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高校新增专业1817个,这3个专业不能盲目报考

  据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2023年全国各大高等院校新增备案专业1641个、审批专业176个(含150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21种、26个目录外新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62个。

  从教育部公布的备案专业和审批专业目录可以看出,全国各大高等院校新设专业最多的是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三个专业。

  

  这三个专业都是当下十分热门的专业,是数字经济时代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的重要专业。

  据不完全统计,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全国有三百多所高校开设了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专业。

  其中数字经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大数据科学、智能制造工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虽然数字经济是当下最热门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越是数字经济发展得越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就越广大。

  但是,高校一窝蜂而上去开设数字经济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我认为有点儿不切实际,特别是一些与数字经济学科发展毫无相关的一些高校,也去开设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实际上就有点跟风的意味了。

  若干年以后,随着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产业人才逐步增多,这两个专业有可能也被沦为要撤销的境地。

  

  毕竟任何一个专业,当社会上的专业人才出现过多的时候总会出现过剩的情况,就像十多年前,英语、计算机、公共事业管理这三个专业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均有开设。

  但是若干年之后,不少高校都撤销了这些专业。

  据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就有90所高校不约而同地撤销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之所以撤销这个专业,一方面是由于这个专业的专业性不强,在专业教育方面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亮点,最终被社会所淘汰。

  另一方面是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这个专业的高校数量太多了,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最高峰时期,全国有1000多所高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有的高校在这个专业名称,后面还加了一个括号,标注为卫生事业管理方向或者是人民武装方向,税务管理方向等等。

  但是其主干课程都是公共事业管理,从开设的院校和毕业的学生来说,都是远远超出了社会的需求,已经达到了饱和的状态。

  在当年各大高校纷纷上马这个专业的时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是面临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十几年之后,谁能想到原本对开设这个专业趋之若鹜的高校是率先撤销的呢?

  由此可见,在高等学校专业发展规律当中,没有任何一个专业敢说是永远长虹的,毕竟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经济社会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

  

  当社会变革,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需求的时候,那高校的专业必然会随之进行调整。

  任何时候都不能一窝蜂而上去开设与学校发展毫无相关的专业,否则会适得其反反受其害。

  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大数据科学及其应用,虽然当下非常火热,社会需求比较大,但高校也不可盲目的追求热门,为了吸引生源而开设这些专业,更应该要保持学校学科强势地位,发挥专业特色优势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江湖地位。

  只有把主干专业做大做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今天开设一个热门专业,明天开设一个热门专业,那这所高校永远在追求热门的路上,永远没有自己的特色。

  这都是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的,发展到最后也许这所学校从单一的学科发展成多学科,但到头来学校的主干学科和特色优势都丢掉了,这是得不偿失的一个结果。

  总之,我认为高校新设专业不能盲目上马,既要结合市场需求,社会发展,更要结合学校的发展。

  只有将两者更好地契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

  

  在这里,也特别提醒2023年即将要参加高考的考生们,对于2023年新设的专业大家可以重点关注,也可以积极的选择,但一定是要选择新设专业与学校的主干学科关联性特别强的高校。

  例如湖南大学被称为机械四小龙,该校新增设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那肯定是可以报考;又如湖南工商大学有院士领衔在数据科学方面有很大的发展优势,那该校新设的数字经济专业就可以报考。

  而其它的本身学校主干学科与新设专业关联性不太强的高校,我建议就不要去选择报考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留言发表评论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