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马原选择题抢分技巧
2020考研已经开始倒计时了,同学们也从盛夏的热浪里来到了冰凉的冬季了。这一路上奔涌着的是青春激情和追梦的执着勇气。
就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这门学科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年考生最感到困难也是失分最多的板块,主要集中在概念、范畴繁多,且其间逻辑关系复杂,不易清晰梳理;不知道哪些是考试分析题必备原理;不理解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论断;不能灵活提取名言警句中蕴含的哲学原理;对政治经济学中的计算题束手无策。基于此,我们对马原的选择题进行一个解题技巧分析。
马原选择题命题规律:
按照历年真题来看,马原的单选题一般为第1题到第4题,每题1分,其中1、2两道题为哲学,3、4两道题为政经。多选题为第17题到第21题,每题2分,17、18为哲学,19、20为政经,21为科社。
哲学命题特点:
单选:通过材料得出原理。
多选:排除错误就是正确。(99%不用管选项是否体现了材料)
特别提醒:马原全选的极少,10年真题中仅有3道题是全选,而且选3>选,错误选项一般其本身就有严重的bug。
哲学底层逻辑:
1、物质——客观的(参考真题2014年17题)
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属性:运动
物质运动存在方式:时间空间
规律: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可以认识、利用、驾驭、发现、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社会存在: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
2、意识——主观的
意识、思想:对物质的反映≠组织
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精神生活
3、实践——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物质与意识统一的基础(参考真题2016年17题等)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水平的高低决定认识水平的高低
4、改变世界的根本性力量——人的实践活动(参考真题2010年1题等)
人:人民根本利益
实践活动:生产力、生产方式
哲学命题常见错误选项:
1、颠倒主客观关系
2、A比B更重要: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物质与意识、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认识中的两次飞跃
A比B高级:实践高于认识
3、固定词语搭配:
客观=无条件——整个物质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
相对=有条件——某个具体的物质,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4、夸张命题:
任何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历史人物总是对具体的历史进程起着作用。
5、其他:
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使自己获得发展/达到统一;矛盾可以调和;自由=随心所欲;现在道路、模式、方案;真理和谬误没有界限。
政经底层逻辑:
1、概念篇:
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
2、计算篇:c为生产资料(原件+机器)、v为工资、m/p为剩余价值/利润
剩余价值率:m'=m/v
利润率:p'=m/c+v
资本有机构成c:v
成本价格=c+v
关于上述总结,各位同学别忘了熟记的同时代入真题中进行联系,这样上了考场才不容易乱了步伐,预祝大家追梦圆梦,美梦成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