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新学区新变化之一丨新静安办学“除法题”用加法解

  编者按:

  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5年以来,全市各个区县“全面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实际运行的带有学区或集团性质的办学联合体达128个,覆盖学校653所,约占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46.2%,

  2016学年,还将有一批新的学区和集团组建或运行。这其中,有哪些新做法、新气象,敬请关注。

  

  彭浦一小教育集团特色课程《创意梦工坊——结构》的课堂。 刘静 摄

  “撤二建一”后的新静安教育,聚焦全市目光。9月1日,静安区风华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正式成立,永和路校区、延长路校区一体两校。据悉,“十三五”期间,区内还将新增大宁国际小学、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等五个教育集团,最终形成的新静安义务教育8个集团,覆盖义务教育全体学生的三分之一。

  在全市推进的集团化、学区化办学进程中,家长、社会往往有“优质教育资源会否被稀释”的焦虑,在静安区,同样面对如何多部均衡提升的问号。这道“除法题”,通过多种模式探索,正以加法解答。“原本担心好老师少了,现在看来明明是多了”。

  这几天,阳曲路小学五年级三班学生小许特别高兴——她秒杀到了彭浦新村第一小学唐振杰老师上的共享课程“唐老师说历史”。两所学校隔一条马路,下周开始,每周就能和来自彭浦新村第一小学、科技学校的同学同堂听课。

  过一条马路,跨校上课,源于2016年2月正式启动的彭浦一小教育集团。三所学校四个校区相对靠近,招生地段范围相邻,各校区间步行10分钟内抵达——这是集团的形成的物理基础。不过,真正推动集团发展的,是每所学校特色互补,彭浦一小的传统文化教育平台、科技学校的科技教育、阳曲路小学的围棋教育,各有所长。“1+1+1>3“”的效果正由此产生。

  据了解,集团内的共享课程,并非人人可教,需要教师申报接受评审。2016年5月,首批4位老师开课。除了“唐老师说历史”外,科技学校的“创意梦工坊——奇妙的结构”,阳曲路小学的围棋课都特别抢手,每门课程三校名额均分,每到上课日的下午3:30,孩子们背着书包,走进不同校园。新学期,又新增一门“小学高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不少家长在家长会后跟老师说,原本担心“集团”后好老师少了,现在看来,明明是多了。

  在看得见的课程以外,教师的提升同样特色相融。集团成立之初,语文学科研究中心同步诞生。三校语文教研的强项不同,每个学校推荐青年教师参加,定期探讨,相互激发,成长得更快,教研成果向全学区辐射。科技学校的孙佳明老师和彭浦一小的张玲玲老师,分别获得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一等奖。张老师还得了区教育科研个人课题一等奖。

  这一多校集聚的“多法人集团”模式,如何获得更好效果?彭浦一小校长刘静说:“最重要的是和而不同,在集团内共同的培养目标、教育理念下,每个学校依然保有办学自主权,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同时,彼此‘敞开’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她看来,另一个合作共赢的基础,是“有感情”。原来2015年成立的彭浦地区小学教育学区中,集团内三所学校已同在第四片区,当时的交流、合作已初现雏形。

  一校三校区,200多位老师怎么流动?一校多区的“校内加法”同样值得关注。2014年4月,以闸北实验小学老校区为母本,进行优质资源的扩容,通过公建配套新建实验小学龙盛校,通过购置校舍改建实验小学明德校,构成了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目前,实小教育集团统一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调配、升学对口,,在原先对口6个居委12个小区的基础上,新增了13个居委43个小区,缓解中部地区严峻的择校问题。

  问题来了。当闸北实小位于老沪太路218号的明德校区开到家门口,对口生源地块的家长们喜忧参半——喜的自然是好学校来了,忧的是“会不会牌子过来老师不过来”。另一方面,老校区和另一个校区龙盛校的家长也有点不淡定,招生规模大了,校区多了,优质资源会不会就此“稀释”。

  一校三校区,200多位老师怎么流动?这是校长李莉面对的课题。明德校第一次招生,配备的就是很强的师资队伍。原先在老校区的青年教师方漪,5、6年的教龄,虽然年轻,但已经有连续带教两届小学毕业班的经验,她去明德带一年级班,家长服气。叶俊菁,既是语文学科名师,又是班主任名师,去明德上课的同时,担任德育部主任。

  李莉看来,前者是一种学习型流动,青年教师在校区间柔性流动,不仅带去了活力,还能拜师学艺;后者是资源型流动,名师骨干去新校的作用,就是带教一位青年老师,盘活一条年级,激发一门学科。

  与此同时,“新鲜血液”也不断补充。每年进新教师,都是集团招聘,三年内50多位新老师上岗,去哪个校区、哪个学科、哪个年级,按需分派。同时,集团专门制定了青年培养计划,除了完成区级层面培训要求以外,还有教研组长带教、班主任导师和项目导师,简单来说,每位新老师起码有三位老师。此外,招收的新教师,都需在上岗前半年内,完成在校嵌入式培训。

  2014年进校的音乐科目教师沈雯怡,在集团内的第一位老师是音乐教研组长吴轶君老师,她是全国舞蹈家协会成员,音乐科目的“大牛”,负责常规课堂教学带教。小沈的第二位导师是资深班主任。音乐科目综合改革研究这个市级课题放在闸北实小,这也成为学校锻炼青年教师的众多教学研究项目之一,小沈在组内与教育专家一起讨论,学习成长更快。新苗杯教学大奖赛上,这位才工作两年的小姑娘,拿下了小科目教学评比第一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