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7期】最新热点素材:热搜榜上的“孔乙己文学”,作文素材可以这样积累
原标题:【第2687期】最新热点素材:热搜榜上的“孔乙己文学”,作文素材可以这样积累
写作
素材
☆适用主题
内卷焦虑 生活压力 育人成才 社会公平
奋斗拼搏 自我超越 理性择业 人生定位
青春朝气 坚持信念 积极面对变革 对于教育的反思
警惕“读书无用论”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高山低谷皆是风景 逆袭,需要更换赛道
正视焦虑,打破焦虑 思考读书真正的意义
奋斗才是青年的本色 负面情绪不是洪水猛兽
“长衫”困不住当代青年 一时的困难不代表一生的失败
中学课本里学到的《孔乙己》,近期登上了热搜榜。
鲁迅先生的作品《孔乙己》曾写到:“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今天,小编整理了有关“孔乙己文学”的相关内容,以供 作文素材的积累。一起来看看吧!
脱不掉的长衫
孔乙己文学
01
【热点溯源】
“孔乙己文学”说的是念了大学,却找不到心仪工作的困顿和苦闷。
2023年3月,一句“失意书生”的独白登上热搜,引来大量年轻人的共情。他们说: 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3月16日,央视网谈“孔乙己文学”:正视其背后的焦虑。有网友说,“ 学历是我下不来的高台,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如果没有读过书,我一定心甘情愿地去工厂里拧螺丝,可是没有如果”这样的话术在网上引起许多网友模仿,话题也在各大新媒体社交平台上引起热烈讨论,频繁登上热搜,甚至有很多网友感叹自己成了“现代版孔乙己”。正值当下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困境,这一话题带动青年的就业压力和关于成功的标准问题再次受到热议,“读书无用论”观点又甚嚣尘上,又一次在青年网民中成功引起了一波共鸣。
初中语文课本
孔乙己
02
【教材探源】
☆名人评论
潦倒不幸的读书人。——叶圣陶
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钱理群(北大教授)
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刘再复(美学家)
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鲁迅
★人物关联
经典的读书人:范进与孔乙己
(1)范进懦弱猥琐,甘受屈辱,一脸卑微;孔乙己虽穷困落魄,却自称什么“君子固穷”,有一股为人的傲气。
(2)范进染着上世故圆滑的污浊之气;孔乙己透出一股清高的腐儒之风。
(3)范进是世故虚伪,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孔乙己被扭曲的灵魂中还留存些许善良。
时评观热点
他山之石
学习深刻的思想
03
【人生·生活】
1.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鲁迅
2.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释。——亦舒
3.生活就是你的艺术。你把自己谱成乐曲。你的光阴就是十四行诗。——(英)王尔德
4.用特写镜头看生活,生活是一个悲剧,但用长镜头看生活,生活就是一部喜剧。——(英)卓别林
5.登上人生的旅路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日)有岛武郎
6.光有骤然而至的冲动和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还不是生活,生活中还包括了妥协和忘却。——(法)尤瑟娜尔
7.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场对种种困难无尽无休的斗争,一场以寡敌众的战斗。——(印度)泰戈尔
8.人生如戏剧,你要怎么演,就演成什么样子,所以你要是做一个成功者,那么你的精神,必须勇猛奋进;你的态度,必须沉着有力。——(美)卡耐基
9.生活喜欢攀登上坡路,脚印只有在高峰才显得明亮。生活就是斗争,就是热情地克服危险和障碍。——(比利时)维尔哈伦
【教育·读书】
1.教育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成长……教育不是生活的预备课程,教育本身就是生活。——(美)约翰·杜威
2.我学得愈多,生命就变得愈愉快。——(美)索尔·森德
3.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苏联)高尔基
4.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法)左拉
5.学习是快乐的来源,即使你不在意自己将来有没有成就,单以目前的生活来说,学习也一定使你觉得满足。——(法)罗曼·罗兰
6.读书只能供给知识的材料,如要融会贯通,应靠思索之力。——(英)约翰·洛克
【佳句积累】
1.在这个国度,你必须努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
2.我们必须死磕,必须硬扛,必须压抑自我,必须放弃快乐,必须用不留退路的决绝和果断,向着那个叫高考和大学的龙门,用劲儿一跳,奋力一跃。——张桂梅
3.如果你循着内心直觉的喜悦而行,你就走上了一条早已等待着你的轨道,你应该过的生活,就是你正在过的生活。(约瑟夫·坎贝尔)
4.成为“孔乙己”?不,翻阅“浪浪山”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5.一路走来,何尝不是在翻越一座座“浪浪山”呢?
6.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为一个个目标而奋斗的过程,在于爬“浪浪山”的途中看到的风景而不是爬上“浪浪山”这个结果。考上了大学不意味着人生的终止,获得一份好的工作也不是我们最终的人生目标。
7.当我们看到属于自己的“极光”之后,人生并不会结束,依旧会“去码头整点薯条”。诚然,我们翻越一座座“浪浪山”不是为了成为“孔乙己”,而是为了在翻越“浪浪山”的过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8.我们的目标不会一成不变,就像在我们面前的无数座“浪浪山”一样,而正是这一座座“浪浪山”,才构成了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山景画”。
9.内卷是一种无声的悲哀。它慢慢消耗了我们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磨平了个人的锐气。陷入内卷之后,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无声无息不知不觉的虚度;对社会或机构而言,大量的人默默地做无用功,白白浪费了资源,降低了整体效率,削弱了对外的竞争力。
精彩时评
01
寒窗苦读十几载,背负着父母师长的殷切期盼, 于书山题海中磨砺,在千军万马中突围。学生承担了如此高的求学代价,自然是期盼着在毕业后能够有体面和高收入的工作。可骨感的现实击碎了学子们朴素的愿望,本科生“毕业即失业”,中传硕士毕业在火锅店打工,博士毕业五个月仍找不到工作……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无疑是在学生的心上插了一刀又一刀。似乎读书不再是师长口中“改变命运”的途径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和十几年苦读的沉没成本,让人如何不怨?许多网友自比“孔乙己”也是为了 排解心中的不安和对未来的惶恐,“脱不下的长衫”一直保持极高的讨论度也就不难理解了。 ——红网《读懂“脱不下的长衫”背后的不安》
02
学历的价值,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情况下才能得以体现。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 读书获取学历,可以丰富我们的灵魂,提升我们的能力,扩充我们的格局,让我们以书本知识为起点,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而不是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给自己设置条条框框,让学历成为束缚手脚的“长衫”。哲学泰斗伏尔泰曾说:“ 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唯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自嘲一下是为了舒缓压力,为了更好地前进,但不要沉溺其中。管理好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逆境,才能厚积薄发。一时的困难不等于一生的失败。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孔乙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 ——央视网《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
03
如果我们思想上还有所谓“脱不掉的长衫”的包袱,被“长衫”束缚住自己的个人发展,恐怕无法弯下腰来听呼声、挽起裤腿下田地,可能会错过在广阔天地中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必然出路。我们都应意识到, 不管身处怎样的时代环境,一个人总会遇到困难,但面对困难是放松要求、绕道而行,是自暴自弃、直接“躺平”,还是迎难而上、战胜自我,考验着每个年轻人抉择的勇气和坚持的毅力。我们只有脱掉了思想上的“长衫”,才能真正跑起来,真正矢志接力奋斗,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共青团中央《脱不掉的长衫?我为什么不喜欢“孔乙己文学”》
04
读书是为了摆脱过去,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去吃苦,又谈何容易?谁又甘心去当一辈子的服务员、跑外卖、开滴滴、拧螺丝的劳动者?我们每个人都想更好更优秀,我们耗尽青春穿上的长衫,凭什么让我们脱掉?长衫一旦脱掉,就没那么容易再穿回去,职业、人生都是如此,所以一再劝说别人家孩子“脱掉长衫”的人,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打螺丝送外卖。如今也正处于时代的快速变革中,一个人要想改变命运。必须要提高认知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宁愿躺平,不会盲从。我们时刻在捕捉能发展的机会。 只待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姐忧娱乐《“孔乙己的长衫”:脱不掉没有错,穿不上才是过》
05
这是个进步的时代,也是个多元的时代,我们恐不能承受高学历送外卖、做保洁员遭受的冷眼和不解,同时,我们也不甘心高学历身份工资平平、没有成就。正如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写道:“ 谁让你读了那么多的书,知道双水村以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你知道得太多了,思考得太多了,因此才有了这种不能为周围人所理解的苦恼。”然而,学历的价值绝不会因一时的困境而被怀疑,知道双水村外更大的世界就是学历带给我们的眼界。孔乙己文学或许不是“读书无用论”的复燃,只是正从理想城堡迈入现实世界的青年人的自嘲与宣泄。请给“孔乙己”们多点时间,去消化外界的期待,顶住压力寻找自我价值。难时停路歇脚,待到柳暗花明时,方能追风赶月不停歇。 ——红网《请给“孔乙己”们多一点时间》
01
02
03
End
本期小编:
紫金港中学 金晨曦
审核:
西湖语文周六编辑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