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乐学、会学、学会”的路径学习地理

  “双减”政策实施以后,课堂40分钟尤为重要。然而,“双减”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让教育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一名地理课教师,我注意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研读课程标准,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地理并学之有效?我始终坚持一条地理教学线:“乐学—会学—学会”,学生因兴趣乐于学地理,掌握方法会学地理,才能学会地理。

  明确方向——以课标为依据分析教材。一节课要让学生达到什么目标,形成何种地理素养,课标是教师备课的一面旗帜。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结合教材内容对课标进行分解,明确本节课要学什么?怎么学?总结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方法。例如《土地资源》一课,课标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土地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意义”。根据这一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设计。首先,综合运用“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柱状图、中国地形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比例构成”饼状图等地图,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数量、构成比例、分布等特征。其次,通过实景图片、文字资料,让学生感受土地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最后,展示漫画、文字资料,让学生认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重要意义。

  注重方法——以重难点为突破口巧设活动。课标提出“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与课程内容相结合,让学生体验‘认知—实践—深化认知’这一完整的地理实践过程”。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求真的方法,教师就要巧妙设计一些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入情境中了解和学习,便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过程中探究、总结、把握学习的规律。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地球公转》这一节内容比较抽象,如果只凭借几幅平面图,学生很难理解这部分内容。我在教学中也曾采用过先进的“教学武器”——利用多媒体播放三维动画演示地球公转,结果课上学生热热闹闹,课下难见实效。“精彩的动画”虽然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但是仅仅看动画,学生还是在“虚拟世界”里遨游,对于新知的构建无异于“走马观花”。我们借助身边的材料,为学生“量身定做”了两个自制教具:用一个教具演示地球公转发现太阳直射点发生变化,联系生活产生疑问;再利用另一个教具验证生活中实例与公转的关系,从而归纳总结出地球公转的现象。

  利用科学、直观、形象的自制教具,能够让学生快速系统地了解相关知识,以及量身定做属于学生自己的学习道具,让学生在“做”中展开实践探究,激发了他们学地理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使探究更具目的性。同时,学生会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的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生活之于教育,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教育需要融入生活中,才能具有生命活力。比如,为了让学生理解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我选用了当地学生最熟悉的趵突泉来理解这两个概念,通过对比2015年和2021年的泉水水位及图片来说明济南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再出示济南某年的降水量柱状图,让学生选择赏泉的最佳季节,并说明原因。分析可得济南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地理知识本就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因此教学中要加强生活化知识的渗透,要“对学生的生活有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

  变换方式——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保鲜”课堂。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融合多种教学方式,采取新颖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通过变换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的魅力。目前,课堂中我们采用最多的教学方式是多媒体辅助课件,也可以尝试其他方式。比如,学习《长江的开发》这部分内容就可以上一节传统的板图式地理课,我与学生一起手绘长江图,把知识点全部落实到手绘的长江图上。《自然资源》这节课可以组织一场辩论会,正方观点是“地大物博”,反方观点是“地大物薄”,学生课下结合教材内容搜集辩题资料,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学生的学习力、思维力都得到了锻炼。我们要知道,学生的潜力无限,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也会给予教师学习后的惊喜。同时,教师要使用变换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转变思维模式,给学生创造惊喜。

  有“负”可减的背后,往往是有“质”可提。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地理的视角观察世界,用地理的知识了解世界,用地理的方法感受世界,通过学习地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态观和全局观。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三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2年11月16日第7版

  作者:石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