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与宽恕》
《论语》作为中国春秋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从小到大老师眼中必读的经典。当然书店里和图书馆中不乏各种版本的《论语》,但都以其过于晦涩难懂而告终。幸运的是,在老师的推荐下,我买了杨伯峻先生译注的《论语译注》,朴实无华的语言和生动的译文让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论语》是记录孔子以及他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二十篇,而它也阐述了一句话,经典永不过时。而我在看完整本论语后,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两个词,自省与宽恕。
自省之坦然
身处在一个周围人都在疯狂“卷”的时代,自己的任何一个小错误都会被无限放大,从而显得自己能力不足。也正是这样,身处当今时代的我们,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都会选择逃避或者熟视无睹,从而让问题进一步发展,最终造成无法承担的后果。我们仿佛都已经失去了承认错误的勇气。但我想说,勇敢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面对它,不逃避,迎难上,勇承担,才是最正确的做法,“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告诉我们,自我反省是提升自我修养的关键,以是勇于面对真实、不完美自己的坦然。
宽恕之大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现在的网络中,充满了一群充满正义的键盘侠。他们高高的举起键盘,还以为自己是至高无上的神,人性的恶在网暴中一览无余,言语夹杂着低俗的人身攻击,却觉得自己站在道德的顶端,语言有时候也会成为凶器,和刀子相比更深。但假若他们将自己带入到他人的角度呢,也许他们就做不出这样的行为了。所以说,自己所不愿意承受的,为什么要让他人来承受呢。而君子都是从问题自身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着急将责任推卸给他人,抱怨身边的人,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应先从自身找原因,并且宽恕别人的过失,学习君子风度,这样我们倒也可以自诩君子了。
赵普曾经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千年前如此,千年后亦是如此。沧海变迁,世事更替,论语不朽,流芳千世。人间忽晚,山河已秋。论语携着岁月的气息,引导滋润着无数的炎黄子孙。
总的来说,《论语》融入了孔子以及他的弟子的所有智慧和心血,直到今天,它作为一本巨著仍旧在中国文坛中闪闪发光。如今我们却有很多的社会现象与孔子所推崇的思想背道而驰。不妨泡一杯香茗,忆人生点点滴滴,仔细品位经典论语著作,听圣人畅谈人生哲学,收获心灵的安宁与静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