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见|每天早晨先上一节体育课?北京这所小学校长胆量可嘉

  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力推“零点体育”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校长梅红兵,看来就是这样的勇士。从4月6日起,该校“零点体育”正式启动。以后每天早晨8点整,学生到校先上40分钟“体育课”,再开启一天的文化课学习。

  

  “体育是第一学科”,“运动是孩子们最应该上的课程”……放在全国来看,除了专门的体育类、武术类等特殊学校,恐怕还没有哪一所普通小学敢于旗帜鲜明地喊出“体育优先”,并且规定每天早晨必须先上体育课,而后才能上文化课。并且,日常的广播操和体育课都保持不变。这个改革的步伐,真够大的。

  读居里夫人自传,有个细节让人难忘:每到周末和假期,居里夫人经常带孩子去爬山、远足。在她眼里,相对于文化课学习,让孩子亲近自然、锻炼身体同等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应当说,这个教育理念是很有道理的。

  反观我国的孩子,普遍课业负担重、体育锻炼少。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全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居高不下的近视率,令人担忧的体测数据,越来越常见的小胖墩……加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势在必行。但如何“加强”,“加强”到什么程度,绝大部分学校还是边看边做的。在大部分学校,能够不挤占课表上的体育课,已经算不错的了。每天加上一堂课,并且排在第一节,这恐怕是校长们连想也不敢想的事。说梅校长有胆,原因就在这里。

  

  改革的勇气可嘉,但前景未必可观。报道中说,北京这所小学“体育优先”的改革方案经过了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专家的指导。但这项改革的可持续性还是值得观察。首先,在形成改革的合力上,这个方案有必要取得上级明确支持、家长广泛认同。这是因为,在唯分数、唯成绩的功利教育环境中,单个小学凭一己之力推行“体育优先”,不可能不遭遇阻力,一旦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出现明显波动,改革就可能面临各方压力,只得半途而废。

  再者,在操作层面上,如何确保“体育优先”真正持久地落实到位,也不是件容易事。一个学校,好几百个学生,每天一大早全部同时上体育课,场地、器材、师资如何同步跟上,就不是件容易事。尤其是遇到雨雪和其他恶劣天气,这么多学生很难有充足的场地和器材,很大可能还是要改上早自习、文化课。这项改革的落地,实际上也就打了折扣。

  不管怎么说,改革就是要勇于尝试,就是要鼓励人们“第一个吃螃蟹”。教育改革的成效不是扯破嗓子喊出来的,而是甩开膀子试出来、干出来的。提升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是这样,其他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也都是这样。但愿率先开展尝试的北京这所小学能够将此改革探索长期坚持下去,为全国教育教学改革贡献成熟经验,推动“盆景”变成“森林”,让更多学校更加重视体育课、上好体育课,这样也更有利于提升广大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