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小孩去上班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号召街道、企事业单位办托儿所,以解决职工子女就近照料问题。去爸爸妈妈单位上幼儿园,成为几代人的集体回忆。4月6日下午,在北京东城区和平里附近一家国有企业的办公室里,几位职工向记者回忆起了他们记忆里的职工幼儿园。

  “那时几千职工都住宿舍,宿舍区和厂子就隔一条马路,有时家长临时加班,老师会一直等着。”职工王师傅的儿子曾在这所幼儿园就读,每天下班后和车间同事一起去幼儿园接孩子的情景让他十分怀念,“现在想想真是挺好的”。

  这所职工幼儿园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存在,最初由几名职工家属组建,归厂“福利处”管理,“开始的时候在平房,后来就搬进了二层小楼”,黄丽萍回忆说,搬入小楼后,幼儿园管理逐渐步入正轨,之前的临时工也都先后转正。

  “教养员主要给孩子上课,保育员负责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1983年,当黄丽萍以工厂子弟身份参加工作时,职工幼儿园已经有了教养员和保育员的工种细分。经过4个月的幼教培训,她成为了职工幼儿园里的一名老师。“那时厂幼儿园的规模和面积在东城区都是数一数二的。”至今,黄丽萍仍颇感自豪。

  1987年,赵晓兰从东城幼师学校毕业,她属于头几批从事幼教工作的“专业人士”。“当初大家都觉得企业福利好,争着去企业幼儿园。”和自己的很多同学一样,赵晓兰拒绝了教育口幼儿园的邀请,选择来到这所职工幼儿园任教。“那时托儿所和幼儿园是混合的,分为幼班、小班、中班和大班,再后来还开设了学前班”。

  “很多女职工出了月子就来上班,最小的孩子出生56天就可以送到托儿所。”“早上7:00就可以入托,因为职工8:00要上班,下午5:00以后放学,因为工厂5:00才下班”,赵晓兰至今仍然记得关于职工幼儿园的很多细节,能脱口而出很多职工子弟的名字。在她看来,那时的企业幼儿园就是职工福利,“象征性收点饭钱,作息时间都是跟着厂里的生产时间走”。

  1999年,赵晓兰32岁,也是在那一年,职工幼儿园被关停。和职工幼儿园一起“消失”的还有当时的职工澡堂、常放电影的俱乐部等。

  “经营最好的时候有300多个小孩,30多名工作人员。但是后来硬件和师资投入都跟不上,一些职工开始把孩子送去外面的幼儿园。”赵晓兰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幼儿园里的职工子女越来越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越来越多,“经营确实比较困难”。

  “没能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一直做下去”,赵晓兰有些遗憾,几经转岗,现在的她在车间做资料管理员。“不过现在一厂五地,再恢复企业幼儿园应该不容易吧。”赵晓兰说。

  如今,曾经做幼儿园的二层小楼已经成为用来吸引人才的“博士楼”,而黄丽萍和赵晓兰教过的小孩子,很多仍在厂里上班,他们还是习惯地称呼她们“黄老师”、“赵老师”。(王维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