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林谈古典诗中人与自然的主题,“慕君遗容利,老死此丘园。”

  

  中国古典诗作中人与自然的主题

  描写人与自然的诗歌,是中国语言创作中一个完整的流派。中国人的处世态度与其形象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是件美妙的事情。自然的主题在中国文学家特别是诗人的创作中,是必不可少的。

  在早期的艺术创作中,自然主题展示了古代文学家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他们的作品也描绘了农村劳动与劳动者的生活。

  随着诗歌创作的发展,自然主题逐渐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出现了对自然的崇拜,如道家思想,它呼唤人们遁入美丽而和谐的自然,以示对现实不公的反抗。

  三国时期的“竹林七贤”都崇尚道家哲学,特别是其中的阮籍、刘伶和嵇康。他们的作品有力表达了对残暴的统治和恶劣的生存条件的愤怒,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自然的赞美。嵇康及其友人反对儒家学说,呼吁人们捍卫个人的精神自由,并号召“回归自然”。

  

  陶渊明

  白居易在《访陶公旧宅》中写道:“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昔常咏遗风,著为十六篇。今来访故宅,森若君在前。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容利,老死此丘园。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不见篱下菊,但余墟中烟。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陶渊明不通音律,却有一张无弦的琴。每与朋友开怀畅饮,就取出这张无弦琴抚弄一番,感慨道:“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如果懂得抚琴的乐趣,即使没有奏出乐曲又如何呢?自得其乐罢了。

  五百年后,白居易站在陶渊明的老宅中说:“我不羡慕您能把酒言欢,也不羡慕您能体会到无弦琴的乐趣。只羡慕您能抛开富贵荣华,老死在这座园子中。”

  

  陶渊明属于当时的特权阶层,但又脱离了这个阶层。他与特权阶层没有精神上的共鸣。他如此描写自己:“抱朴守静,君子之笃素。”如鲁迅先生所评价的,他的这种“超然”“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既轩冕之非荣,岂缊袍之为耻。”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使他辞官归隐,回到庐山,过上了“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生活。

  居于乡间,在最平凡的劳作中,在与自然的亲近中,在创造与创作中,他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这样的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快乐,“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他的创作摆脱了唯美主义的封建宫廷诗的程式化规则。宫廷诗作远离生活,虽有华美的外表,实则空洞无物。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在《归园田居五首》中,陶渊明表达了自己对封建官僚社会的反感和对大自然的眷念。自然,成了他自由劳作和内心的庇护所,他在其中思考、激动与欢悦,“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对于官宦社会来说,是一种挑战,他在《感士不遇赋》中说:“嗟乎!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他的诗作不仅体现了他的才智,还体现了他成熟的心智,从中可以读到中国古代思想家所说的真正的人性,即仁。

  从本质上来看,他把“仁”,即人道,理解为“道”的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重视虔诚、仁爱和修身养性。“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惜。”

  他以智者的质朴,以个人的诗歌风格,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哲学思考。

  “翼翼归鸟,驯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及旧栖。虽无昔侣,众声每谐。日夕气清,悠然其怀。翼翼归鸟,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标。晨风清兴,好音时交。”

  在《归鸟》诗中,陶渊明用譬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操。他经过长途跋涉回到了自己的家,回到了充满欢乐与纯朴气息的山川景物之中。

  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中,陶渊明向孔子的遗训发声:“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并解释道:“瞻望邈难逮,转欲患长勤”,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哲学观点。

  在《归园田居》、《饮酒》、《杂诗》、《乞食》及《桃花源记》等作品中,陶渊明不仅勇于揭露黑暗势力和社会专制,还表达了自己的崇高理想。

  

  陶渊明作品的主题和意境,比较接近于屈原、贾谊和左思等古人,他们对封建社会的专横与残暴,都充满了反抗的激情。陶渊明的创作来源,首先在于他对当时的社会与历史条件的认识。

  老子学说及其对自然的崇拜和将宗法制关系理想化,都对陶渊明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在叙事诗《桃花源记》中,他用隐喻的方法,从人道主义谴责了残酷的政治现实,并用对比的方法歌颂了理想的社会和幸福安乐的生活。理想的社会,关系纯朴,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然而,作者也指出,即使在桃花盛开的理想之地,人人也都在劳作,只是“秋熟靡王税”。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陶渊明抛开功名利禄,致力于农耕与诗歌创作。他的创作主题主要是自然,关于田野、庭院、山水的描写。他开创了田园诗,他的诗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对于后来诗词特别是唐诗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他在诗中给人们描绘了自己所钟爱的群山美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的创作符合高尚艺术所要求的含蓄性,清纯透彻,不矫揉造作,不玩弄辞藻,朴实无华,他的语言能激发出人的想象力,让人体会到诗句中所蕴含的美景。

  “嫋嫋松标崖,婉娈柔童子。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养色含精气,粲然有心理。”

  几行诗就显示出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洗炼的语言功力,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完整的画面,并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去为言犹未尽的部分补充着色。他用词方法,让读者不由自主地产生既符合逻辑又适应习惯的遐想。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弃官后的陶渊明,并没有选择做个苦行僧,他以饮酒为名做诗,也无非是借酒来忘却忧伤或是从中寻求慰藉。在他之后也出现了很多杰出的诗人,谢灵运,王维,孟浩然,司空图和苏轼等。他们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中寻求灵感,追求内心的完善和个人理想主义。

  

  王维

  王维,是唐代杰出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被认为是中国单色山水画的首创者,华南山水画派的奠基人。

  王维留下的诗歌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无比热爱,把自然看成愉悦及美好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的主题性质使他与陶渊明十分接近,他本人也常提及。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安得舍尘网,拂衣辞世喧。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道家思想、老子哲学及儒家经典,都对王维得创作有明显的影响。并且王维信佛,另字摩诘。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既有老子视为自然本体的“道”的思想,也有儒家天人合一的观点,还有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安宁的佛家思想。

  “闲门秋草色,终日无车马。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散发时未簪,道书行尚把。与我同心人,乐道安贫者。一罢宜城酌,还归洛阳社。”这首《过李揖宅》可以看出他与道家哲学的关系。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首《终南别业》谈到了他对于作为真善之道的佛家学说的态度。

  “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这首《苦热》中,他又谈到如何开启甘露门。甘露门是佛家天堂的比喻性标志。

  “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这首《登辫觉寺》中,他又借用了《法华经》中的形象。

  

  无法说哪种宗教或哲学思想给王维的影响最大,但毋庸置疑的是,他的思想和艺术情趣与大自然紧密相连。他在大自然中获得了作诗的激情、美的愉悦及生命的意义。他生活在其中,遵循着它的规律并深刻体验着它的气息。

  王维创作的主题主要反映了大自然的肃穆宏伟,不管是他的诗还是他的画。他的《辋川图》被奉为山水画的典范,整个画面洋溢着辋川两岸独特的风光。他在辋川生活了许多年,正是在此,他获得了山水诗创作的灵感,并把在此期间创作的诗句全部收在《辋川集》中。

  他在给好友裴迪的信中说到:“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从 “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中可以看到诗人的生活场景并读出他的心情。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纯净、新鲜、朴实,用词简练而饱含深意,短短两行就描绘出了家乡的景色。

  “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表达了他想到个人遭遇时对大自然的特殊感受。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用譬喻、比较、修饰的手法,描绘了冬日的景色,同时展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感受。“万事不关心”是道家遁世思想的体现。

  

  王维在描绘自然风光时,并没有掩盖关于人的主题,即关于他的行为、思想、感受及复杂而矛盾的精神世界。

  “商山四皓”,即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南里先生,他们为了反抗暴君秦始皇,逃到商山,直至秦朝灭亡汉朝建立。在《斤竹岭》诗中,关于四隐者的命运,王维仅用“暗入商山路”来表达,而诗的主题是“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竹子以其刚劲与质朴,象征着高尚与坚韧。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他用荷花表达道德的高贵之处。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他以落花的形象表示年华虽易逝,但不能气馁。他的决心是坚定的,这并不是因为忧伤而作。

  “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他羡慕人家涧西远的隐居生活。

  “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即使幽阴多绿苔,他也没有离群索居的忧伤,并找到了能倾心交谈的好友。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他的诗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细微的感受。苏轼评价他的创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司空图

  司空图,是唐代的诗歌理论家,他的诗作也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主题。

  他生于暴君统治的时代,任何爱好自由的思想表现都会被残酷的镇压。他的心情是“乱离身偶在,鼠迹任浮沉。虎暴荒居迥,萤孤黑夜深”。

  社会生活和国家命运在司空图的思想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的注意力被双重化了:在他的眼前是美好的自然及由其而产生的崇高理想,但与之对应的却是残酷的现实生活与社会黑暗。对此,他愤怒地抨击那些“掩谤知迎吠,欺心见强流”的“邪竞沽虚者”。他满怀决心,“自贺逢时能自弃”,但又有疑问:处于这种环境中,人的生命都受到威胁时,还能去享受自然欣赏黄花吗?

  他想寻求现实之外的幸福,想脱离所憎恶的社会,置身山野,融合于自然,体验存在的意义,因为他号召回归自然,使人的生命得以返璞归真。

  在“夜合香中露卧”,享受“花落梦无憀”的情趣。他走向野菊盛开的山岭,在“一川风物笛声中”,欣赏“蓬蓬远春”的景色。“不须频怅望,且喜脱喧嚣”的生活,他欢呼到:“侬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

  

  司徒空把陶渊明的精神面貌视为典范,为其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折服,很高兴自己“时取一壶闲日月,长歌深入武陵溪”。

  除了与陶渊明思想的接近,司徒空的作品还表现出了他世界观的矛盾之处:儒家学说给他灌输了有关完人的思想,即他应积极为朝廷与国家效力,并遵守道德规范与法令,但道家的处世态度是反其道而行。

  “返虚入浑,积健为雄”,体现了儒家的三位一体思想。

  “由道返气,处得以狂”,他以道家精神描绘了一个精神上贯通一切,思想上包罗万象的形象。

  但他始终渴望纯真,厌恶做作、勉强与虚伪,“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只留鹤一只,此外是空林。”,又体现了他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

  

  司空图的这种哲学与宗教的混合思想,无疑有着内在的矛盾,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儒、道、佛三家思想体系的某些方面并不存在对抗性的分歧,且互为补充。许多中国诗人在思想艺术上都有这种特点。例如苏轼,佛家要他放弃世俗生活,儒家的信仰要他相信生活,而道家则要求他尽量简化尘世生活,抛开人间烦恼去亲近自然。不管如何,苏轼从未拒绝过人间的欢乐和尘世的幸福。

  对于常人来说,自然界是沉寂、静止的,但对于真正的诗人,它却是有声有色、生机勃勃和亲切和蔼的。他们在自然的荒野中找到栖身之处,在松树下或竹林中盖起了茅屋,独自漫步,沉思冥冥,倾听风吹竹林的声音,缓缓走入雾霭弥漫的丛林。

  对于正义的向往,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中国文艺家,他们歌颂自然,同时也肯定了自己无愧于人的理想,向往更好美好的制度与生活。

  ps:码字不易,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