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写作文,多少孩子损过自己的父母?这是诬陷吗?

  这篇作文里到底写了什么?先来看看——

  

  作文和小说一样,是可以虚构的。作文中的我可以是任何人,作文中的爸爸也可以是任何人的爸爸!没必要对号入座。

  只要写出来的文章逻辑清楚、事情脉络清晰、文笔优、感人至深,那就是妥妥的好文章啊,至于是不是事实,有什么关系呢,又不是写新闻报导。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只要写得好,应该鼓励,别灭了一个要成为作家的小火苗。

  

  作为过来人,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把作文当真????

  这不是很正常吗?哪有那么多难忘的事,难忘的人呢?写作文嘛,说实话,不就是考试的时候要交一篇文章上去嘛,你只要能写的出来就行。我甚至认为背一些范文仿写上去也无不可。爱写文章的人怎么写也写的出来,不爱写的他就不爱写。爱写的人,长大以后你就当作者,不爱写的人,这只当是一场应试考试。

  孩子周围也没有多少能让孩子写进作文里的事,普普通通的,也无怨孩子编造了。小时候写作文也是觉着没有什么可写,干巴巴的瞎诌一篇了事。后来编造了一篇妈妈在大雨中给我送伞的一篇作文,引起了老师的夸赞。但实际没有这回事。

  创作不都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嘛!小孩子哪有那么多生活体验,为了完成作业任务可不得死劲编呗!

  

  以前小学生写作文,总有扶老奶奶过马路的情节,虚构的居多

  小时候哪有多少真实的故事可写?

  没经历过人间疾苦,没有一定的生活感悟,哪有那么多深刻的情感去写呀?孩子深刻的事,批卷的成年人能有共鸣吗?小孩自己也知道不会的。所以这一类作文大多都是靠编的,我是80后,我们小时候这类作文也是编的。

  别怪孩子编故事,我小时候写作文也编。关键不编没办法,小时候哪有多少真实的故事可写?只能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罢了

  虽然,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但作文,这样其实非常正常,我小时候写《母爱》的作文,瞎编我妈晚上在烛光下给我缝衣服补鞋子啥的,我妈看了直接笑喷了,问我她啥时候给我补过衣服鞋子,我家有那么困难吗?

  只要孩子们作文写得好,能够得一个不错的分数,奉劝各位家长不必生气。譬如孩子是在写小说好了,随便他把家里人写的死去活来都可以的。我当年上学的时候就是太实在,不懂夸张手法,作文写情感写抒情就是不如别的同学,没有把自己家里的平常日子写得跌荡起伏,作文分数总是不高。等到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已经没学可上了。

  

  作为一位教师看到的

  在批改作文的时候,常常看到写作文不是爸爸死了就是妈妈死了,要么就是父母双亡。一开始她语文老师还感慨怎么她命这么苦,作文还给她高分,后来觉得不对劲啊,问了她班主任情况,结果班主任说谁说她爸妈死了,她家就住学校旁边啊,她妈经常路过校门口,都好好的呢。我们就都知道这事了,有一次碰到她妈妈,一个老师没忍住跟她妈说了,她妈说,为了写个作文,把我俩都写死了,看我回家不揍死她。我们都劝她别这样,孩子说不定在作文书上抄的,写的还是很感人的,遇到大考,升学考什么的,这水平能得个高分的!

  

  作为一位家长看到的

  从小学到现在初中,我从来都是孩子作文里“暴怒撕作业”、不合理安排学习(培训班)的那种自己不行就强迫孩子成龙成凤的暴君父亲……前两天半期考作文又是以我的不学无术以致误解了家里的乖孩子为中心,深情款款呼吁家长们:你们为什么就不能理解我们孩子也有自己的梦想呢

  总结: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只要写得好,应该鼓励,别灭了一个要成为作家的小火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