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校录取分数文理科综合排名,文科清华第一,理科北大第一
今年高考结束一阵子了,还有一阵子又要到了出分数和录取的时候了。
高校录取投档线是高校的录取分数线,由于我国存在着各省录取人数、分数各不相同的局面,要想做到从总体来看大学录取分数的真正排名很难。
每一年高考录取之后,一般总结的也是分省对分数线进行统计,不同的大学在不同的省份具有不同的优势。
从录取来看,比如东北的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南方地区省份录取分数往往不如人意。同样的西南的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在北方地区的调档线也相比较较低的水平。除了北京的大学和上海的大学,其他的众多高校实际上都存在由于地域差异带来的高低不同的录取现状。
对于综合录取分数的均值统计,肯定和在不同的省份差异有所去区别,不过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8年文科录取投档线高校均值前十五名1. 清华大学2. 北京大学3. 复旦大学4. 上海交通大学5. 中国人民大学6. 浙江大学7. 南京大学8. 上海财经大学9. 武汉大学10. 北京师范大学11. 南开大学1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3. 北京外国语大学14. 厦门大学15. 中山大学
2018理科录取投档线高校均值排名前20名
1. 北京大学2. 清华大学3. 上海交通大学4. 复旦大学5. 浙江大学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 中国人民大学8. 南京大学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 同济大学11. 上海财经大学12. 南开大学1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4. 武汉大学15. 北京师范大学16. 中央财经大学17. 西安交通大学18. 中山大学19. 华中科技大学20. 厦门大学
简要分析
最有意思的就是理科投档线排序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文科排序第一的是清华大学,按照清华大学工科强,北京大学文理科强的格局,逻辑上文科排序第一的应该是北京大学才对,既然是清华大学文科录取调档线排序第一,那么有知道为什么的吗?
主要还是因为清华大学招收的文科类学生更少,理科类考生更多,招生数量的多少实际上对于分数线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明白这一点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清华大学招收文科学生的平均分更高了。
另外,北京和上海的高校在招生中具有优势,尤其是对外经贸、北京外国语,还有中央财经等高校,实际上招生的分数远远超过众多的985高校,除了学校的专业实力之外,地理优势无疑是最大的优势。同样的,上海也是如此,在上海的更多大学中,除了上海的死锁985大学之外,另外的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甚至上海大学招生的分数都不低,甚至高于许多西部的985大学。主要原因也是热门专业和城市的地域优势所带来的好处。
在文科类招生分数排名中,招生的分数高低和学校的实力并不完全成正比。通常来说我国综合大学中人文社科领域综合排名北大为第一,其次是人大、复旦、南大、武大、北师大等高校。在工科领域则是清华、上海交大、浙大、哈工大、西交、华科等高校。
在每年的招生环节中,最具优势的是北京和上海的高校,北京和上海的一些普通高校往往录取分数线也很高,录取分数比较受伤的则是哈工大、川大、西交等实力可以,但录取的位次比不上实力的排名。但也有例外,中科大地处合肥,但是由于自身的强大实力和招生体量比较小,每年的录取分数也很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校体量和录取分数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很多人讨论的问题,比如吉大一年招收8000多名本科生,和中科大一年招3000名本科生之间,又怎么进行比较?这也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巨无霸大学在一些学校排名中往往会占据体量上的优势,也是所谓的“山川吉”等巨无霸大学。还有备受赞誉一直没有扩招的中科大,作为小而精的代表。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来看,这些扩招的大学实际上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很大的贡献,让更多的人能够上重点好大学,如果每一所985大学都像清北一样,每一年招收不到3000人的学生,我估摸着能够考上985大学的学生得减少一半以上,竞争压力也会进一步增加。扩招和不扩招没有谁对谁错,我经常看到这种体量和规模的争议问题时候,就会想站在哪一方似乎都有理由。
高等教育的入学本来就是一个尽可能公平的过程,我们的教育同样也是如此,教育的公平最求的只是一种比较的公平,也不是绝对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