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就业和社保服务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央广网北京10月23日消息(记者 庞婷)10月23日,记者在北京市就业和社保服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上获悉,5年来,北京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70万人,年度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以内;培养树立和谐劳动关系单位13267家,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构查处工资类案件3.86万件;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786.3万人、1408万人、1353万人,5年同比分别增长9.4%、10.2%、10.3%。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图)
北京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70万人 失业率低于5%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戚书平表示,5年来,北京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宏观政策和微观服务双管齐下,全市城镇就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参保用人单位27.2万户,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70万人,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年度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以内,实现比较充分就业。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激发市场创造力为目标,积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为各类创业主体提供融资支持。”戚书平介绍,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12笔,金额86.09亿元。
鼓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出台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扩大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截至今年9月底,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板上板企业累计达到303家,注册资本超21亿元,企业累计融资额超75亿元。
同时,北京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好的技能人才培养环境。以服务企业发展和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入实施三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5年来,年培训规模从60万人次提高到百万人次以上,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560万余人次。
目前,北京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万人。其中,高级工及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到115万人。
为推动维护劳动者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相统一,北京开展“百名调解员联千企”等专项活动,引导企业规范用工、劳动者理性表达诉求。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调解在争议处理中的前端性、基础性作用,推动劳动争议就近就地化解。加大劳动权益保障力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发布本市企业工资指导线和行业工资指导线,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5年来,培养树立和谐劳动关系单位13267家,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构查处工资类案件3.86万件。
三项社保参保人数稳步增长
5年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持续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突出助企纾困促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社保经办服务。截至今年8月底,本市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786.3万人、1408万人、1353万人,5年同比分别增长9.4%、10.2%、10.3%。
2020年2月起,北京在全国率先实施阶段性减免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对于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且符合条件的参保单位,还可以申请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
据统计,2020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三项社会保险共“减免缓”社保费超1200亿元。2022年,实施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保费政策,惠及全市3.8万家单位,为企业减轻资金压力约153.4亿元。并将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的最后补缴期限,由2023年2月底延长至2023年底,进一步纾解企业经营困难。
214项人社服务“全城办同标办”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深化“局处长走流程”打通服务“痛点”“堵点”,创新推出“深入一线”“青年干部”“清单式”“派单式”“打包式”5类走流程,梳理问题清单并积极整改,在优化流程、精简材料等10余个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全市人力社保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合计压减70%,申报材料精简76%。
同时,推进“全城办同标办”统一全市服务标准。在全市推动实施214个规范服务事项,统一服务事项名称、受理标准等12个要素,推动“同事同标同流程”“就近可办”“多点可办”,服务不再受区域限制,由“最多跑一次”转变为“最多就近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