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活“山”文章 富民产业兴

  秋日,多山的纳雍,莽莽苍苍,雄浑壮阔。在绵延的群山间,一首山歌飘荡回响:纳雍地势宽又宽,四面八方都是山;山上种上摇钱树,群众致富路子宽。

  曾经因山而穷,如今因山而富。倔强的纳雍人靠山吃山,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把农村产业革命的精彩答卷,写在了雄阔绵延的大山之上,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坚决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念好“山”字经

  9月7日,白露之际,记者爬上海拔2000多米的骔岭镇坪箐村高山生态茶园,从山顶向下俯瞰,一行行茶树从山底盘旋而上,似一条条绿色的丝带,缠绕在青山之间。

  这是“牛人”谭正义倾尽亿元家产在群山之巅建起的生态“聚宝盆”。11年前,谭正义放弃煤矿开采,决定由“黑”转“绿”,发展茶产业。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后,硬把茶树种上了海拔超过2000米的高度,把纳雍高山生态有机茶卖到了欧美14个国家。

  紧随其后,纳雍60余家茶企在29个乡镇(街道)山顶坡头适宜的地方累计种下了13.18万亩茶园,今年茶产值超过了10亿元。

  将蚕桑产业带到大山深处的勺窝发展,产出了5A级的上等蚕丝,这是纳雍“山”字经中的精彩一笔。

  从产煤大镇到种桑养蚕示范乡镇,勺窝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2018年,在多方考察学习后,结合自身实际,勺窝镇下定决心种桑养蚕。随即引进瑞惠蚕桑养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取“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全镇发展绿色蚕桑经济。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全镇将桑树种植从4000多亩扩增到1.67万亩。初步形成了集种植、养殖、加工于一体的万亩蚕桑基地。

  相对于茶产业和桑蚕产业,总溪河畔万亩樱桃林早已进入丰产状态。这个由一棵“母亲树”发展起来的万亩产业,在全县已经形成了13万亩的规模,小小红樱桃成为了上万户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通过念好“山”字经,纳雍县把重重大山变成金山银山,让曾经被视为贫困“盾牌”的大山,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财神爷”。

  致富路子宽

  写活大山这篇文章,才能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纳雍县结合实际,组建了贵州纳雍源生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纳雍县鸽子花农业有限公司、纳雍县农村经济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4家国有龙头企业,从科技种植、养殖等方面做活短平快的林下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走进纳雍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菌棒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忙碌,装袋、消毒、接种……一切有条不紊。“我们公司14个月获得了22项发明专利,研发出了红托竹荪液体菌种,突破了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技术难题,让消费者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鲜竹荪。”公司董事长郭明的话语里包含满满的自豪。

  2017年5月,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时,就确定了主攻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的发展思路,并成立了食用菌研究院,广招专业人才,组建科研团队,用科技推动公司发展。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破解了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的一个个难题,种植了945万棒红托竹荪,每天有1吨鲜竹荪上市,市场售价每斤50元。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截至目前,公司解决了800余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利益联结覆盖贫困户1600余户7200余人。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带动受益的人数不断增加。

  正是有了龙头企业带动,纳雍林下特色产业发展的“山”文章越写越活,群众增收的步子越走越快。

  带富老百姓

  如今,纳雍县“山”字经越念越响亮,“山”文章越写越精彩。全县形成了山上经果林,林下套种马铃薯、辣椒、南瓜、中药材等短平快产业,林下养殖土鸡,大棚里种植食用菌的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重重大山生机勃发,特色产业全面开花。

  勺窝镇黄河社区村民卢凤兵从今年5月份开始养了三张蚕,在瑞惠蚕桑养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其免费提供蚕种和养殖技术后,卢凤兵的蚕宝宝养得得心应手,不到两个月就赚了7000余元。

  “我们只出劳力去养,公司每天派技术员来给我们指导,养出的蚕茧的品质都非常好,属于一等品,卖给公司是28元一斤。下半年,打算将家里闲置的房屋腾出来多养几张蚕,为家里增加更多收入。”见效快、效益好的养蚕项目让卢凤兵打消了外出务工的念头,安安心心在家养起了蚕。

  寨乐镇大寨村小寨组53岁的高兴华右脚残疾,过去就靠种5亩多土地勉强维持生计,一家人“戴”着贫困帽子。村里建起红托竹荪种植基地后,他成了基地管理员,每个月固定工资2400元,妻子史大敏在竹荪加工基地上班,每个月工资也是2000多元,全家不仅脱了贫,还培养了个大学生。

  大山挡不住,群众齐致富。面对重重大山,凭借不甘与不屈、勤劳与智慧,纳雍人在莽莽群山间绘制出了精彩的产业革命答卷,交出了脱贫攻坚精彩成绩单。(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谢朝政 吴传娟 冯相清 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