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刘江山同志为中国少年军校事业不懈奋斗40余年

  

  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发布讣告:

  为中国少年军校事业不懈奋斗一生的著名少年军校工作者刘江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1月26日1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

  

  刘江山同志,男,曾用名刘文卫,湖南省衡阳人,1961年6月出生,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曾担任中国少年军校总校执行副校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国防科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少年军校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青少年国防体育发展联盟少年军校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刘江山同志在其参军入党后的光荣人生里,始终恪守“少年强、则国强”的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在开展以青少年国防教育为载体的少年军校工作中矢志不渝、奋斗不止,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事迹和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1979年,刘江山同志带着一个普通农村青年渴望从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真挚情感,参军入伍走上了云南边境前线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场。从那一刻起,他便立志要把自己少年时代对英雄的崇敬,转变成为自己一生都要学习英雄、宣传英雄的行动。

  在边防部队的10年间,他参加过大小战斗30余次,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他所采写的边关战地英雄报道有600余篇见诸当时报刊广播,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11次被评为战地“优秀通讯员”和“优秀新闻工作者”。

  从1982年起,刘江山同志在边防前线作为主要发起人和负责人,创建了“南疆红领巾辅导站”。率先参与和组织了边防部队战士与后方中小学学生结对开展的“军学共育、互通书信”教育活动,带动前线各部队进一步把战士的爱国之情,由爱一块界碑、一条国境线、一片橡胶林,引向了展望祖国未来、培养一代新人、把爱献给祖国明天的思想新高度。先后有数千名前线官兵担任了全国20多个省市数百所中小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往来通信以数万计。他本人也被团中央、国家教委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荣誉称号,曾到全国各地做巡回报告,受到了邓颖超、李鹏、杨得志、余秋里等党和国家及军队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题词鼓励。

  1989年刘江山同志从边防部队调到解放军长沙政治学院政治部做宣传工作,1991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少年政治军校——长沙少年政治军校,成为了新时期传承红色基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又一个重要教育载体。张爱萍将军题写了校名,萧克、杨成武等将军热烈祝贺,他个人因此被授予长沙市、湖南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该少年军校在1992年被团中央、国家教委、全国双拥办等部门列为首批全国先进少年军校之一。

  1995年,刘江山同志受团中央、全国少工委有关部门邀请,作为企业投资方负责人和双方筹建办公室负责人之一,开始参与创建中国少年军校总校及其基地工作。在1999年全国少工委决定正式成立中国少年军校总校后,他一直担任中国少年军校总校执行副校长兼办公室主任及总校基地主任职务,直接参与了全国少年军校各项重要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和指导工作,亲身经历了中国少年军校活动不断发展的每一过程。其间,特别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在刘江山同志倡议和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2001年4月将“有条件的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开展以国防教育为主题少年军校活动”写进了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国防教育法》。

  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头十年的近20年里,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国少年军校事业曾经出现过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活动内容不断丰富,活动方式不断创新,活动场地不断增加,活动队伍不断扩大,活动成果不断涌现,每年都有近3000万的少年儿童参加学校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类型的少年军校活动和全民国防教育活动。总校还曾先后举行过6次全国少年军校检阅式,迟浩田、曹刚川等中央军委领导都曾亲临活动现场并发表重要讲话。内地少年军校与港澳地区童军活动也进行过多次的互访交流……

  所有这些成绩,都使得中国少年军校总校和以军养德、以军促智、以军强身、以军健美为特色的全国少年军校活动声名远播,展现了极强的领导力、公信力、影响力,受到了广大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和热情欢迎。这些工作成绩的取得,无不浸透着刘江山同志多年的奉献辛劳和奋斗汗水。

  从2013年至今,面对全国少年军校活动的领导体制和组织机制急需重建和加强的境况,在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的引领鼓舞下,刘江山同志初心不改再出发,2015年又联合全国广大少年军校工作者,与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合作,成立了中国少年军校联盟,并当选为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继续为坚守青少年国防教育事业阵地探索奋斗,继续为探寻重建新形势下全国少年军校活动的组织、体制、队伍而不懈努力。他千方百计筹措国防教育活动资金,举行了两届全国下一代国防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坚持开展了面向全国大中小学校的“英模进校园”巡讲活动,编著出版了《边关记事》《血染的风采》《血染的答卷》《少年军校十谈》等书籍,还以“英雄山”命名在边境地区启动了捐建10所少年军校工程,开展了《少年军校的创新与发展研究》课题等多项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少年军校事业新工作……

  今年3月,在刘江山同志和有关方面领导的积极筹划下,原来的中国少年军校联盟正式加入中国青少年国防体育发展联盟,并在联盟成立了少年军校工作委员会。目前,正积极运筹谋划未来全国青少年国防教育与国防体育活动更大的发展工作,而此时刘江山同志却因积劳成疾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少年军校工作失去了一位资深的教育专家,失去了一位并肩战斗的好战友,我们深感无比痛惜!

  刘江山同志将永远活在我们少年军校人的心里!他的崇高人格风范,将永远是我们每一个少年军校人学习的榜样!

  刘江山同志一路走好,您安息吧!

  原中国少年军校联盟秘书处

  中国青少年国防体育发展联盟少年军校工作委员会秘书处

  2022年11月28日

  

  

  

  

  

  

  

  附:

  英雄冀少年

  刘江山,中共党员,原云南省军区文山军分区干部,参加中越自卫还击作战曾3次荣立战功,被团中央、国家教委、原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1989年5月,刘江山从云南边防部队调入原解放军总政治部长沙政治军官进修学院宣传处工作。图为在院内留影

  刘江山现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国防教育基金执行主任、中国少年军校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国防科普委员会副主任,是资深少年儿童国防教育工作者。

  

  2015年11月,刘江山在中国少年军校联盟工作研讨会上讲话

  今年的春天并没有姗姗来迟,不知哪一抹柔暖的春光最先惊醒了大地,开始有一抹一抹的绿色染上枝头,坚硬的土地里也钻出鲜绿鲜绿的嫩芽儿。不几日,纷繁枝头都竞相艳丽起来,茂盛的洋槐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粉红的月季招揽着嗡嗡嘤嘤的蜜蜂,星星点点的白色丁香铺天盖地。播下一颗种子,收获枝繁叶茂,万千大树的博大无私则让大地变幻出繁花似锦。

  在花香扑鼻的季节里,他对未来无限憧憬。

  他18岁当兵,在西南边陲战场成为英雄连队的一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受战友之托成为一所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从此,讲述英雄的故事、用英雄的崇高精神激励和引导青少年成长,便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1986年5月,刘江山在北京与来自新疆的少年儿童在一起交流分享

  从1982年2月开始,他饱蘸激情写下英雄故事的信件寄达20多个省市自治区、几百所学校,受邀讲述英雄的故事,以英雄为主题的报告从西南边陲做到了乌苏里江畔的一座座工厂、一所所学校,他在耕耘英雄主义沃土的征程上作着不懈的努力。

  他讲了成千上万次英雄的故事,他影响了超过上百万的青年学生,他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他的积极呼吁和推动下,有关部门将少年儿童接受国防教育写进了教育法。他默默地用英雄主义的情怀宣扬着英雄的精神。英雄,成为他一生为之追求和奋斗的精神底色。

  他叫刘江山,一个从云南边防线上走来的老兵。

  生死抉择的战场,让他认识英雄

  那个年代的青少年因为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英雄的熏染,许多孩子都有一个英雄梦,都有一个军人梦。

  刘江山也不例外。1979年,他带着沉淀了18年的向往,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当时南疆烽烟滚滚,刘江山带着一个青年对国家最诚挚的感情走上了战场。第一次走进战场,他就被深深震撼,不仅是战斗的场面,更为战友们不畏生死的奉献精神。那一刻,他也把对英雄的畅想变为对英雄的敬重。

  

  1983年,刘江山(着迷彩服装)跟着巡逻小分队查看界碑

  一发炮弹已经在炮膛里“待命”,装填手蒋培勇手里又抱了一发,随时准备装进发射之后的炮膛里去。越接近开火的时间,他的呼吸愈加急促。他在心里一遍遍重复默数“十、九、八、七、六……”终于,当再次数到“一”的时候,3发信号弹骤然升空,在黑暗的夜空中分外耀眼。几乎同时,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也在山谷里轰响。1发,2发、3发——蒋培勇死死地盯着炮膛,战友射出去一发,他就快速装填一发。

  同在阵地上的刘江山能听到炮弹刺破天空的尖锐呼叫声,几乎就在一刹那,来不及躲避,他们就被裹挟着巨大轰鸣的气浪掀翻了。短暂昏厥之后,苏醒的刘江山看到蒋培勇浑身是血,巴掌大的弹片将他的右大臂切断。

  “快,我背你下去。”刘江山抱住蒋培勇。

  “上阵地就是为了战斗,不用管我。”蒋培勇坚持不下火线。

  在刘江山发炮还击的时候,蒋培勇晕倒在了阵地上。

  撤离战场后,兼任团里新闻报道员的刘江山眼含热泪,彻夜把蒋培勇英勇顽强的英雄壮举写了下来。蒋培勇让他认识了真正的英雄,他把他亲历的英雄壮举写成《断臂战士蒋培勇负伤不下火线》的新闻稿件,邮寄不便,就自掏津贴,用电报发出。第二天,这条新闻就被新华社选用,并很快被数十家媒体转载。

  一时间,英雄战士蒋培勇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

  战斗仍在继续,每一次冲锋,都有战友以前进的姿势倒下;每一次坚守,都有战友冲入敌阵以命搏杀,他们的生死往往只在一瞬之间。

  面对死亡,刘江山和前线战友无所畏惧,因为他们清楚,唯有祖国的利益比泰山更重,比生命更宝贵。那一刻,生命是战士们许给祖国的唯一承诺,鲜血是战士们渲染壮丽青春最为耀眼的色彩。刘江山见证了太多的英雄行为:那个叫刘洪的老兵在敌人子弹的扫射中背回受伤的班长,那个19岁的战士自告奋勇要去敌人据守的高地侦察,那个戴着眼镜的排长在血流不止中仍然冲锋直至倒下……这些都让刘江山深深地震撼,都让他在记录英雄的故事时经受着巨大的触动。

  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只有一次生命,可是为什么他们敢于慷慨赴死。刘江山在采访英雄的过程中,终于明白了,因为战士心中有爱,战士心中祖国至上。

  刘江山永远忘不了,战友甘天云临牺牲前,作为曾是校外辅导员的他,还有给孩子未写完的信……

  那个时候,全国不计其数的青少年在给前线的战士写信,而我们的战友也从未间断地给同学们回信。英雄精神的种子在祖国大地上传播。刘江山将烈士未写完的信重新续写后寄给了孩子。

  不到一个月,无数的来信雪花般来到了阵地上,同学们用真挚的文字写下对英雄牺牲的悲伤,对英雄壮举的敬佩,对英雄精神的追随。有一个小学生说英雄的老家距离他们学校不远,他们学校组织了爱心服务队,要定期去英雄的家里义务劳动。还有很多学生说,他们要踏着英雄的足迹,长大后参军入伍,报效国家。

  每一封信都是英雄种子的落地生根,都是英雄情怀的奠基孕育。

  自觉自愿的追随,让他宣扬英雄

  此后不久,刘江山所在的部队成立了“南疆红领巾辅导站”。刘江山作为优秀战士,成为南疆红领巾辅导站的辅导员。此时,他有更多的机会到驻地的学校里去讲英雄,到驻地团委组织的报告会上去讲英雄。为了宣扬英雄,他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他总还是觉得远远不够。他又把英雄故事整理成文字,投向全国的报纸和杂志。

  

  八十年代初由刘江山发起并创办的南疆红领巾辅导站,与全国千余所中小学校结为对子。图为刘江山应邀来到黑龙江省虎林县作英模报告,受到全校师的热烈欢迎

  随着一篇篇刊登的稿件,一条条播报的新闻,战友们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传向大江南北。看到英雄事迹的群众也纷纷给战士们写信。刘江山每天看到那一摞摞来自五湖四海的信件,知道那是全国人民对英雄的尊重,对英雄的敬意,对英雄的爱戴。

  陈班长也是刘江山宣传过的英雄,那年他徒手抓获一名乔装后蹿到我阵地侦察情报的敌特人员。到年底他将复员。他临行前为难地找到刘江山,说有个黑龙江虎林小学校邀请他当校外辅导员,可他这就要走了。

  刘江山毫不犹豫地把这个任务接了下来。

  学校对刘江山如实相告,学校中有的孩子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不爱学习,没有理想,整天打架闹事,令人担忧。又提及十多年前他们曾请珍宝岛连的官兵当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孩子们敬佩英雄,爱戴英雄,所以很爱听他们的教诲。这回,学校想效仿当年的做法,请西南边陲前线的英雄们做学校的辅导员,把他们英雄的故事搬到课堂,用英雄精神激励孩子们走好人生路。

  这正是刘江山想做的。

  1982年2月16日,刘江山写下第一封信。介绍了他所在阵地的情况,以及几个战友奋勇杀敌的故事。一个月后,几乎穿过整个中国的回信从黑龙江的虎林县来到了阵地上。学校老师告诉刘江山,学校的广播室播读了他的来信,当时是最闹腾的自由活动时间,没想到一下子整个校园都安静了下来。那是从来没有过的安静,那是从来没有过的肃穆,孩子们有的站在操场上,有的手拿球拍站在乒乓球台子前,有的甚至在去厕所的半路上停下来。他们认真地聆听刘江山信里讲述的英雄故事,很多孩子泪流满面。播读完毕后,他们跑到播音室里,看看信纸,摸摸信封,有很多孩子还抄下了地址,要给英雄的解放军叔叔写回信。

  刘江山很受鼓舞,他开始把更多的故事倾注在信纸上寄给孩子们。

  很快,全国数百所学校给前线部队来信,希望英雄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成为他们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于是,那段时间里,有数千名解放军战士和刘江山一样,在作战之余,纷纷拿起笔,把自己的故事或者战友的故事写在纸上,寄往全国数百所学校,成千上万的学生由此知道了西南边陲的战事,知道了那些有血有肉的英雄。在读到英雄们的故事之后,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表达他们对英雄的热爱,谈他们的学习,谈他们的理想。

  

  1986年,刘江山作为云南前线代表应邀进京参加在中国少年儿童中心举办的庆“六一”联欢活动。图为刘江山与参加活动的外国小朋友在一起

  那是一段英雄的精神在神州大地处处开花的岁月,报纸上,广播里,电视中,天天都在播报英雄的故事。每一个英雄的故事如同一粒种子,埋进了孩子们的心里,埋进了他们对未来人生的理想和规划里。

  少年强则中国强。

  刘江山坚定地相信,一个国家的孩子如果崇拜英雄、爱戴英雄,他们就一定会沿着英雄的足迹前进,就算以后没有成为英雄,他们也一定有一颗英雄的心,有一种英雄的情怀,能够明辨是非,甄别美丑。

  发自内心的敬佩,让他捍卫英雄

  战事终于结束了。几年时间里,千万将士用他们滚烫的鲜血和青春的生命站定在祖国的边境线上,死守微毫,不退一步,保卫了国家领土,捍卫了英雄荣誉。硝烟散尽,英雄也回归了平常的生活。

  刘江山和他英雄的战友们离开了西南战场,但有些高擎着不辱使命的灵魂,永远躺在了烈士陵园里。生命的刻度虽然止于当下,但英雄的事迹却永远流传。

  刘江山先是到一所军校当干事,后来转业到地方。他以自己丰厚的精神资源,办起了少年军校,做着孩子们的辅导员。

  在和平的环境里,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的变化更是令人欣喜。一组组数据引领世界,一座座大桥连通南北,一条条铁路向前延伸,随着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位,国人也有了从未有的自信。

  刘江山深知和平来之不易,发展的成果更是值得珍惜,正是因为有了在各个时期涌现出来的千千万万的英雄,才奠定了今天和平与发展的根基。

  

  30多年来,刘江山在工作之余,经常会回到战斗过的地方,给战友扫墓,缅怀凭吊,寻找和看望那些伤残的战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经常组织牺牲战友的父母免费体检、疗养、参观,替他们尽孝道。图为2018年5月刘江山(右四)与“英模进校园巡讲”成员和少年军校的孩子、老师们,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英烈

  与此同时,刘江山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宣传英雄事迹的脚步——他自费在许多学校办英雄事迹展览,常年笔耕不辍撰写和发表回忆英雄的文章,做各种公益性质的英雄事迹报告会,把英雄的故事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地讲下去。战争远去,他却尽其所能要在人们心中把英雄留住。

  刘江山在竭尽所能搭建英雄主义的精神高塔,可他没想到即将迎来的巨大挑战。

  第一次有孩子对英雄质疑,刘江山耐心地给他讲英雄的故事,说服他相信英雄的壮举。第一次有人正面跟他争论“某位英雄的事迹是真的还是假的”,刘江山找出无懈可击的史料,据理力争,他像捍卫自己的信仰一样捍卫历史的真相,捍卫英雄的荣誉。

  可是,当更多的质疑在网络上接二连三地出现时,他意识到,自己要去说服的不只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股看不见、源自网络世界里汹涌而来的“邪风恶气”。

  在前线的时候,刘江山和他的战友们不惜以鲜血和生命阻击敌人的进攻,这一回,他同样不会选择逃避,而是站出来,正面应对。他开始用大量的时间关注网络,搜索英雄名字的过程中,一个个诋毁英雄的网页让他匪夷所思,一个个抹黑英雄的帖子让他触目惊心:几代人视为巾帼豪杰的刘胡兰被戏谑为“傻子”,曾经令无数国人热血偾张的狼牙山五壮士被诬蔑为“逃跑未遂”,视死如归的董存瑞被调侃为“被逼无奈”,几乎所有影响和激励过几代中国人的英雄都被处心积虑的“抹黑”和“歪解”,甚至连千百年前的民族英雄卫青、霍去病以及岳飞、戚继光都未能幸免。

  这些在网上被炒到置顶的帖子让刘江山感到愤怒和忧虑。刘江山清楚这并不是偶发事件。在西方某国提出“文化中心战”之后,他们便把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上升到战略高度,他们坚信通过诋毁一个国家的英雄,就能摧毁他们的信仰,搅乱他们的思想,颠覆他们的价值观。这已在西亚北非几个国家屡试不爽。

  想玷污我们的英雄,刘江山当然不会坐视不管。

  他挤出大量的时间搜集资料寻找证据,当网上出现一篇“抹黑”英雄的文章后,他就和自己的同事第一时间把有理有据为英雄正名的资料跟帖上去,以最快的速度最有力量的观点,为英雄正名,开始的时候,他们感到压不过“抹黑”英雄帖子的风头,但公道自在人心,时日一长,更多的人觉得他说得占理,就开始转发他的帖子。

  攻山头要集中火力,捍卫英雄要多路出击。

  刘江山还邀请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等8名战斗英雄组成巡回报告团,给孩子们讲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战斗,让孩子们接触有血有肉的英雄,进而相信英雄,学习英雄。组织近千名学生参观战争纪念馆,让他们在体会和感受当年水深火热环境的同时,了解中华民族无数英雄人物义无反顾的选择和毅然决然的牺牲,以及为了理想艰苦卓绝的抗争和奋斗,让孩子们在缅怀英雄中认识到,英雄是一个国家不可复制的珍贵财富。

  

  刘江山先后多次邀请英雄模范来到中国少年军校联盟总部基地,给孩子们讲述战斗故事

  这是一场残酷的战斗,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几十年前的战场。

  在捍卫英雄的较量中,主流媒体频频发声,那些曾经耳熟能详的英雄故事,被重新搬上电视屏幕和舞台。在民间,也有一大批人在战斗,无数的帖子为英雄正名,无数的人声讨“抹黑”者,无数正义的力量一层层挖出了诋毁英雄背后的黑手,一场众多有识之士携手的捍卫,保证了我们的英雄在别有企图之辈搅起的滔天恶浪中岿然不倒。

  刘江山说:“敌人的诋毁给我们提了醒,我们要继续讲好英雄故事,让英雄成为最受尊敬的人,让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成为我们民族复兴崛起的强大精神力量。英雄巍巍屹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一定会昂首向前。”

  大仁大爱的情怀,让他培育英雄

  “假如没有战争,我们还能不能成为英雄?”

  这些年里,不少学生问过刘江山这个问题。前段时间,在战斗英雄史光柱和学生们座谈的时候,又被问到了这个问题。从枪林弹雨里走来的他们对英雄的界定几乎是一致的:在战场上不畏生死奋勇杀敌的是英雄,平凡生活中弘扬大爱传递正能量的也是英雄。

  没有天生的英雄,也并不是谁想成为英雄就能成为英雄,英雄的出现往往是在偶发的事件中,在一瞬的抉择中,英雄做出了舍弃自己利益的举动。

  去年夏天,刘江山组织一批外地的孩子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回程途中,他突然发现车外面有些情况,忙让司机把大巴车停下。大家这才看到,路边躺着一个人,正在痛苦地呻吟。

  刘江山下车查看。是个老人,身子扭曲着,口吐白沫。

  “咱就别管了,免得说不清楚。”司机试图说服刘江山。

  “来,搭把手。”刘江山不由分说,让司机和他一起把老人抬上了车。

  一路上,孩子们不时走到他面前来,有的问要不要给老人喝点水,有的拿来食品,还有的打电话给当医生的家人问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刘江山看得出,孩子们都有一颗救人于危难的良善之心。但在平时,有的人遇到这样的事情,总是迫于或真实或谣传的讹人消息,就会像司机那样选择了避而远之。

  刘江山并不知道救的是谁,这个人又是什么情况,家属会不会讹他。他也不是特意做给车上的孩子们看的,而是本能本分。他是英雄的战友,他的战友们为了人民能够出生入死,而当看到有人晕倒在路边而见死不救,那不是军人,更不配做英雄的战友。

  昏迷的老人得救了。医生说再晚一会儿,后果不堪设想。

  老人的家人匆匆赶来,对刘江山千恩万谢。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温暖结局。孩子们看到了,司机看到了,一车人都有一种油然而生的高尚感。小朋友们感到自己就是救人英雄。

  刘江山更希望孩子们成为英雄。

  身教胜于言教,刘江山的每一句话或许能引起孩子们的触动,但他的每一个举动,却更能成为孩子们学习和效仿的样子。

  他对恃强凌弱的敢于斗争,孩子们看到了。他给贫困学生定期捐款,孩子们看到了。他组织英雄和烈士的家人定期疗养参观,孩子们看到了。他为青少年教育呕心沥血付出,孩子们也看到了。

  随风潜入夜的教化,带来润物细无声的成长。

  2012年7月,一场大雨把北京不少地方泡在水里。刘江山和少年军校的100多个孩子也赶上洪水,他们被围困在山洪冲泻的泥水中。

  4年过去了,现在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让刘江山感慨激动。

  外请的辅导员王文远不会游泳,他已经爬到安全地带,可回头看到一个孩子还站在不断上涨的水里,就毫不犹豫地抓了一块泡沫板,又冲进洪水里,孩子托上去了,他却因筋疲力尽险些瘫倒下去。一个高中生抓着树干忍受着疾流的冲刷,却还咬牙拉着另一个孩子,到被救上来之前都没有松手。还有几个外请的教官,一趟一趟地沉到齐胸的水里,把孩子们一个一个地带到了安全地带。

  那一刻,在刘江山的眼前,不分大人和孩子都是英雄。

  

  刘江山与少年军校学员在一起

  在刘江山那里接受过英雄主义熏陶的孩子们回到各自的生活中后,经常会给刘江山写信或打电话,有的是告诉刘江山他的一次拾金不昧,有的是汇报他对陷入困难之中的人的一次出手相助,还有的告诉刘江山他们从学校毕业后进入公安队伍或者参了军,说他们会把英雄的基因带到工作中,干好本职的工作,做最优秀的自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在认识英雄、宣扬英雄、捍卫英雄、培育英雄的漫漫征程上,刘江山坦言,34年来他做了一些事,但等着他去做更多的事,一切的选择和坚守,仍然在路上。

  

  2015年7月,“首届中国下一代国防教育成果展”在北京中国少年军校联盟总部基地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3所优秀少年军校代表队的1300余名学员,展示了国防教育成果和少年军校学员风采。第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创会理事长顾秀莲,国防大学原校长邢世忠上将,以及八位战斗英模出席成果展。图为刘江山陪同顾秀莲主任参观中国少年军校联盟总部基地

  每一粒种子都有自己的故事,在春天的泥土里都努力寻找着自己的明天。白杨的种子注定刺破长天,月季的种子妖娆芳香,白莲的种子传唱出淤泥而不染,蒲公英的种子则是飞向远方寻找梦想。

  

  2015年11月,中国少年军校联盟第一届工作研讨会在湖南怀化市召开,来自全国的百余名少年军校工作者欢聚一堂,围绕少年军校工作创新与发展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图为刘江山出席研讨会开幕式

  刘江山是一个守望者,刘江山更是一个播种人。他在孩子们精神的沃土里播撒下英雄主义的种子,然后静静地等待春天,等待花开,等待看到孩子们无私无畏的英雄情怀,等待迎接一个遍地英雄的伟大时代。

  《英雄冀少年》一文载于2016年6月1日《解放军报》

  作者:高满航配图:大湖

  编辑|中国青少年国防体育发展联盟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