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很少得骨质疏松?看完这3个原因,你或许就明白了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40至49岁之间的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概率为3.2%,其中男性为2.2%,女性为4.3%。50岁以上的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9.2%,其中男性为6.0%,女性为32.1%。
65岁以上的人患骨质疏松症的概率达到32.0%,其中男性为10.7%,女性为51.6%。中老年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普遍比中老年男性更高。如此计算下来,中国骨质疏松症患者高达上亿。
尽管我国低骨量人群如此庞大,我们的邻国日本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比例却远远低于我国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比例。
为什么日本人的骨骼强健,很少被骨质疏松所困扰呢?其实,并不是日本人有“特异功能”避免患病,或者有“特效药”能够实现即时治疗。了解以下3个因素,可能你就明白了他们为什么骨骼强健。
都是亚洲人,为什么日本人得骨质疏松的概率更低?
我们的邻居日本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岛屿国家,四面环海,沿海有非常多的优良港口。因此,日本人在饮食结构上就与我们大不相同。因为渔业极其发达,日本人平时能够随时吃上大量新鲜的海产品,所以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吃鱼。
鱼肉属于优质蛋白,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物质、维生素D等,这些物质能够强韧骨骼,有效地增加骨密度和骨硬度,从而预防患骨质疏松症。不仅是鱼肉,鱼骨、鱼皮、鱼子、鱼油等等在日本都能够“物尽其用”,每一样都能做出不一样的日本料理。
其次,日本重视体育运动也是原因之一。或许你曾听说过,日本的孩子大多从幼儿园开始便开始接受“冬季耐寒训练”,要求孩子们穿着短袖短裤跑步。
我们知道,日本人从小便重视运动,日本人从小就培养了热爱运动的好习惯。运动能够增加骨骼支架的内在承重力,运动时肌肉收缩会不断对骨质的生长、重建和维持产生重要影响。因而从小养成的运动习惯帮助他们拥有更健康的体格与更积极开朗的心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日本人本身具有非常强的定期体检意识。他们每年或每半年就会进行一次体检,通过体检报告和医生的建议去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
定期检查骨密度,关注骨量的变化,能够通过诊断预防骨、关节疾病,避免骨痛和骨折。一旦发现有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能够立刻根据实际情况产生应对方式。
在日本,不仅仅只有中老年人会进行定期体检,正在骨骼生长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年轻人和孕妇等都会定期到医院进行必要的骨密度检查。
由此可见,在日本不光中老年人重视骨骼健康,其他年龄段的日本居民也非常重视骨骼疾病的前期预防。这就是说,日本人有较强的健康管理意识,充分知晓骨质疏松并不只有中老年人有患病的可能。
骨质疏松≠老年人专属病!
得了骨质疏松,就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发生轻微的磕碰摔倒而导致骨折。许多人下意识觉得,这种情况往往只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其实不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日常习惯都发生了许多变化,骨质疏松也不再是老年人才有的“专属病”。
今时今日的年轻人在工作中有诸多不易。工作日加班加点、长时间伏案敲键盘、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没有更多精力去管理健康的年轻人也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由于运动量过少、日晒时间过短而造成人体缺钙和缺少维生素D,使身体机能下降,血液循环不畅,骨钙逐渐减少,从而导致机体骨质疏松。
另外,前面提到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年及老年女性患骨质疏松症的概率普遍高于男性。那是因为,女性在绝经后身体激素水平急速下降,由于体内雌激素对骨骼有保护作用,激素下降以后会导致骨量迅速脱失,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除此之外,经常喝酒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研究表明,酒精可以干扰骨代谢,引起骨量丢失,骨微观结构退化。长此以往,骨骼系统会受到损伤,从而引起骨质疏松。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也有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如进行过胃切除术,或患慢性肝病以及炎症性肠病等的,容易出现并发骨质疏松症。
此外,由于肠道微生态不健康,会导致身体防御机制减弱,影响正常细胞代谢,加速骨钙流失。肠道菌群失衡使机体有炎症反应,加快骨吸收,从而引发骨质疏松。(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消化系统疾病病发骨质疏松症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探讨)
骨质疏松症早期的表现并不明显,骨密度检测仅出现在40岁以上人群的体检项目里,又没有发现因消化系统疾病等出现症状,该如何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呢?
如果出现这几种情况,一定要警惕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它是一种特征为骨量减少,骨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骼正常载荷能发生变化,骨折危险度增加的全身性骨病,并且它与年龄的增长有密切关系。
我们经常听说,老人家日常生活中不小心没站稳摔倒了,结果摔成了严重的骨折,导致住院。这就是说,得了骨质疏松症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容易骨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日常生活中骨折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
还有由于人体骨密度的减少,骨脆性增加,骨骼不够强硬,平时坐姿、站姿不良容易导致脊柱变形。不论家里的大人、小孩,如果发现了脊柱变形的症状,罪魁祸首也许就是骨质疏松,一经发现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此外,如果出现人体出现呼吸异常的症状,也需要考虑到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一刊中提到,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存在诸多影响骨质代谢的因素。其中,长期吸烟的人在香烟中吸收烟碱,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刺激破骨细胞,加速骨的吸收。
还有因为肺功能下降,活动后容易气短,因而减少运动,影响了骨骼中的骨密度。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还会产生缺氧和营养不良的症状,伴随着低氧血症的出现,导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钙含量减少,骨密度下降,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以上内容参考资料:骨质疏松与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
另外,我们还需要特别关注家里正在长身体的儿童。家里的老人认为年纪小不需要经常体检。其实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是对骨质疏松症的一种常有的偏见。随着治疗技术及慢性疾病存活率的提高,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严重骨病。
由于健康意识不强,而且儿童骨质疏松症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非常容易被家长和儿科医生忽略。因此,如果出现生长停滞,也就是身体不长高、长期瘦弱的情况,也需要考虑是否因缺钙、缺维生素D等引起儿童骨质疏松症。(以上内容参考资料:儿童骨质疏松症诊断与治疗)
如果暂时没有出现明显特征,检查结果亦良好的,可以提前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前预防骨质疏松。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远离骨质疏松症的根本策略就是预防重于治疗。人体在各个阶段都需要注意骨质疏松的发生,而人的生活方式会对骨质疏松的发生产生影响。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呢?
首先,培养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膳食结构能够帮助人们很好地预防骨质疏松。要想预防骨质疏松,可以从营养均衡的食物开始,适当地补充钙质食物,比如虾皮、豆制品、奶制品等等。
其次,运动也是防治骨质疏松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骨钙的吸收,以此提高骨密度和骨强度,避免骨折。
除此之外,适当的运动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环境,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与食补一起双管齐下,效果更佳。
预防骨质疏松还可以多晒太阳。骨质疏松症患者机体内大多缺少维生素D、钙离子和磷离子。除通过食物补充外,日光照射也有助于机体合成维生素D等,促进骨骼吸收钙质,增加骨密度和骨质量,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需要注意的是,过度的日光照射会造成皮肤损伤,因此建议大家在每天上午10点前进行半小时左右的日光照射。
最后,由于早期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并不明显,因此定期检查骨密度尤为重要。每年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可以直接监测并更早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如果在体检结果中发现骨密度有下滑的趋势,一定要趁早从以上方面改善,避免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结语:
骨质疏松症看似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不像其他重症一样需要入院治疗。其实恰恰正是这样的“隐形杀手”更危险,如果因为缺少一定的健康管理意识,对骨质疏松症不够重视,最终患上骨质疏松症再想“亡羊补牢”,属实不易。
参考资料:【1】宋敏,周灵通,刘小钰,蒋林博,黄凯,侯红燕,董万涛.消化系统疾病并发骨质疏松症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探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8,24(01):130-134.【2】肖建德,王大平.临床骨科新理论和新技术.[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0:249.【3】李颖,黄宏兴,吴伙燕.骨质疏松与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06):1109-1112.【4】熊丰.儿童骨质疏松症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09):682-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