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荣获2022年度“海洋人物”荣誉称号!

  

  东南网是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福建官方新闻门户网站。

  祝贺!

  全国瞩目!新鲜出炉!

  福建这所高校又牛了!

  1位教授获2022年度“海洋人物”荣誉称号

  它就是

  厦门大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碳中和研究中心

  首席科学家焦念志院士

  30多年里

  他坚持不懈地沿着微型生物与海洋碳汇

  的方向开拓创新

  深入探索海洋中“看不见的巨人”

  ——微型生物及其在海洋生态环境

  和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海洋碳汇是一项需要长期发展的事业,研发海洋碳汇、培育碳汇人才、支撑国家碳中和目标是海洋人肩负的使命和任务。”他说。

  6月8日,由国家自然资源部主办的2023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广东省汕头市举办,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活动期间发布揭晓了2022年“海洋人物”评选结果,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位获奖者,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碳中和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焦念志院士荣获此项荣誉。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是气候变化的“调节器”。焦念志院士长期从事海洋微型生物及其环境效应研究,一直在与看不见的海洋科微型生物打交道,而正是这些看不见的微型生物,在影响着看得见的气候变化。

  1991年

  早在1991年,他就率先开始了海洋新生产力研究,这是海洋碳汇方面为数极少的量化指标之一。

  2006年

  2006年,他在海洋初级生产力结构及微型生物生态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焦念志院士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微型生物碳泵”?(MCP)储碳机制,开辟了海洋碳汇研究新领域,揭开了海洋碳库成因这个被美国科学家称之为不解之谜的面纱。MCP被美国《科学》杂志评论为“巨大碳库的幕后推手”。

  2015年

  2015年,焦念志院士有关微型生物在海洋碳储库及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研究成果再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

  2022年

  作为海洋科学家,焦念志院士注重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他提出的微型生物碳泵理论及相关增汇措施已被纳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和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委员会的相关报告。他积极拓展国际合作,2022年,他领导的全球海洋负排放计划(Global-ONCE)获批为“联合国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将推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建立海洋负排放生态工程新范式,为人类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海洋负排放的数据、知识、技术和实践经验。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中国首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被誉为“南方之强” ?。

  学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福建省和厦门市共建高校 ,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入选“211工程”、“985工程”,“111计划”、“珠峰计划”、首批20所学位自主审核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

  ……

  守护蓝色国土

  一起为焦念志院士点赞!

  来源:东南网综合厦门大学

  编辑:陈虹虹

  审核:阙文龙 陈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