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上海首位“高考状元”,公派留学加入美国国籍,年迈想归根

  一个女学者,怎么会在美国和中国两地频频出现?她又为什么要再三回到中国?她又是因何而加入美籍的?

  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的袁钧瑛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袁钧瑛曾赴美留学。博士毕业后,她却选择留在了美国,在美国取得非凡的成就。一个得到美国承认的科学家,还念念不忘自己的中国故乡。

  

  在美国生活多年后的今天,袁钧瑛依然我朝思暮想着中国。她不仅频繁回国讲学,还担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可即便如此,她能否最终回到故土,答案仍是未知。

  1982年,一名年轻的女学者踏上了去美国留学的征程。她叫袁钧瑛,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便表现出惊人的学习天赋。考入上海医科大学后,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

  

  但袁钧瑛觉得,中国当时的科研条件已经无法满足她日益增长的学术渴求。于是,她报名参加了复旦大学与美国合作的留学项目,幸运地获得了前往美国留学的机会。

  这里有着许多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丰富的图书资料,令她目不暇接。于是她便全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中。白天,她会在实验室里进行细胞试验,操作精密的仪器设备;晚上,她会在图书馆里潜心阅读专业书籍,一页页地涨着学问。

  

  许多与袁钧瑛一道来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早已迷失在花天酒地中。他们整日泡在酒吧,玩乐不休。袁钧瑛却可以轻松抛开这些消遣,一心只扑在科研上。在她看来,追求学问才是她来到美国的初衷。

  在哈佛期间,袁钧瑛还遭遇了一些歧视。一些美国同学会嘲笑她蹩脚的英语,轻视她的中国背景。

  但袁钧瑛不为所动,她只专注于学业,将自己的心思全都放在研究上。这让她的导师罗伯特教授也对她刮目相看——一个来自中国的女学生,如此勤奋好学,实在难能可贵。

  

  1989年,袁钧瑛终于取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这时,她正进行着一项重要的细胞凋亡基因研究。根据罗伯特教授的推荐,袁钧瑛选择留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以便继续这一研究项目。

  其实,此时中国也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许多同学都选择回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但袁钧瑛意识到,如果回国的话,她将无法继续从事当前的研究。国内当时还没有这样先进的设备和资源。为了学术,她选择继续留在美国。

  

  后来,麻省理工学院看中了袁钧瑛的才华,提供给她正式教职。作为回报,学院希望她加入美国国籍,以便长期留在美国工作。

  经过慎重考虑,袁钧瑛接受了学院的安排。加入美国国籍后,她很快就成为了麻省理工大学的正式教授。在麻省理工学院供职期间,袁钧瑛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科研中。

  她勤奋工作,一有空闲就泡在实验室里进行研究。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实验室里正在进行的几项重要课题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关于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在袁钧瑛的带领下,她的团队成功找到了多个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关键基因。

  这为人类理解细胞凋亡过程,开发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袁钧瑛也因此被公认为细胞凋亡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之一。除了科研之外,袁钧瑛还充分发挥老师的作用,指导培养了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

  她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但对学生也既关心又慈爱。许多学生后来成为了杰出的科学家,都感激袁钧瑛老师的悉心栽培。她几乎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科学,并以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一番事业。

  

  说到袁钧瑛,她的成长经历可谓十分不平凡。小时候家道中落,十岁时父亲离世,处处碰壁,但她仍然对知识有着无比渴求的心。正是这种渴望和毅力,支撑她一步步走过了那些艰辛险阻,终于走上人生巅峰。

  1958年,袁钧瑛诞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外祖父是著名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祖父是有机化学家,父母均在上海医科大学任教。受家学熏陶,她从小成绩就很好。

  

  然而好景不长,10岁那年,袁钧瑛的父亲不幸离世,家道从此中落。尽管处于悲痛之中,袁钧瑛还是保持着好学上进的心态。

  初中毕业后,本想升入高中,无奈那一年高考被取消,只能进厂,成了一名普通工人。但即便如此,她还是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直到1977年,高考恢复,袁钧瑛无比欣喜并立即去报名参加了考试,最终获得了当年上海市的高考状元!状元的光环为袁钧瑛带来了无数名校的青睐。在仔细思量后,她选择了复旦大学生物系。

  

  大学四年,袁钧瑛继续发奋图强,最终又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但对知识渴求的她并不满足,发现国内的科研条件已无法满足需求后,袁钧瑛决定出国深造。

  在复旦大学的合作项目中,袁钧瑛凭借卓越的综合素质和出色的表现,成功脱颖而出,赢得了前往美国留学的充满希望的机会。

  登上飞往美国的飞机时,她激动不已。对一个刚刚摆脱贫困的女孩子来说,这无疑是难以想象的机遇。

  

  1989年,袁钧瑛终于在美国哈佛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本该是人生的一次大喜事,但对袁钧瑛来说,却也意味着一个艰难的选择。

  按理说,祖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亟需各路人才回国建设。亲朋好友也很期盼她学成归来。

  然而,麻省理工学院给了袁钧瑛留校的机会,不仅提供教职,还给出加入美国国籍的条件,希望袁钧瑛长期在美国发展。

  对一个求知若渴的学者来说,留在美国无疑是继续深造的最佳选择。这里不仅有世界一流的科研条件,也为她提供了天文数字的薪水及职业发展机会。

  

  真要回国的话,袁钧瑛只怕再也难以找到这样的科研环境。但另一方面,身为中国人,袁钧瑛内心深处也对祖国怀有深厚情感。

  她曾向家人保证过会回国报效祖国,参与建设。此时若选择留美,势必会让家人和朋友们深感失望。

  两难之下,袁钧瑛在痛苦挣扎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为了学业,也为了生活,她决定留在美国发展。并在加入美国国籍后,正式出任麻省理工大学教授一职。

  这个决定无疑在当时让袁钧瑛的家人和朋友们愤怒不已。他们感觉被袁钧瑛背叛了,认为她不该轻易放弃中国国籍。

  

  甚至有些亲朋好友断绝了与袁钧瑛的联系,多年不与她来往。在美国发展的前几年里,袁钧瑛时常为自己的选择而自责、忐忑。她思念家人,也思念祖国。可为时已晚,加入美国国籍是不可逆的选择。

  正如她导师所说:“我的孩子,去追求你的科学吧。为了崇高的事业,有些牺牲是必要的。”

  尽管内心痛苦,袁钧瑛还是选择让科学研究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她全身心投入工作,将自己的事业发展到顶峰。

  

  当袁钧瑛逐渐步入中年,她开始频繁回国访问。起初,袁钧瑛会在假期时间飞回上海,探望年迈的母亲。

  每每看到母亲额头新的皱纹,袁钧瑛就倍感悲哀和自责。她会想起学生时代那些与母亲一起度过的时光,还有她毕业前许下的回国照顾母亲的诺言。

  渐渐地,除了探亲,袁钧瑛也会抽空在国内大学演讲。她发现中国的生物学研究还比较薄弱,于是开始向国内学生介绍她在美国的研究成果,自费购买实验仪器寄回国,希望能为祖国培养年轻一代的人才。

  

  袁钧瑛每年会有一两次回国讲学的行程。她去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去过一些不太出名的学校。

  袁钧瑛乐于向所有渴望知识的年轻人分享她的学术心得。她也发现,这些回国讲学的日子,会让她倍感心灵平静。

  除了讲学之外,袁钧瑛还会抽时间游览故乡。她会游览小时候上学的路线,重游儿时居住的老房子。

  一块块青石板,一扇扇酱色窗户,都会勾起她对故土的深情。这些年,中国发展快速,也让袁钧瑛又惊又喜。她发现上海已经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国际都市,让她激动不已。这也更加坚定了她要为中国科教事业贡献一份力量的决心。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袁钧瑛渐渐产生了重返故土的念头。她开始反复向亲人表达这一想法,希望能重拾中国国籍,永久回国生活。

  但这一想法在家人中间引发了轩然大波。多年前袁钧瑛放弃国籍留美的决定,曾让她的家人和朋友们深感失望。

  他们认为袁钧瑛不应该轻易抛弃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现在突然要求恢复国籍,在他们看来无异于又一次背信弃义。

  

  袁钧瑛的家人对她重返故土的想法反应冷淡。他们认为袁钧瑛已经是美国人,既然当年能轻易加入外国国籍,现在就不应反悔。

  面对家人的不理解,袁钧瑛也陷入了痛苦的矛盾之中。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袁钧瑛想要重拾中国国籍也并非易事。在多年前放弃国籍前往美国时,她就应该预见到今天的难题。想要重新获得国籍,必须再次归化,且需要永久回国居住。

  

  而现实是,虽然袁钧瑛想重回故土,但她在美国的事业和生活又难以轻易抛弃。她在麻省理工大学有着稳定的工作,也拥有自己的房产和积蓄。

  就算感情上倾向于回国,理智上袁钧瑛也不得不承认,要永久离开美国生活,路途仍遥远。外界对袁钧瑛重归国籍的想法,也颇多非议。许多人认为她当年离开的是自己的选择,现在后悔已经太晚。

  一个人不应当随意改变国籍,这种“利益博弈”的做法是不被支持的。面对种种阻碍,袁钧瑛的回国之路似乎注定艰辛。

  

  但她没有气馁,而是在目前的条件下,以自己的方式回报祖国。她不仅频繁回国讲学,还成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直接参与和指导国内的科研工作。虽不能永久回归,袁钧瑛仍在用行动表达着对故土的深情。

  许多年轻一辈被袁钧瑛的故事深深打动。他们纷纷表示,无论环境如何,一个人都应牢记自己的根和初心。就像袁钧瑛教授那样,用自己毕生的努力来回报这个培育我们成长的祖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