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教育”进高校,不如“婚恋教育”成日常

全国政协委员于欣伟呼吁,构建和完善高校婚恋教育体系。她建议,打造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辅助、社会教育影响的三维婚恋教育模式,将婚恋教育设为高校学生必修课。你怎么看?(3月8日《中国教育报》)

构建和完善婚恋教育体系,让“婚恋教育”走进高校,这个委员提案引发了热议。“婚恋教育”进高校容易,不过是增加一门课程的事情,只要高校愿意设置这个专业就一定能开起来。而问题在于,“婚恋教育”原本就该是稀松平常的“日常事”,“婚恋教育”进高校,不如“婚恋教育”成日常。 “婚恋教育”的重点,在于要让年轻人形成正确的婚恋价值观,要有正确的情感诉求,要知道承担婚恋的主体角色,而不是“昏头昏脑”。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的“婚恋观念”也发生着变化,婚姻和爱情依然是人们所期盼和追崇的,只不过是“如今的婚恋”和“昔日的婚恋”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不同。我们需要的是“纯美的爱情”而不是“婚姻的交换”。实际上,眼下的婚恋之中,双方的关系变得十分功利了。 古时候说的“门当户对”早就被诟病,现实的“现代婚姻”关系里,这种“门当户对”的现象却有了“延伸”和“畸变”。一些年轻人在交往的时候,更看重的不是“纯美的爱情”而是“婚姻的功利”。从很多年前,“非诚勿扰”里出现的“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到如今的“恋爱先问有车吗有房吗,是什么学历”等等,都说明我们的婚礼价值观是出了问题的。 有正确的婚礼价值观,才能有婚姻的幸福和美满,婚恋不该是一场“世俗的生意”。古时候的“门当户对”不该在新时代“提档升级”。“婚姻关系”不该成为“阶层固化”。因此,开展“婚恋教育”是值得探讨的事情。但是,“婚恋教育”不能完全指望“高校教育”。到了高校这个环节,年轻人的婚恋价值观可能已经形成,再依靠“高校教育”来纠偏显得有点迟到。 笔者以为,“婚恋教育”更需要早点再早点,更需要成为日常教育,“婚恋观念”的养成需要在日常方面进行。一个方面是,需要更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应该是“第一任婚恋教师”,父母需要传授正确的婚恋价值观,这对于正确婚恋价值观的形成十分重要;一个方面是,需要社会成为“婚恋教师”,要在社会上形成正确的婚恋价值观传播的好环境,无论是文艺节目还是影视大片,亦或是年轻人喜欢的歌曲,都应该将正确的婚恋价值观融入其中,让其在春风化雨中浸润年轻人的爱情和心灵。正确的婚恋价值观需要在日常生活里慢慢形成,而不是苦等“高校的教育”。 “婚恋教育”进高校,是不是晚了点!“婚恋教育”应该能早点就早点,早日形成正确的婚恋价值观念,对于幸福婚姻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事情。(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