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2.2亿元!黄江全面改善办学条件,硬件软件大升级

  教育兴则百业兴。作为莞深融合发展的前沿地区,黄江镇近年来大力推进教育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深化教育改革发展,通过招引优质教育资源落户、加强学校硬件升级改造等措施,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水平,为城市创新发展夯实基础。  

  伊顿和华附学校的进驻,让黄江教育发展格局更趋开放。图为东莞市伊顿外国语学校。南方日报记者孙俊杰摄

  今年以来,黄江镇财政共投入2.2亿元实施改善办学条件工程,较上年增长了71.4%。通过教学硬件的升级和改善,全面提升了黄江的教育形象和教育产出效益,全镇教育软实力优势渐显。  

  当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不断深入,地处东莞对接深圳产业转移先行区的黄江,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期,逐渐发展成为投资热土及优质人才聚集地。  

  黄江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对接优质产业和优秀人才的流入,黄江不断加强区域内教育医疗、生活服务等配套资源的建设力度,提升当地对企业、人才的吸引力和满意度。  

  多所学校升级校园设施  

  9月3日,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黄江中学一间约20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技术人员正在对录播主机、录播跟踪管理系统、师生全景特写摄像机、数字音频处理器等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  

  “这是我们刚报批下来的智能录播室项目工程。”黄江中学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进入“互联网+教学教研”时代,跨时空教学活动越来越多,很多上级要求的教研活动因缺少录播设备无法承担、甚至无法参与,教学设备设施的升级迫在眉睫。得益于“黄江镇2018年公办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项目安排表”,该校近40万元的录播室项目最终获得审批建设。“近期调试稳定后就投入使用,将很大程度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提升教学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据了解,黄江中学的“智能录播室”,只是黄江镇2018年公办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众多工程项目之一。今年黄江中心小学将推进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校园网络升级、学校运动场改造等,并计划新建一个5人小型足球场;黄江第二小学和实验小学将推进运动场及体育馆篮球改造工程;梅塘小学拟添置教学设备和电脑室改造;长龙小学将进行教学楼维修,添置教学一体机等,系列项目的投入和改善升级,将极大提升黄江镇教育事业的硬件设施水平,促进教育进一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黄江中学从创办至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为黄江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由于黄江中学部分建筑年代久远,存在安全隐患,难以满足当下教学需求。经多方研究和评估,黄江将该校的校园安全改造工程列为重点工程,计划投入1.5亿元实施改造和建设,通555电影网过拆除科学楼、新建教学楼、加固翻新旧教学楼、增建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等方式,对校区进行安全改造,改扩建建筑面积预计超过5万平方米。改造计划按照60个班设计,可容纳3000人,预计可新增学位1500个。该工程已不仅仅是一项民生重点工程,更是强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办学条件、增强教育软实力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公办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  

  宽敞的校道、崭新的球场、特色的教学建筑……在黄江镇东环路边上,今年秋季开始招生的东莞市伊顿外国语学校目前已有小学生330人,初一新生200人。美丽的校园环境已成为黄江教育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们看中的就是黄江的区位优势和政府服务,在这里办学除了可以满足本地需求外,还可以辐射周边地区。”伊顿外国语学校校长陈峰表示,黄江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现有教育教学资源相对匮乏,伊顿的落地,一方面可以弥补学位的不足,惠及市民,另一方面,作为定位中高端、与国际接轨的优质外国语学校,也能有效提升黄江教育层次。  

  据了解,近年来,黄江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镇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优质学校、幼儿园占比不断提高。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东莞学校(小学部)已投入使用,新增学位约2300个;东莞市伊顿外国语学校成功开办,目前已招收学生530余人,未来全年级招生后将有3000人左右。  

  另一方面,随着外来办学机构的进驻,黄江镇“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工程”也逐渐凸显成效。数据显示,今年黄江共有2913人成功通过网上报名,经审核,获得入学资格和学位补贴共2520人,其中公办学校281人,获得民办学位补贴2239人。  

  “伊顿和华附学校的进驻,让黄江教育发展格局更趋开放。”黄江镇宣教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越来越多的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黄江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全镇公、民办教育进一步协调发展,民办教育办学秩序也得到进一步规范,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统计显示,黄江目前已有中小学14所,在校学生超过22000人,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占比为100%,省规范化幼儿园比例达到100%。  

  创新方式提升教育软实力  

  8月31日下午,在东莞市伊顿外国语学校崭新的体育馆内,200名穿着整齐迷彩训练服的学生们,踏着正步,高喊口号,整齐划一地走过操场,接受家长和老师们的检阅。这是伊顿学校为初一新生举行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新生军训结业暨汇报表演”活动。  

  “看到孩子那认真的态度,整齐的动作,很明显的成长了,真的好激动。”在石碣镇做生意的马女士,因为看中伊顿学校先进的教学方式和良好的校园环境及硬件设施,在来参观考察的当天就给孩子报名了。那天,看到经历3天军训的孩子精神抖擞地出现在训练场上,马女士差点流下眼泪。  

  据介绍,伊顿学校采用“双语”教学,在让学生学好中文的基础上,提升其英语水平,力争让学生在三年级时即可与外籍教师进行基本交流。同时,学校实行“走班制”教学。行政班仅作为日常基础教学的基本结构,类似语文、历史、品德等学科均以行政班的形式统一上课,但是在数学、英语等学科上采用“走班制”:根据学生学习的成绩和兴趣方向,以高、中、低等几个层级进行分班授课。“类似大学阶段的选修课程。可能你的英语成绩好就在高级课程班,但数学相对弱,那么你又需要从数学班的低层级开始慢慢进阶。因此我们每个学生拿到的课程表可能都不一样,就算是同在701班,也有可能在不同的班之间上课。就像打游戏一样,每个学生都可以逐渐升级。”陈峰说。  

  “名校办民校,带来先进理念的同时,相对完善的教学教研设施也对当地教育事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黄江镇宣教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华附和伊顿学校品牌名校的进驻,为进一步提升当地教育教研质量,黄江正加快推进学校硬件优化升级,助力教育软实力实现新发展。今年将借助智慧课堂建设,提升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同时深入推进慕课教学改革,扩大慕课教育试点,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莞式慕课”教学范式,全面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探索基于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大数据支撑的教与学方式变革,引导教师在信息化条件下开展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能效。  

  得益于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今年黄江中学中考700分以上学生23人,达到市五大高中学校录取分数线的有73人,均比往年有所提高,并连续七年获得东莞市初中教育质量一等奖和初中教育综合考核优秀奖。  

  “接下来,黄江将以创新方式,融合各方力量和资源不断推动教育软实力提升,促进教育整体水平明显上台阶,‘让每一个学生受到最适合的教育’。”黄江镇宣教局相关负责人说。  

  【采写】见习记者 刘远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