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奋斗者”,何以是新站?

  一提到合肥新站,很多人以为就是磨店,就是少荃湖?实际上新站高新区包含了瑶海社区、七里塘、站北、三十头、磨店社区。

  何以是新站?

  新站取名合肥新火车站之意。

  

  自从与瑶海“分家”,作为当时合肥改革创新引领区域的火车站板块,曾一度成为全国实验开放的样板区域!然而新站区毫无保留的还给了瑶海区。

  然后领着瑶海社区、七里塘社区,站北社区开始“北拓”的重任,可谓“壮士断腕”,“初生牛犊不怕虎”。

  由于起步较晚,前些年各方面市级扶持的力度有限,并没有像西南一些片区的重视度,因此新站高新区也不断遭遇过“成长的烦恼”。

  其中瑶海社区和七里塘临近合肥火车站,实打实的主城市区。只是片区城市界面比较破旧,已无太多开发空间,然而新站高新区不畏艰难,敢于向前,随着先后经历四次重大区划调整,空间拓展至原先的19倍、约204.73平方公里。

  

  三十头、磨店也正式成为新站的“左右力臂”,新站开始往东北,西北片区再度“拓城”,开始了自己的“摸爬滚打”。

  一组统计数据显示:在新站,汇聚新型显示产业上下游企业95家,约占全市78%,成为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善、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产业集群之一,并以产业分类排名第一获评国家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新站区在中国新型显示十大园区中排名第二。

  

  十年来,新站高新区常住人口增长129.89%,增速位居全市第一,中青年比例全市第一,并且大学文化程度人口也实现了倍增。

  产业发展的背后,是十年磨一剑的坚守与进击。新站高新区聚焦“芯屏汽合”产业发展方向,抢抓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机遇,在“培育龙头企业-服务重大项目-打造产业链条-构建产业集群”的总体思路引领下,用十年时间实现新型显示产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

  

  从深冬到初夏,从规划到开工,新站高新区在泥泞中跋涉,在荒地中起步,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强势起步、迅速开局,奋力跑出了“新站速度”。

  

  在产业发展高歌猛进下,新站高新区加快补齐城市配套功能,加大市政道路、安置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扩建多所中小学,改造一批老旧小区,加快完善水、电、气等配套,不断美化辖区生态环境,破解回迁安置等难题,增进民生福祉,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2022年10月,新站高新区终于引来合肥市的重视,合肥成立市级领导小组,明确提到提级推进少荃湖片区规划建设,打造合肥城市副中心,建设国际化田园式产业新城。明确提到十四五发展目标到2025年,综合实力力争进入全省开发区前三强,对标国家高新区,努力成为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高新区。

  

  最近一年、两年、新站区建成的各类产业园、在建的创新产业园、规划待建的创新产业园,是合肥所有区域中最多的地方之一,仅次于高新区。

  

  努力建设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产业创新城,建成辐射引领能力强劲的合肥东北翼发展主引擎,建成国际一流水平高新区。成为合肥市全球科技创新枢纽重要板块和全国一流科教高地;

  

  对接市发改委、教育局、等市直部分,今年要开工建设168中学北校区、五星级酒店、中轴公园及龚河湾景观综合治理等工程。

  

  加快推进优质中小学,3合1场馆等前期工作,建成通济路、濉河璐等4条道路,少荃湖城市公园4月底前基本建成。

  

  另一方面,教育资源虽然相比高新区、经开区来说新站并不差,但相比全市而言一直仍是新站区的短板,因此提级管理提出加快推动168高中少荃湖校区建设,跟进配套遴选全市最优质初中教育资源导入少荃湖板块。

  

  三四年前,少荃湖还是郊野水库,景观元素单一,社会配套匮乏。

  

  如今,环湖路网格局取代了昔日阡陌小道,文忠路下穿少荃湖底隧道连接两岸,繁花盛开、绿草如茵,秀水泱泱,环湖开发如火如荼,已成为一个揽自然之美、得区位之优、有产业之利、蓄后发之势的魅力希望之地。

  

  2023年将是少荃湖板块大力发展的一年。

  

  少荃湖城市副中心最新规划图出炉!有人说这是一个“饼”,实际上相比之前CBd,这个要务实多了,也说明少荃湖真的要开始大建设了。

  

  《少荃之光,新站之芯》打造中央中轴公园、龚河湾生态廊道、智创坊、悦智坊、园艺市集、社区中心、体育公园、综合服务核心区等,努力建设河湖相映、蓝绿交织的生态智湖新城

  

  时在变,势也变;时再变,志不能变,发展的决心亦不会变。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代属于奋斗者。

  漫步少荃湖畔,感受城湖共生、宜居宜业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