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的原因:北京通州一机构开展英语培训被通报

  10月27日,北京市通州区教委通报了一机构违规培训英语。通报显示,该机构在“双减”背景下顶风作案;违规内容是,机构无办学许可开展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英语培训。一般认为,“双减”的目的之一,克服应试教育的缺陷;国家与社会可能需要反思为何培训机构“多如牛毛”。

  北京通州一机构开展英语培训被通报

  高考恢复之初,中等教育阶段(包括高中)以下的教材为全国统一,高考试卷也是“全国”卷。教材统一,有利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例如,通过学习《列宁与卫兵》课文,学生形成在任何时候不能允许特权存在的观念;高考试卷统一,从表面上看,公民能够享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从法律上分析,公民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仅指义务教育阶段,例如,《义务教育法》第四条的规定;根据《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并没有平等接受教育的规定。

  有人可能认为,法律如此规定不符合“平等”的含义;事实上,平等不仅包括个人平等,还包括地区、群体方面的平,例如,古代科举考试不仅区分“南、北状元”,对少数民族的人可能还有所照顾等。

  由于我国教育仅强调个人平等,人们便以唯分数是论;教育界也认为高等院校以分数录取学生最为公平,恢复高考若干年后,便出现了以省为单位的地方卷。在本文看来,国家有自学考试等制度,高考有地方卷根本没有此必要。

  地方卷的出现,教材也不统一,且考试内容也不固定,例如,江苏考生考试的内容处于“几加一”不断处于变化之一;教材内容不统一,“争夺”进入教材的作品便市场化,经典作品反而“出局”,例如,“守时”的作品很多,小学一年级教材出现了《守时的柳传志》。

  柳传志尽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难以评价为“圣人”;在中国历史上,小学教材的故事多数为圣人,人们要问,五千年历史文明,找不到一个守时的圣人?教材利益化可能是最大的讽刺,例如,教材中的不当插图等。

  义务教育阶段教材应统一

  教材利益化也是培训机构多如牛毛的原因之一,非经典作品的教育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因而形成了文化、观念,或者考试答案上的多元化。然而,义务教育阶段需要传递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中等教育阶段的教材不宜多元化;高等学校可以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不等于义务教育可以选编教材。

  英语教育机构为何众多?语文教育材料的内容可以自行选编,英语教材也不例外。就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材而言,《新概念》可能是多数国家选定的教材;《新概念》中的文章,或者作品已过了版权保护期限,多数教育机构可以替换作品中的单词“为我所用”。

  多数教育机构使用《新概念》教学,其他人编写的教材就没有利益所得,英语考试内容也不丰富,英语教材选定的作品可能更不相同。事实上,外语教育仅是“工具类”教育,深入研究英语等仅是翻译人的事情,例如,日本等国家已不将英语作为必修课等。

  英语的作用重大,取消英语也不现实,但国家可以选定一种教材作为英语教育可以减少英语培训机构。其他学科的“双减”也是如此,即,统一教材即可以实现;高等教育并没有平等的概念,素质教育事实上即可实施。

  英语教材也可统一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