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开学前狂补40篇日记,好笑又令人深思:时间管理太重要了!
5年授课老师,持续为您分享知识、教育干货,欢迎关注~
每到开学,学生补作业的身影总不会少。
今天,一打开手机就看到一条新闻:一小学生开学前狂补40篇日记,全部围绕一个主题“打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两天,还看到一个新闻:孩子补作业,写字速度超快,堪比发电报。
看到孩子如此“勤奋”,很多人一边笑一边说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还有不少家长直呼“家有同款”。
学生时代,谁没有过疯狂补作业的经历呢?但平心而论,那种被“deadline(截止日记)”支配的感觉真的不好受,短时间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完成的质量难以保证。
开学前狂补作业,说到底还是时间管理的问题。问题不大,却足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小学生狂补作业,大学生狂赶论文,职场员工狂赶进度……人如同陷进一个不停赶工的循环里——可见,如果你不能“管理”时间,那么时间就会变成一只箭,在你身后极速追击,让你无法从容应对接踵而来的事情。
如何让孩子拥有时间管理能力呢?
首先,一定要有时间管理的意识,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孩子知道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只有从思想层面理解并认可,孩子才会主动接受并采取行动。关于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不需要讲大道理,亲身体验即可。抓住身边的一些小事,让孩子体会“匆忙”和“从容”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比如如下两个场景:一个是前一天晚上写完作业,把书包整理好,第二天早晨吃完早饭拎着书包就出发;一个是晚上写完作业,什么都不收拾,第二天早晨慌里慌张吃早饭、收拾书包,到了学校很可能发现作业本忘记带了……
家长要善于利用生活中小事,有意识地传递时间管理观念,让孩子在亲身实践中尝到“管理时间”的甜头,潜移默化,孩子慢慢就会自主去规划了。
具有了时间管理意识,接下来就是行动起来做规划了。
1.明确事情的轻重缓急。
明确事情的轻重缓急,可以参考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科维提出“四象限法则”时间管理方法。他的方法主张对事情按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划分,把事情分为“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四个象限。如下图:
①重要且紧急的事情,要立刻去做;②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可以制定计划,逐步去做;③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一般为意外事件),可以请别人去做(具体以事情为准);④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可以不做。
比如:孩子放学回家后,有这样几件事情,(1)阅读书籍;(2)当天的作业;(3)看电视;(4)有人找爸爸有急事(爸爸不在家)。
(1)阅读书籍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可以晚一些做;(2)当天的作业属于重要且紧急的事情,最先做;(3)看电视属于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可以最后做或者不做;(4)有人找爸爸有急事,属于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可以让家里人去处理。
2.制定计划
生活中,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往往并不多;就孩子而言,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反而会比较多,比如复习、读书、假期作业等。对于任务量比较大的事情,指定计划、分布完成,是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方法。
就拿暑假作业来说,在假期开始,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和时间安排,制定每天或每周的完成量,相对轻松、有序地完成任务。
制定计划,一定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过高要求,否则计划无法实行,就饿咩呀任何意义了。此外,如果孩子计划执行到位,家长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奖励,让孩子更有成就感和收获感。
3.坚持才能胜利
生活中,制定计划、立志要管理好时间人有很多,但真正落实、坚持去做的人少之又少。“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坚持去做,才能成为真正的时间管理者!
孩子的耐性不足,做事情很容易失去兴趣,这时候,作为家长千万不能“放任不管”,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少不了父母千千万万声叮咛和无数次提醒。
拥有时间管理能力,是一件受益终生的事情!你愿意做时间的驱使者,还是被时间追赶呢?
我是爱读书的方老师,关注我,精彩不错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