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高学历≠高薪就业 知识的力量都去哪儿了?

一直以来,毕业生的薪资水平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元旦过后,各大高校纷纷发布了《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其中南京大学公布的报告数据引起了大众的热议。


报告显示,南京大学2020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8.85%,平均薪酬为17.83万元/年,同比2019年上涨了3.21万元。本科毕业生薪酬均值为14.92万元/年;硕士毕业生薪酬均值为18.28万元/年,中位数为15万元/年;博士毕业生薪酬均值为18.7万元/年,中位数为15.8万元/年。



这一数据瞬间刺痛了不少“打工人”的心,不断有网友留言质疑这些数据的真实性。要知道,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从业多年的“985、211”等双一流、海内外名校毕业生,也未必能拿到如此高薪。


不仅如此,还有细心的人发现,博士生年薪均值只比硕士生高几千块钱,与本科生对比相差3.78万元,平均每月仅差3150元。不禁感叹这样“微妙”的差距,如果不是为了追求个人理想,只是为了得到一个“体面”的工作和生活,到底值不值得花费3年、6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完成它。


同样令人发出感叹的还有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内容谈及一位在上海收废品的大叔,06年就花了将近40万在老家给两个儿子分别建了三间三层的大房子。两个儿子目前也从事家电回收工作,每月收入3万多。两次对比,结果不言自明。


在绝大多数80后、90后乃至00后的童年记忆里,长辈和老师灌输的理念都是好好学习,有一个好学历就能找到好工作,一份好工作往往意味着你能获取更多的收入。然而,事实上从当下年轻人的收入情况来看,一个情况不容忽视:“学历的含金量越来越低”。


对此翟山鹰老师表示,当前中国教育面临尴尬的局面,应试教育体系无法落实“教育”的本意,花长时间培养教育出来的人往往不是企业、社会需要的人才。


众所周知,教育是兴国之本。然而在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风气下,这个时代人们已经难以看到“知识”的作用。更鲜有人明白读书的本质其实并不是为了“赚钱”,真正能赚到钱的是知识赋予人的能力。


一方面,无数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好大学奉献了他们的一切,只为让孩子能够拿个高分进入大学象牙塔。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本科生又都抱着“拿到毕业证”就万事大吉的态度虚度光阴,等毕业时才发展自己的专业实力远远跟不上社会的步伐,眼高手低、自信心不强……几乎是“毕业即失业”。


“社会在变革,教育领域也必须全面改革。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教育方面不该只注重‘教’而忽视了‘育’的重要性,要积极从‘教’向‘育’转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来需要的是有能力、专业性、个性化的人才,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社会需求,不要盲目的前进。”翟山鹰老师说。


时代对于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想要拿到高薪,又能充实、有价值的活着,只依靠一本证书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与时俱进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拥有拿到“高薪”的筹码,真正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附:每日持续更新翟老师对最新热门事件的解读,分享互联网、金融、区块链等行业趋势分析,旨在以国学、金融的视角将行业中典型、优秀的产品逻辑及方法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