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则、八大要点!权威解读新高考“3+1+2”十二种选科组合

  温馨提示:点击这里免费订阅自主招生信息

  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发布本省市实施方案,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与前两批改革省份相比,8省市方案最大变化为统一采用“3+1+2”方案。在选考科目、赋分方式、招生计划制定、志愿填报模式和投档模式等方面,8省市则“存大同求小异”,堪称上海、浙江和山东方案的“综合升级版”。

  首先用一张图让大家了解新高考:

  

  新高考实行后,把原来高三才面临的选专业问题前置到了高一,那么选科对高中生而言,无疑是一场博弈。

  新高考选科是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这里总结最重要的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

  兼顾兴趣与特长

  普通心理学研究显示,兴趣是个人秉性和思维模式的体现,所以兴趣是第一前提。

  可以让孩子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喜欢上的课、想参加的兴趣小组或社团分类,这样就可以较为清楚地了解其兴趣点和特长了。

  如果学生并不知道自身到底喜欢哪个科目,这时可以从反面考虑,明确自己不喜欢的科目,通过排除的方式也可以缩小选科范围。

  二

  回顾孩子成绩清单

  成绩是选择的最实际的依据。因此,学校心理学家建议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各科成绩的确切情况,把各科成绩作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比较,看清楚其哪科更具竞争力。

  三

  关注孩子自身潜能

  学习心理学应用研究表明,个体在努力程度相当的情况下,学习成果较好的学科可能就是自己的潜力和特长所在,而对于收效甚微的学科,则表明该个体很可能缺乏学习的优势和潜力。

  因此,建议选科时应以孩子的学习效率为标准,了解其自身潜能。

  四

  参考目标院校专业

  新高考模式下,高校专业在录取时会对考生的选科提出一定的要求,只有考生选择的某个科目达到要求才可以报考该专业。

  故考生科目的选择影响着以后大学专业的选择,重点体现在专业选择面上,科目选择得合理可以使专业的选择范围十分广泛,反之则会使自身的专业选择变得很局限。

  因此考生在选科时,需要先提前对大学专业有一定的了解,知晓大类学科专业对科目的要求,科目的选择需要兼顾到以后的专业意愿。

  只有在提前了解目标院校招生专业对高中学科的要求下,才能避免将来报考时才发现自己所学科目与招生要求不符。

  五

  靠近孩子理想职业

  个体选择与自己的理想接近的学科,对其学科的学习将起促进作用,学习起来就会更积极,更主动,学习成绩也就可能更出色。

  因此,建议选科时要靠近孩子自己的理想职业。可以让孩子做一下学业测评,来参考一下孩子的性格和兴趣点适合哪方面专业和职业。

  六

  结合社会需求

  选考科目需要个体系统思考,既要看到个体自身的需要,也应当考虑个体家人的想法、大学专业的需求及社会工作的需求。

  因此,选科时要观察、分析社会趋势,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借鉴个体父母的经验和想法,更谨慎地选择。

  七

  参考学校教学资源

  选择学校教学资源更有优势的科目,学生也能够享受到最佳的教学条件。反之,选了学校教学资源较差的科目,即使孩子潜力再好,可能也无法全力发出。

  八

  科目组合要适应高考录取规则

  注意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要求不一样,学生根据要报考的院系和专业所要求的必考科目选择自己的选考科目。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各个学校同一个专业其选考科目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如果说以上是理论,那以下就是实践,作为辽宁新高考的第一批参与者,这12位同学是怎么选择的呢?

  1、沈阳市第十一中学杜同学

  选择组合:物化生

  选择原因:通过调查了解,这个组合将来能报考的高校专业至少可达到90%以上,这点很重要。

  本身化学和生物成绩也不错,是长项学科,所以综合自己的特点,选择了这个组合。

  2、沈阳市第二十中学张同学

  选择组合:物化地

  选择原因:原本自己对历史也很感兴趣,但考虑将来就业方向,首选科目还是选择了物理。

  个人对生物不太感兴趣,在地理和政治之间经过对比选择,还是对地理更感兴趣,最终选择了地理。

  3、沈阳铁路实验中学王同学

  选择组合:史地化

  选择原因: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生涯规划,主要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科目。自己这三科成绩最好,排名位次靠前。

  4、沈阳市第二中学李同学

  选择组合:物化生

  选择原因:很喜欢物理,再选科目首先确定了化学,考虑到这样组合,将来高考时适合专业范围更广。

  然后在生物和地理之间犹豫了一下,两科相比,最终感觉生物的位次更靠前,就选择了生物。

  5、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孙同学

  选择组合:物化生

  选择原因:在选科时候没有犹豫,感觉自己不擅长文科,相对擅长理科,而且这几科成绩也比较好。

  在生物和地理之间犹豫过,但还是感觉生物更好学一些,也可能是生物思维更偏向理科,身边的同学有从地理转生物的,但从生物转地理的很少。

  选择化学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老师教得好,让学生感兴趣,同学选化学的也很多。

  6、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林同学

  选择组合:物化生

  选择原因:通过学校几次讲座和前期自己了解,物化组合能选择的专业范围较广,但同时选择化学和物理会有一定难度,会更吃力,曾经在化学和地理中对比选择,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化学。

  7、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刘同学

  选择组合:物化地

  选择原因:首先选择物化组合,基本上保证了大多数专业都可以报考,剩下就是在地理和生物之间选择。

  生物学科是很多药学、医学专业要求的,在高校学习的时间相对长,而且高考分数要求也相对高,所以基本不考虑,就没有选择生物。

  本人对地理很感兴趣,感觉特别实用,还很能锻炼思维,懂些地理知识将来也能用上,所以选择了地理。

  8、沈阳市第四十中学褚同学

  选择组合:物生政

  选择原因:在物理和历史中,对物理更感兴趣。然后在生物和化学中,生物相对简单。

  在地理和政治中选择时犹豫过,但学校政治学科比较强,所以选择政治。

  9、沈阳市第四十中学薛同学

  选择组合:物生地

  选择原因:主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而且选择物理也保证了大部分专业都能选。从成绩上看,物理和历史差不多,但本人觉得物理更有挑战性。

  我是一名女生,都说理科班女生少,选择物理也是想证明一下自己。相比之下,化学并不擅长,选择生物和地理都是因为比较喜欢。

  10、沈阳市第四十中学丛同学

  选择组合:物生政

  选择原因:本人将来想考军校,虽然学校的专业要求还没出,但个人觉得,物理和政治在将来的学习中都能用得上,因此选择这几科。

  11、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陈同学

  选择组合:物化生

  选择原因:首先个人倾向物理,而且以后就业范围也会相对广。化学是因为自己学科基础不错,感兴趣。

  选择生物也是因为平时学得比较好,相对简单。个人不喜欢需要大量背的学科,所以其他几科都没考虑。

  12、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姜同学

  选择组合:物化生

  选择原因:首先根据个人兴趣选择,而且将来想学医,高校专业对选科会有要求。另外,本人政治和历史的基础非常薄弱,选科时几乎没有犹豫。

  选科不能仅凭分数高低确定科目后尽量避免更改,从目前沈阳各所普通高中整体选科情况来看,学校基本都能满足学生自主选科的要求。

  但影响学生最终选科的决定因素很多。比如,有的学生完全根据自己成绩高低选科,还有的学生会看和自己关系要好的同学选择哪些学科,自己就选择哪些学科。

  在这些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可能会在高考或今后的大学专业选择时收到负面效果。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太原分校(一二四中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丁飞提醒学生在选科时,应注意避免的误区和应该把握的原则。

  一

  不要只看哪科分高有些科目难点出现在选科后

  一些学生在选科时,会根据自己初中时学习各学科的印象来判断是否适合某个学科的学习,这样选择容易忽视初高中学科知识的区别。

  “不能光看自己哪科分高就选哪科,有些学科的难点会出现在选科之后。比如地理,可能难度会越来越大。”

  选科要结合自己的客观情况,尤其要避免仅参照成绩选科,而是应根据个人兴趣和学科基础,看某一学科的成绩是否一直稳定,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才是有利于持续发挥自身优势的选择。

  尤其考虑到后期的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高考并不是终点,而是发展的起点。选择喜欢的专业,也符合新高考改革的初衷。

  二

  不建议选文理矛盾学科不因暂时成绩回避难点

  在12种组合中,有极少数学生选择史化生这样的组合。

  对于这种“文理兼顾”的组合,要慎重选择,“不推荐这样思维方式相互矛盾的学科组合,‘3+1+2’的选择方式,实际上也是区分文理的”。

  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的物理学科成绩提升难度很大,但化学和生物成绩还不错。因此在首选科目中选择了历史,再选学科保留了化学和生物。

  这样的选择,实际上是暂时回避问题,将来在专业选择时还会遇到前后矛盾的情况。

  如果学生物理学科相对薄弱,但总体情况偏向理科,最好的办法是加强物理学习,而不是用选科的方式逃避问题,这样在将来选择专业时才能避免学科和专业要求不符的情况。

  三

  不要三心二意选择,确定后尽量不更改学科

  还有学生选科时,根据其他同学或者自己对任课教师的评判进行选择,这种情况也应该尽量避免。

  选科还是要看学科兴趣和客观情况,要最大限度排除人为因素。

  对于学生和家长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家长和学生应该在决定前统一意见,否则学生在选科之后摇摆不定也会影响学习。

  无论是对新高一还是开学高二的学生,在选择学科之后,尽快接受自己的选择,避免改变学科。

  “学习不能三心二意,不要在做出选择之后,遇到困难就动摇,就想改换学科。”

  此时,家长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接受选择,应对困难。

  此外,学生要结合报考院校相关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进行选择,也可根据所在高中的办学条件、特色优势等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