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川附实验中学数学组教研纪实:数学教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安宁市川附实验中学数学组教研纪实
聚焦三新理念
打造高效课堂
为增强教学有效性,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探索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三新”背景下的高效课堂,安宁市川附实验中学数学组将教与研紧密结合,用集体智慧谱写教研新篇章。
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密不可分。若只教不研,教学固步不前,乏味而无效;只研不教,研究脱离实践,难以被接受采纳,得不到推广与实践。基于此,数学组采用集实践性与研究性于一身的行动研究,使每个教师都成为研究者,也成为教学的实践者。
在每周的数学常规集体教研中,都要包含以下三个内容:第一、深挖教材,集体备课。第二、本周常规课展示,集体听课。第三、通过课堂实践,围绕在“三新”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深度课堂以及教学环节设计进行讨论。
+-x÷+-x÷+-x÷
01
深挖教材,集体备课
数学组的老师们发挥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针对各年级的学生情况,集体备课。数学组的老师们在深入研究课标,教材、学生教辅的基础上积极表达自己的教学设想与反思并精心设计了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案和导学案。
+-x÷
02
课堂展示,集体听课
每周两课是教研活动的日常,展示课是培养和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有效途径,也为新入职教师提供了快速成长的通道与平台。展示课教师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搭建自我探究的平台,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体会数学的学科魅力。而听课作为教师相互交流和自我反思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每一位教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风采展示课
03
研讨“三新”背景下的高效课堂
在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背景下,数学教学最应该思考数学内容本身和学生认知,根据数学新课程基本理念,从数学本身的整体性大单元的联系去思考如何设计教学,探究数学学科的整体结构和体系,聚焦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在“三新”背景下如何使高中数学课堂生动而高效,各位老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学校校长王佳瑞
要充实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以饱满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践行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务主任江孝余
要准确把握教材,创设教学情境,用好导学案,发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导学功能,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真正体验“玩中学,乐中学”。
数学教研组组长王自平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和谐的课堂氛围。老师要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创设“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愿意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想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周生军老师
建立小组合作机制,使学生得到共同发展,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完成任务、完善自我认识、实现资源整合的过程,是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的过程,是每个学生得到发展的过程,在分组时要注意各个层次学生的搭配,还要注意小组内合理分工,使个人优势最大化。
+-x÷
讨论中碰撞的火花,为后续继续开展“三新”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思路。
师生日常集锦
在“三新”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把新课程理念当作航向,就不会迷失方向。安宁市川附实验中学的老师们会继续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踏踏实实落实好课堂教学常规,提高学生成绩,掌稳知识的船舵,带领孩子们乘风破浪驶向彼岸,成就学生未来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