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如椽:记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杜树人

  挥笔如椽铸华章--记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前进报社副社长杜树人   初冬的沈阳,天高云淡。

  在前进报社一间办公室里,因为连续加班加点编审稿件而显得有些疲倦的副社长杜树人,专注地回忆着采编新闻而走过的山山水水。

  那天,我们翻开了他的档案,一个新闻人用智慧、青春和心血浇灌出的累累硕果映入眼帘--

  3次荣立二等功,1次荣立三等功,1次被辽宁省评为十佳新闻工作者;65篇作品获各种新闻奖,其中5篇获中国新闻奖,10篇获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一等奖,12篇获辽宁新闻奖一等奖;在第十个记者节来临之际,他再次为自己的新闻生涯添上一抹重彩,成为自长江韬奋奖设立以来,军区军兵种报纸采编人员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人。

  鹰隼视界:向潮头立,唱大风歌

  历史总是在讲述过去的故事中悄悄翻开新的一页。战功卓著的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在和平时期率先完成了从骡马化、摩托化到机械化的历史转变。世纪之交,当一些人在打赢面前叹息之时,他们迎难而上,广泛开展"以劣胜优三两招"活动,要求人人钻研克敌制胜招法。很快,熊熊燃烧的信心之火被点燃了,激发出了蕴藏在广大官兵中的智慧和创造力:从军师到连队,300多个攻关小组活跃在训练场上,层层摆下研究克敌制胜招法的擂台;从将军到士兵,人人钻打赢之策、求破敌之招,生龙活虎的训练场上呈现出了千帆竞发、百舸急流的大好局面。但是,周围有些人不以为然,视此举为可笑,觉得有些不务正业。而杜树人透过军营到处都是"学科学、科学练"的火热场面,看到的却是新时期群众性科技大练兵的雄壮画卷,也预测到一种发展趋势:这是继50年代的正规化训练、60年代"大比武"、70年代"三打三防训练"、80年代合同训练之后,我军又一场群众性大练兵的兴起,必将有力地推动着一支支铁甲雄师在高科技战场上更快、更强。

  眼前烽火突起,耳畔鼙鼓动天。演兵场上前所未有的崭新景象,牢牢地吸引着杜树人。他一边调研,一边跟着部队探索的足迹学习高科技知识。1998年5月6日,他撰写的评论员文章《积极开展群众性科技练兵》,在《前进报》头版头条刊发。文章提出:要提高部队战斗力,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必须走"科技练兵"这条路。随后,他又撰写了7篇评论员文章,对科技练兵活动进行深层次解析。

  新闻作品超过了文字本身的价值,注定要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历史上永恒的一笔。

  一个军事新闻领域的瞭望者,总是以鸟瞰全局的宏观视野审视国防和军队建设。科技练兵先行单位该怎样闯过艰难,破茧羽化?各级能否保护好广大官兵投身科技练兵的热情,并让训练成果持续涌现?一系列的诘问,他坐不住,把编辑室人员召集在一起,研究舆论引导的对策;在编审会上,他建议开设"科技练兵调整哨"专栏。很快,《连队不是"科研所"》、《靠打字能打赢吗?》等数十篇稿件,在专栏里刊发,营造了科技练兵良好氛围。后来,这个专栏在1999年度全军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做一个时代发展的推动者,而不是跟随者。"这是杜树人的追求。

  赤子之心:眼中有泪,笔端含情

  29年的记者生涯,杜树人采写了很多军人和军属。他们有的成了人民的英雄,有的长眠于地下,有的永远是一名普通人,但永远珍藏在人们心中。透过这些人的事迹,能够体味到杜树人饱蘸热情的笔端,直入内心世界,浓墨重彩而又细腻地展现人物对祖国、对亲人、对战友的情。

  1993年底,杜树人到某炮兵团下连当兵,偶然之间被一个线索所吸引:该团前任副团长妻子去世后,扔下4个小孩子。副团长又娶了一个妻子叫杨秀珍,可是两年后副团长患肺癌撒手人寰。继母杨秀珍把四个孩子视为己出,含辛茹苦拉扯大,并全都供上了大学。在工作上,她兢兢业业,被铁道部评为工作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官兵们心目中这史诗般的爱情,诗画样的颂歌,让杜树人的心随着一起感动。

  崇敬与向往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这种力量,促使杜树人马不停蹄,昼夜兼程地采访。一连30多天,他敞开心扉走入这个被访者的心灵世界,几个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摞在那里有半尺多高。他不仅看清了杨秀珍的影子,也感触到了她的崇高形象,融化在血液里,植入到脑海中。

  正如一个融化在黄土地里的人能真正替黄土地说些什么,发现了杨秀珍"灵魂"之美的杜树人,被这让人震撼的人性之美深深地打动了,一种无论如何都抑止不住的冲动和激情,在他心中升腾。

  与主人翁思想感情上的息息相通、水乳交融,有时是掺和着作者的血和泪的。杜树人长时间地沉浸于感动之中,常常是一边写稿,一边流泪,泪水浸透了稿纸,"泡"出了12000余字的长篇事迹通讯《继母情》。他笔下的继母杨秀珍,在风雨中浸泡、在坎坷中跨越的真情,通透着血的震憾,泪的泣憾,也荡漾着仙乐般的悠扬,响彻着战鼓般的激扬,产生了"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感染力。《前进报》的领导看后连声说好,《解放军报》的编辑拍案叫绝。《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三版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发这篇来稿,还分别配发了《爱心在奉献中升华》、《没妈的孩子也是宝》的评论。

  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国内数十家新闻媒体转载了这篇稿件,一个众人眼中的普通妇女杨秀珍,很快就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母亲"。

  时光追溯到1995年,杜树人被报社派往哈尔滨采访某集团军干休所原政委林正书。一听说林正书是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领导干部典型,他的眼前浮出的便是"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剧景观,第一反应就是"这种典型难写,写得再好也没人爱看"。但领导说,把大家都认为难写的东西写好,那才见水平呢。

  林正书是个老先进,他的材料往那里一放,几乎都堆成了小山。但杜树人想的是真正读懂他,理解透他,想方设法深入他的工作环境和内心世界,和他周围上上下下的人,包括家人进行彻夜长谈,不只是了解他做了什么,更注重了解他怎么做,为什么做。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林正书的耿直,他的淡泊,他的真诚,他的豁达,他浑身弥漫着的亲切气息,他的亲切中渗出的浓浓人情味,在杜树人的头脑里渐渐生动起来。无论做人还是当领导,林正书都是那种修养非常好的人。

  杜树人并没有就此止步。为把思想提炼得更深刻,他拿起社会解剖刀,对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那些嘴上说得巴巴的,办事瞎瞎的;看到提拔有望拼命干,看不到提拔的希望就悠着混;在探索和实践中眼界、心胸不宽阔、勇气不够,小家子气较重的一个个"坏榜样"的形象,在他眼前不停地晃悠,而林正书先进事迹让所有看过、听过、读过的人产生强烈心灵和情感共鸣的场景,更在心头挥之不去。于是,一个念头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当今社会需要好干部,离不开好干部,现在有反感情绪甚至"讨厌"领导干部典型的人,同样需要好干部,只是他们需要党的领导干部以好的形象、好的精神状态为党工作、为群众奉献。只有把握了林正书精神和情感的内核,领导干部典型同样能够走进人心,为时代树立一个熠熠闪光的精神标杆。

  作品在《前进报》刊发后,不少读者给报社来信来电,表达了他们敬意的感受。后来,《解放军报》不仅登载了通讯,还刊登了近4万字的故事、访谈,并在一版连续刊发了8篇系列评论。沈阳军区党委发出向林正书学习的决定,并组织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各地巡回宣讲。

  轮子状态:脚步不停,思考不息

  "在第一线记录历史!"这是杜树人的新闻誓言,也是行动的真实写照。29年间,他追随着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足迹,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官兵,钻山沟、到边关、上海岛、下哨所,像轮子一样转动起来,无私无畏地付出自己的热忱、汗水和才智。

  1998年夏,肆虐在松花江、黑龙江的特大洪水掀起滔天巨浪,震撼着华夏大地,牵动了九州儿女的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广大军民携手并肩,与洪水展开了殊死搏斗。人水之战可谓惊心动魄,而在这个生命安危悬于一瞬的特殊战场,新闻宣传同样艰苦卓绝。

  抗洪中,杜树人住在宿营车的驾驶室里,忍受着停电断水带来的不便,每天平均只睡两三个小时,时常有拉响的警报把他从梦中惊醒,情况紧急时还要冲上去搬麻袋抢险。他冒着决堤可能带来的危险,深入到抗洪大军中采访,时常是赤着脚,挽着高高的裤腿跋涉在堤坝上,不断发现新线索,捕捉一个个动人的细节,写就一篇篇催人泪下、感天动人的雄文佳作。

  一天,奔走在松花江大坝上的杜树人,被眼前情景交融的一幕感动了: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人踏着泥泞的道路,提着一瓶酒蹒跚地走上堤坝,颤颤巍巍地为浑身是泥污的筑堤将士敬酒。酒香四溢,一些战士饮酒后掉下了成串的泪水。走上前一问才知道,这是位73岁的老军人,手里提的是一瓶珍藏了27年的茅台酒。坝下不远处就是他的家,自从十几天前部队来到了这儿,他就透过自家的门窗观察官兵的一举一动,深受感动,便决定将这瓶自己一直舍不得喝掉的好酒拿出来,慰劳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杜树人的眼睛湿润了。眼前这人民英雄爱人民、人民英雄人民爱的一幕,将他深深地打动了,迅速地掏出纸和笔,蹲在地上,一挥而就,写下了《七十三岁老军人坝上劳军,二十七年茅台酒回味绵长》的消息。稿件发表,在抗洪的十几万大军中引起强烈反响。两个多月后,这篇稿子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全国抗洪救灾优秀报道二等奖。

  从1998年抗洪,到2003年抗击非典,再到2008汶川抗震救灾,部队每个重大行动中,他都是既当战斗员,又当宣传员,日夜奋战在"第一线",为后人留下这样的备忘录---人民群众的红旗谱,共产党员的热血颂,中国军人的胆剑篇!

  "不管星期几,就是不休息;只要不出操,就是抡大锹。"这句顺口溜,让杜树人听出了战士对"双休日"普遍被占这一倾向性问题的不理解、不满意,也听到了战士们共同的求救声。他为条令条例规定的官兵休息日在基层部队得不到落实而愤愤不平,也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有个团半年没有占用过一天的休息日,就连盖了一座大楼,也没使用过一兵一卒。"2000年初春,某集团军报道干事给杜树人打电话,介绍了一个线索。放下电话,他"捋"着这个线索就到该团挖掘采访,写出了《某团把休息日还给战士》,还配上了《战士为啥怕过双休日》的短评。正文写了这个团从过去占用战士的双休日到现在把双休日还给战士的经历,短评点出这一问题的普通性、危害性及错误之处。稿子在《前进报》发表后,不到半月,就收到了600多封来信,不仅战士们称赞,就连师团一些主官也大加赞赏。一位部队领导给报社打来电话:"报道人员就应该这样,对部队建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跟在后面发牢骚,而是要以洞察的眼睛关注问题,建设性地用好话语权。"

  出乎意料的影响力,让报社领导赞叹不已。经过研究,报社开辟了"把休息日还给战士"专栏。解放军报也很关注,约请杜树人写了一篇5000多字的新闻调查《把休息日还给战士》。稿件发表后,引来全军战士的叫好声。2002年,消息《某团把休息日还给战士》连拿三个大奖:中国新闻奖、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一等奖、辽宁新闻奖一等奖。

  史家情怀:文笔缜缜,文德皎皎

  杜树人采编的新闻作品中,有20多篇被新闻院校的教授专家选为教学的范文。编审的稿件,数百篇获得各种新闻奖;先后开办的十几个专栏、专刊,成了《前进报》的品牌。

  枯燥的数字,背后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执著追求。29年来,他6次变换工作岗位,100余次执行采访任务,以向读者贡献精品为己任,从不懈怠,确保新闻事实的表达准确、精炼、生动、自然、和谐、畅达。他写的每一篇稿件,长则长得恢宏,长得精彩,长得流畅;短则短得凝炼,短得深邃,短得朴实,无一不是精雕细刻,缜之又缜。

  语言是新闻事实的"衣裳",是思想的载体,而发人深省的名言,更是作品腾飞的翅膀。杜树人注重在创造名言、提高创造名言的能力上动脑筋。1991年5月15日,他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通讯《北疆好八连》,有三句八连党员概括的口号:"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能站出来,危险时能豁出来。"随即,这三句口号在全国叫响。

  文改百遍,方成典范。杜树人文中那些名言,都是一次又一次改出来的。常常是参加会议,休息时改几笔,上读书班,午睡时间磨一磨;就连出门在火车上,他都琢磨,是不是哪句话不合适,是不是哪个字用得不准确。有时今天改过来,明天改过去,后天又改过来,大后天又换了。久而久之,在"削尽繁冗留清瘦"的同时,练就了一副"丈山尺树"、"寸马豆人"的简洁文笔,给读者以质朴、张力十足的感觉。他写的《一封告状信的注释》一文,"抗自然灾难,抗人害更难,人害比什么都厉害"、"人才,用错了地方就是垃圾;用对了地方就是宝贝"、"草不能比庄稼高,草高了长草,庄稼高了长庄稼",等等个性化的句子掷地有声,充满了思辩的力量,激荡着战斗的热情。而另一篇题为《同谱创业接力曲》的通讯,通篇充满了独特语言的魅力:"要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百米,先要接好前一人的接力棒"、"踢好头三脚重要、踢好后三脚更重要"、"前任栽树后任乘凉,不能自己乘凉而让后任栽树"。为此,不少人把稿子剪贴下来珍存。

  一片真心,一腔真情,伴着淡雅的墨香,在人间播撒漾淀。面对好评,杜树人言词肯切而谦虚:"党和人民给予我的太多了。只要我的读者能满意,也就是我最大的满意!"(杜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