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两个孩子,没有囤药和抗原,只买了黄桃罐头,是不是有点虎?
文|凝妈悟语
打开各个社交软件,经常是一大堆药品、一大盒抗原试剂映入眼帘,还有关于药品和抗原的谈资扑面而来。有人戏称,囤药等着阳,感觉不舒服了,先自测抗原看看阳了没。
也有很多买不到某种药、买不到抗原的,着急地在群里问在哪里能买到,好像没有这个药、没有抗原,生活都不安全了。
看到这些信息,我却很淡定。虽然家里有两个孩子,属于易感人群,但是我也没有跟风去囤药和抗原,只是给孩子买了一瓶黄桃罐头,我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虎呢?
我不能理解大家为什么要囤药,是怕病了买不到?是怕去医院看病难?还是从众心理,看人家买了自己也买?
这类囤积物资的情况出现过很多次,囤盐、囤板蓝根,好像只要网上放出一个口风,大家都会着急忙慌地加入抢购的热潮。
药品供应只有一定量,常态运行本该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阳的把药抢购一空,在家等着阳,可曾想过有多少阳的、真正需要的人买不到药?大中城市买不到,小城市、农村的更没有渠道。现实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局面。
武汉的网友说阳了发烧,问了好几家药店,退烧药和感冒药都没有,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药店,却被告知都涨价了。
邻居的表弟在外地
阳了,三天高烧不退,特别需要一种药,当地根本买不到,七拐八绕地找外地的熟人买。
药品都有有效期,等过期也没用,那不是资源浪费吗?
吃药是个严肃的事情,随便乱用风险很大。
医生给出解释,很多人跟风囤的几种药物,其实有适应症,有些人群并不适应,如果盲目吃,很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如果对药物并不熟悉,断章取义,也很容易发生误用风险。吉林长春王女士发烧,却吃了对乙酰氨基酚栓,她以为是乙酰氨基酚,岂不知是肛门栓剂,之后恶心不舒服。
即使都是阳,每个人的症状都不同,吃的药也有很大差异,对症才能解决问题。
我家两个孩子,一个5岁,一个17岁,同时感冒过,药物都没有重样的。同一个孩子两次感冒,表现不一样,药也随之变化。有时候喉咙疼、有时候气管发炎、有时候肺部感染,都需要有针对性治疗。比如消炎、化痰、清肺、局部消炎等等。
也不是只要发烧就给退烧药,不超过38度5,医生一般不建议吃退烧药,只要解决其他症状,自然退烧。发烧只是机体对抗病毒的一种反应,不是病。
具体内部症状,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不好判断,需要看医生。
我一直没觉得看病难,是因为基本不去医院,都是去社区门诊。医生望闻问切,不需要抽血化验,使用几种药,一般3-5天就能好转。快17年了,我都是这样处置,非常方便。
据了解,现在社区门诊都正常营业,如果生病,能够及时处理。所以,我感觉没必要囤药,把药留给真正需要的人,不要自己胡乱吃药,对症才好。
大家买抗原试剂,就是想确认自己是不是阳了,好请假,或者做好隔离保护其他人。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一般没必要。
抗原试剂不能替代核酸检测,抗原是检测病毒的外衣,核酸检测的是病毒本身,核酸检测才是金标准。
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王金明说:抗原应该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聚集性感染的人群检测,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抗原检测。
已经获批的抗原检测试剂敏感性在75-98%之间,特异性在95-99%之间。如果拿敏感性85%、特异性97%这样的试剂,到一个疫情防控比较好的千万人口的城市做筛查,可能会得到30万个阳性,只有9个是真的,绝大部分是假阳性,阴性是可靠的。如果到流行率5%的城市区做,做出100个阳性,有60个是真的,漏检率不超过1%。
抗原试剂的准确性也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品牌间有差异、批间差异、其他病毒干扰、检测操作不当等等,都可能导致误差。所以,如果被要求做抗原,出现阳性也不要害怕。
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所所长程春荣建议,出现阳性要复测,可以更换一个批号或更换一个品牌,想要更准确的结果还是要去做核酸。
如果被特别要求,与其纠结这个抗原结果,不如不做。不管阳不阳,身体不舒服都要去治疗,身体舒服就不需要治疗。阳了,也不会有特别特殊的治疗,何必庸人自扰呢!
看到了黄桃罐头脱销的梗,我们这小超市里都很富余。孩子们一听这个名字,都感觉口水流出来了,兴奋地表示想吃。之所以买,纯粹是因为想吃。
记得小时候,生病后也吃过黄桃罐头,凉凉的很舒服,甜甜的很愉快,脆脆的很好吃。以前食物比较单一,能吃上一口黄桃罐头,就是最大的幸福。
买了一瓶,孩子们分几次吃完,为吃一口,也要好好表现,很有期待感,开心了好几天。
写在最后:听到一个消息就开始紧张焦虑,跟风去哄抢一些所谓的防疫物资,并不值得提倡。身体不舒服,该就医就医、该吃药吃药,身体舒服,就安心生活。希望我们都能平稳度过这个特殊时期,一切终将烟消雾散。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