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 41天

11,15打卡

政治:直播课完成;

英语:背单词 作文功能句;

专业课:教学心一二三章,教原七八章。

【41天】

一、简答:

简述“二战”后日本政府颁布的《学校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二、分析论述题

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共同特点。

(同学的背书场面 真是秀气)

【42天】

一、【答案要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 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 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德育包括思想品德课、时事政治课的直接德育,也包括学 科德育、班主任工作、学生会工作等间接德育。

(1)学科德育是指在专门的德育课程(如思想品德课、时事政治课等)之外的各科普 通文化科目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德育。

(2)学科德育是学校德育中间接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间接性、随机性的特点。

(3)学科德育可以根据“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渗透的方式有:

在教学目标中渗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 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

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每个学科的教师可以根据本门学科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中有选 择地、合时宜地进行德育教学,这种德育教学并不一定是教思想品德,而是通过本门学科 的人文素养、历史背景等富有教育意义且适合情感熏陶的内容来提升学生的学科历史文化素养与情感,进而泛化到促进整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

在教学方式方法中渗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采用讲授教法之外,适当采用情境教 学法、合作教学法、现场观摩法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其他方面也有较好的提升。比如,合作学习教学法往往可以促进对问题学生的帮助,问题学生通过加 入合作小组,负责某方面的任务,与大家互帮互助,既可以让问题学生有融入团体的机会, 也可以让大家重新认识这些学生。

二、【答案要点】

(1)观点评析。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既具有正向功能,也具有负向功能。

伊里奇关于“学校的废除已不可避免”的观点,主要基于其所观察到的教育负向功能的分析,而且这种分析带有过分夸大学校教育负向功能的倾向。比如,他批评学校“把 学习从一种活动变成了一种商品”,把知识证书(文凭)变成了一种财富形式,这从根本上剥夺了人独立自主的学习动机和能力。这种观点本身一概论之、以偏概全,试想本身作为评论者的伊凡·伊里奇是否是学校教育的产物?如果是的话,又是如何具备如此独特新 颖的批判能力的?而且社会各行各业人才济济,并不全是庸才。

另外,他也提到通过文凭、 学历对人的社会地位进行分层,导致更深刻的社会两极分化,给整个社会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这种观点本身涉及对人类文明的否定,从远古至现当代,人类文明正是靠着教育所产出的人才作为推动力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会大局面是正向的、前进的、美好的, 即使存在负面的、灾难性的后果,也不至于像他所谈的那么严重。要批判一个旧事物,往 往有人会采用全盘否定、全盘打碎然后再重建的策略,但是这种策略往往更多属于舆论营 造,其具体言论并不能够经得起人们实际体验的证实。

总之,伊凡·伊里奇指出了制度化学校教育的固有弊端,但某种程度上过分夸大了学校教育的负向功能。

学校教育作为近代以来高度成熟、高度有效的制度化教育形式,依然发挥着难以取代的巨大作用。本身这种作用的发挥对于人类文明是有益处的。因此,针对学校存在的弊 端,关键不是激进地要求彻底取消学校,而是如何采取措施来规避这种负面性。可以建立 广泛的、开放的、交流的社会教育网络,如教育媒体咨询服务、技艺交流、同伴切磋、非 专职教育咨询服务等,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价值,形成普遍化的学习和教育。关键是要协调好学校教育与这种社会教育网络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最大效益的结合。

(2)“在家上学”现象评析。

学校教育的作用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在家上学”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家长对于学 校教育负向作用的不满。比如,学校教育对群体的关注过多,对于个体的关注不足,特别是对于个人的个性化发展、个性化指导、个性化促进并不总是很令人满意。

学校教育长期面临着面向群体与关注个体之间的矛盾。“在家上学”现象所反映的,是家长对于更有针对 性和适切性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追求。在学校,孩子仅是老师所关注的数十名孩子之一,是学校所关注的数百甚至上千名孩子之一,但在家里孩子是父母的全部。?有能力的家长可以充分了解孩子的需要,为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提供个性化的课程与学习内容。

但是“在家上学”在追求个性的同时,也会丧失学校教育的大量优势。

学校教育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方面的作用为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促进个体个性化。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促进个体职业和身份的社会化。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 发展;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特别是学校教育对学龄阶段人的身心发展发挥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 养人的活动,可以指导个体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可以为个体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能自觉地促进学 生的思想、学业、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学校教育可以整合和优化个体全面发展所需的各种教育资源。

学校作为孩子接受教育的三大场所之一,历来被视为学龄阶段儿童接受教育、学习 知识的最为高效的机构。

因此,“在家上学”现象固然可以尝试,但也要注意它所潜在的不足。

晚安,祝你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