,西乡中学高中部煞费苦心。为了用评价的真实发生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该校紧扣学科核心素养,从过程性评价入手,在课堂教学上,尝试建立生生对话的课堂即时反馈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评价;从终结性评价入手,利用SOLO分类理论,就学生是否达到高中学科学业质量标准进行评价,从而有效提升学业质量。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广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