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时代主题出版,主题出版研讨会上专家都说了什么?

  本文字数较多,预计一炷香的时间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今天,第二届主题出版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全国宣传出版系统、学术界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媒体共20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嘉宾齐聚一堂,为主题出版未来发展献计献策。商务君从现场带来一线报道!

  3月24日,第二届主题出版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本届研讨会以“思想引领时代——主题出版的新使命、新趋势”为主题。会议由中国出版协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简称“浙版集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主办,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与主题出版研究院、杭州知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与会嘉宾共同探讨新时代主题出版的本质要求、时代特征和发展方向,就主题出版如何拥抱媒体变革,与时代同频共振,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命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近年来,主题出版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宣传方针政策、记录时代蝶变、书写辉煌成就,成为许多出版单位的“压舱石”“定盘星”。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等主题,涌现了大量精品主题出版物,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崭新格局,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浙版集团高度重视主题出版工作,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的主线任务,积极探索数字融合,大力推动主题出版国际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近年来,浙版集团持续推进“溯源铸魂”主题出版工程,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及海外出版推广工程,《之江新语》中文版发行400万册,出版英文、德文、西文、日文、法文、俄文版。

  浙版集团所获国家级奖项荣誉在全国出版集团中名列前茅,《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获中宣部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望道:〈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2种图书获中宣部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特别奖;近五年来,浙版集团有《迟到的勋章》《乌兰牧骑的孩子》()等11种出版物获得年度“中国好书”,《革命与复兴:中国共产党百年图像志》《红船启航》等21种出版物入选中宣部年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74种项目列选国家出版基金,49个项目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

  《漫画百年党史·开天辟地》上市以来发行量超40万册;《红船启航》上市一年重印6次,印数近14万册();《望江南》出版一年,加印23次,畅销30万册,广受市场好评()。

  浙版集团还深耕文化浙江,立足浙江特色资源,策划出版了一批具有“浙江味”的主题出版物,推出了《诗意栖居——在“浙”里看见美丽中国》《一片叶子的重量》《两山之路——美丽中国的浙江样本》《“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国农民城》《共同富裕的中国方案》《共同富裕看浙江》等一批全面总结浙江省域治理的探索和实践,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浙江例证、浙江实践,为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加油鼓劲、提神振气的精品力作。

  

  会上,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嘉宾为主题出版发展研究院揭牌。据悉,主题出版发展研究院由浙版集团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于2022年10月共同创建,双方在主题出版理论研究、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智库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旨在将主题出版发展研究院打造为出版学术研究中心、优秀主题出版项目孵化中心和决策咨询中心,成为具有引领性、支撑性、标杆性的国家出版智库。会议期间,还发布了《主题出版评价机制优化研究报告》。

  

  因篇幅有限,商务君特整理提炼了研讨会上的精彩内容,按发言先后排序。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提出,出版人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主题出版工作经验,作为亲历者,他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及新世纪以来的主题出版工作的发展历程。同时,针对如何与时俱进,提高主题出版的水平,他建议:第一,做主题出版,立意要高远。第二,主题出版日益受到各方面关注,出版内容一定要拓展。第三,质量要提升,要从学科体系建设、学术体系建设、话语体系建设的角度来做主题出版。第四,要紧扣使命,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要求来做主题出版。第五,拥抱新技术,用信息技术推动主题出版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践行文化强国使命责任,打造集团特色主题出版

  中国出版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黄志坚

  

  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一些鲜明的时代特色,人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不同的时代主题,比如周秦时代、启蒙时代,比如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等等。这些主题在文化层面也会呈现相应的特色,使出版物成为一个时代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人类文化创造的重要映射。

  从这个意义上讲,出版从诞生以来就具有鲜明的主题性,与时代在互动,与现实在交流,时代主题、主流文化塑造和影响了出版业,而出版活动也在反映社会现实,推动社会进步。

  今天的中国正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出版作为文化载体,作为锻造主体,必须要把握这个伟大时代的主题,进一步做好主题出版,体现我们的出版价值、出版责任。

  我结合中国出版集团的实践,从3个方面与大家做一些交流和分享:

  第一,传承红色出版服务,发挥中国出版集团人文社科优势,努力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主题出版。

  对于中国出版集团来讲,这是我们的政治责任、文化责任。做好主题出版是对接国家战略,记录伟大时代,发挥出版功能的一个主要形式;同时,也是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的最佳切入点。

  一方面我们要发挥自己的特色。中国出版集团有很多名社大师,这些名社大师最主要的特色,不是教育出版,而是人文社科出版。我们在围绕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的时政类选题的同时,不断丰富和拓展主题出版的内涵,更加注重以学术的方式、人文的方式、知识的方式把党的创新领域成果、重大节点的纪念、重要政策实践问题转化为学理化、大众化形式。

  另一方面,我们在建立健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双效”统一的生产引导机制的同时,从集团层面注意抓好四个结合:一个是中长期规划与近期重大时间节点的结合;一个是内容题材广度与重点选题深度的结合;一个是前期支持与后期奖励的结合;再有一个就是选题建设与营销推广的结合。

  第二,当前主题出版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是需要我们共同关注与思考的。

  一是出版单位在内容导向把关、编辑出版质量、应对网络舆情等方面的能力建设,面临新的要求。如果说原来更多关注的是内容导向把关,还有作为传统出版的编较质量,那么现在还需要增加一个:应对网络舆情。

  二是主题出版规模迅速增长,实现“双效”统一,面临新的压力。传统出版市场的天花板依然存在,疫情下的财政压力对主题出版也有一定影响性,同时,主题出版的品种数量快速增加,也加剧了选题同质化现象。

  三是传播型态日益多样化,发挥主题出版核心功能和独特优势面临新的课题。实际上,从一定意义上讲,涉及重大主题内容的生产与传播,不再专属于新闻出版单位,我们长期形成的权威性、严肃性,我们的专业性和系统性,也受到了冲击,需要我们重新思考。

  第三,进一步把握新时代主题出版的定位、任务,推动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内容上,要把握以民族复兴为至高主题的新要求。要把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聚焦新时代伟大变革,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智慧结晶,发掘展现中华文化当代价值和世界价值,更好地展示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做出相应的调整,保持主题出版的主动性。同时要深入实施重大出版的项目带动战略,挖掘重大项目积累的内容资源、作品资源、品牌影响、编辑力量和工作机制,创新开拓相关的产品线和产品集群。

  二是在管理上要把握质量与安全相统一的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持长期行之有效的出版管理制度,健全信息发布、舆情引导等机制,处理好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的关系,增强实用效果和谋划长远发展的关系。特别是要提升编辑队伍的政治敏锐度和政治见地,发挥人才、资金、书号、评选等资源杠杆调控作用。

  三是在传播上把握传统出版与新型业态相融合的新要求。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段,人工智能是可以生成内容的,但是只有经过编辑的价值判断和规范加工,才可能形成有持久影响力的文本,才可能实现大范围的传播和长时段的传承。所以我们要不断增强选题、编辑、翻译、审读的专业能力,扬长避短,创新发展。

  中国出版集团愿意与学术界、出版界一道,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弘扬主流价值,塑造主流传播的新格局,做好主题出版工作,做好出版服务。

  打造更多文质兼美的主题出版物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 郭义强

  

  “聚民心、育新人”始终是出版业所承担的重要使命,也始终是出版社自觉服务于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举措。

  自中宣部提出主题出版这个概念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创作者和出版者自觉服务大局的积极性,催生了一批质量很好、主题很鲜明、艺术水平不断提升的主题出版佳作,有效地提升了出版服务国家工作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主题出版要在理论的说服力,学术的感召力,作品的吸引力,内容的感染力,市场的影响力,长久的生命力等“六个力”方面进一步下功夫。

  努力书写“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新篇章——从《战上海》到《千里江山图》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黄强

  

  做好主题出版工作,以中国出版集团、浙版集团等为代表的兄弟出版集团开风气之先,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推出了《望道》《复兴文库》等一批主题出版的精品力作,为全行业树立了标杆典范,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结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题出版的工作实践,我简单分享3点体会:

  一、心怀国之大者,凸显主题出版的世纪担当。

  做好主题出版工作,最重要的是主动发挥出版主阵地、主力军的作用与优势,牢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近年来,我们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四史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大等重大节点、重大活动,先后推出了《战上海》《细节的力量》《火种》《文献中的百年党史》《革命者》《千里江山图》等一批具有比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的作品。

  二、坚持精品战略,打响主题出版的世纪品牌。

  通过构筑主题出版矩阵,确保集团在重点领域能持续地孵化、推出主题出版精品,在这方面我们一共有3点体会:

  1.打造一个中心——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中心。我们以上海人民出版社(简称“上海人民社”)为主体,将集团下属的多家出版机构与主题出版相关的编辑力量、出版资源进行整合,集结起一支覆盖与贯通政治理论、历史文献、经济管理、法律社会、城市文化等领域的内容生产与市场营销团队,依托党的诞生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与理论研究队伍,重点开掘百年党史、改革开放、人民城市等主题出版的选题,有效发挥集团的主题出版领头羊作用。

  2.两个基地——上海人民社、上海文艺出版社(简称“上海文艺社”)两家出版社分别在通俗理论读物以及原创文学领域深耕细作、谋篇布局,近年来坚持以主题出版精品为引领,共10多部作品连续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年度“中国好书”等荣誉,体现了集团主题出版基地建设的崭新形象与丰硕成果。

  3.特色板块——音乐、美术、少儿科普和传统文化板块。我们将主题出版的共性要求与旗下各出版社的定位融通起来,鼓励支持专业出版机构发挥所长,先后推出了《百年战歌》《强国图志》《深海潜说》《塞罕坝的孩子》等,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读者需求。

  三、探索跨圈破圈,拓展主题出版的世纪版图,努力实现主题出版传播内容手段的创新突破。

  1.开发严肃活泼的党史系列读物,主要为广大青少年读者量身定制,上海人民社正在加快漫画类大众化的主题出版新品布局。

  2.创办主题出版读书会,我们在浦东创办的学习读书会,每两星期举行一次以红色文化为特色的高水准的新书发布会、分享会,此外还开发了陆家嘴读书会、思南经典诵读会、行知读书会、长三角读书会等,以宣传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传统文化、传世精品为特色。

  3.利用新媒体、多媒体手段大力拓展主题出版的新场域。上海人民社出版了一本《马克思的20个瞬间》,纸质书推出的同时上线了音频党课,让一批“80后”的年轻作者为“90后”讲授马克思的生平思想,将互联网连接成主题出版主阵地的延长线、新载体。

  4.积极孵化和维护优质IP,孙甘露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出版以后,国内多家影视公司、文化机构已经分别获得了同名电影、电视剧、话剧、评弹、广播剧的影视化产品,以及其他主要衍生品的改编权,这是上海文艺社在运营IP转化方面创下的一个新纪录。

  5.“走出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我们推出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英文版已经在波兰出版。《中国震撼》(英文版)被美国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课程选为教材,《火种》《文献中的百年党史》都输出了英语版、中文繁体字版,《革命者》的俄语版获得了俄罗斯2021年度最佳图书奖。

  立足“双效”发挥优势,推动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

  安徽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马占文

  

  一、发挥产业优势,打造产品矩阵

  大文化产业、多媒体开发一直是安徽出版集团的产业特色。主题出版的大众需求,必须依靠深厚的社会文化土壤;重大题材需要以产业视野的广度、地理开发的深度,将重大主题内容发散性、多载体发布,形成产品矩阵,打造爆款图书,全方位融入社会生活,发挥主题出版的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

  去年集团重点推出了主题作品“觉醒年代”,并且先后对其开发了影视、图书等多种形式。在电视剧《觉醒年代》成为观影热点以后,又迅速跟进策划了“觉醒年代出版工程”。长篇历史小说《觉醒年代》入选了中国好书,上市一年,销售16万套,2000多万码洋,最终成为“双效”突出的现象级主题出版物。衍生产品青少年读物《细说觉醒年代》实现销售近10万册。目前,我们围绕这个主题继续深挖、延伸产品线,即将推出作者龙平平的新作品《青春年代》,相信这本书会成为又一部重大历史题材佳作。

  二、发挥专业优势,推出大众精品

  主题出版离不开专业出版的积累和培育,必须在专业出版的基础上,找准角度和切口;优化文本、完善产品;把大道理变成大白话、用讲故事的方法呈现“大主题”,让“大家作品”成为“大众好评”。

  在主题出版领域,部委出版社在开发大主题、大题材方面有毋庸置疑的鲜明优势。而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耕耘,在文学、少儿和地方主题上有所积累,也形成了安徽出版集团独有的专长优势。文学出版一直是我们的专业业务之一,文学题材也已经成为我们集团主题出版的重点领域。

  目前已经出版和正在制作的文学类主题出版产品超过100种,安徽文艺出版社的《经山海》、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简称“安少社”)的《桦皮船》均是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主题出版小说作品;安徽人民出版社(简称“安徽人民社”)的《谱写发展奇迹》是一本通俗性的理论读物,获得2022年11月月度“中国好书”;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大型主题出版物“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100种系列图书,首批20种已销售40余万册。专业厚度与文化温度的相互影响、互相激荡,是推动主题出版扩大传播面、扩大影响力的重要功能。

  三、发挥地域优势,做亮地方特色

  以全国视野做精地方题材、地方资源,是我们做好主题主版的选题富矿。主题出版既要深挖历史资源,也要紧跟现实步伐,把地方性的历史文化、发展成就、典型人物阐释好、记录好、讴歌好。安徽是文化大省、科创大省、发展大省。近两年基于安徽的文化底蕴、发展成就,具有地域特色的主题出版项目,我们已经有超过150种的选题储备。

  党的二十大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需要以更加用心、用情、用力的书写,推出更多出新、出彩、出圈的成果。在这里我有三点倡议与大家共勉:一是深化认识,把握主题。站在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起点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革,需要我们把握国家大势、发展趋势,主动深化对主题出版的认识,多看一层,早行一步很有必要。

  二是加强合作,携手谋发展。合作可以带来互动、互惠、互促的发展能力。在主题出版方面,我们与有关省市有过成功的合作经验。长三角区域拥有丰富的主题出版资源,长三角出版一体化合作具备天然的优势,这是我们加强合作的好机缘。最近,安徽教育出版社推出《为此青绿:中国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纪实》,这是一部反映安徽、浙江两省对新安江生态治理工作的主题出版读物。这也给了我们加大兄弟省主题出版合作的启发和动力,我们在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出版合作发展,为建立长三角主题出版合作的新模式贡献力量。

  三是加大力度,共建新机制。通过学习大家的经验,我们将借鉴新模式,转化新理念,进一步优化主题出版的工作机制;也希望今后加强交流,共同探索,不断突破已有的理论体系、实操范式、产业模式和出版格局。以更宽的视野、更多的维度、更大的力度,看清趋势,找准策略,激发发展动力,释放创新活力,合力壮大新时代主题出版的宏伟蓝图。

  凤凰集团推进主题出版的浅显做法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 徐海

  

  我们凤凰集团的董事长强调发挥主题出版立心立魂的重要作用,在阐释治国理政方针上要浓墨重彩,在引导社会民生热点上要正本清源,在选题策划方式上要以小见大,在产品形态上要呈现融合创新。

  我谈一谈六方面的浅显想法:第一,谁做主题出版?第二,为谁做?第三,选题的大与小。第四,雅与俗。第五,长与短。第六,与其他出版板块的关系。

  谁做。我认为,每家社都可以做主题出版。一部代表中国科技水平的通俗科普著作,也是主题出版。译林出版社(简称“译林社”)的主要产品线是外国文学和外国人文社科理论读物,但我也提要求,要求他们做主题出版。于是译林社这两年的主题出版做得很好,比如《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主题出版,人人皆可做,但要围绕自己的专业做。

  为谁做。我认为,所有的主题图书都要为市场和读者而做,不为读者做的主题图书没有任何价值。凤凰集团持续不断地为市场、为读者做主题读物,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发行50万册,几千万码洋;《向北方》发行5万册,四五百万码洋;《天地人生》3个月发行2万册。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是判断主题图书有没有做好的标志。

  大与小。主题出版的切口可大可小,既可以宏大题材,也可以中等题材,也可以小题材。在宏大题材方面,凤凰集团这几年做得不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史》《中共百年建设史》等;同时我们做的小的成功案例也很多,比如《忘记我》《中国青年政治运动一百年》《向北方》等。无论大小,一定要有一个特点,就是人无我有,选题的独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雅与俗。我认为,所有的主题图书都必须是俗的,题材上不通俗,表达形式上不通俗,就不叫主题读物。

  长与短。主题读物有一段时间的长主题,也有较短时间的主题,题材要长与短结合。

  主题出版是出版工作中的一部分,学术出版、教育出版、古籍出版、科技出版,都是在为主题出版做贡献,从丰富多样的、跟自己专业有关的题材中发掘主题出版,我认为是一条更好的路径。

  强化“四主”建设,践行新时代主题出版使命担当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 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董事,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张克文

  

  自21世纪初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导实施主题出版工程以来,近20年里,这一重要理念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从早期集中关注重大理论、重大事件和重大战略,到现在广泛而深入地解读新时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方面重大进展,精品迭出,精彩纷呈,主题出版已然成为中国出版版图中最具引领性的板块,在世界范围内也发挥着日益显著的重要影响。

  近年来,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始终深入贯彻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主题出版物推广作为整个工作体系的核心,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党史学习教育系列、党的二十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等精品力作发行上取得可喜成绩,向时代和人民交出了亮眼答卷。

  今天,我愿以《强化“四主”建设,践行新时代主题出版使命担当》为题,与各位专家、同仁分享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关于新时代主题出版工作的理解和在主题出版发行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一、深刻理解新时代做好主题出版工作重要性

  (一)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新时代出版发行人要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为基本遵循,牢牢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开创“双效”持续攀升的良好局面。出版发行业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主题完善保障性工程。

  (二)深入落实《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的需要。《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对做强做优主题出版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部署,要求我们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重大政治任务,及时策划、编辑、出版、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读物,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更好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出版发行业深入落实《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需要主题出版打造标志性工程。

  (三)深入落实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的需要。主题出版是发挥出版传播党的先进理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有效渠道。出版发行业推进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需要主题出版铸就基础性工程。

  二、从发行视角看新时代主题出版的新趋势

  时代的发展为主题出版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当代中国交汇时,民族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伟大时代必然会为主题出版的繁荣发展提供最好的时代条件和发展机遇。

  (一)主题出版的地位更加突出。一是出版高度在提升。出版业“十四五”规划将主题出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具体表现为相关内容分布广泛,篇幅大量增加,而且将主要内容单独成节,“十四五”规划共11部分,其中有6个部分涉及主题出版内容,置于重要位置。二是出版主体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参与到主题出版工作中来。从以少部分出版社为主的“小出版”走向全国大部分出版社广泛参与的“大出版”。三是出版的范围在扩大。从原来主要集中于政治类选题扩展至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各方面,政治、历史、文化有机结合。

  (二)系统发行向全渠道发行转变。过去的主题出版物主要依靠系统发行,近几年重点主题出版物的发行都是全渠道发行,各家发行主体参与市场竞争,接受市场优胜劣汰的考验。这里有2点需要说明:一是重点主题出版物的发行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重点主题出版物不是一般的商品,应该避免低价恶性竞争,通过有组织、有体系的发行有效保障。二是全渠道发行,读者更需要面向市场、接地气的优秀主题出版物,对出版社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

  (三)主题出版的宣传发行更加立体多元。在发行集团,我一直强调“主题出版发行工作不再分大年、小年,应该是常态化、体系化、多元化的宣传发行,才能达到全方位、全覆盖的效果。要巩固老阵地、拓展新阵地,多措并举推动实现全方位宣传、全渠道发行、全过程服务,促进发行服务内容再延伸、服务形式再丰富、服务效果再提升。

  (四)主题出版与全民阅读相互促进。阅读是出版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全民阅读氛围的形成对主题出版的促进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主题出版要与全民阅读相结合。在2022年中国黄山书会上,我们以“做优主题出版 推动全民阅读”为主题,邀请邬书林理事长、聂振宁理事长,人民出版社(简称“人民社”)、学习出版社(简称“学习社”)、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人民社社长共同研讨交流。以主题出版引领全民阅读,以全民阅读深化主题出版。

  三、安徽新华发行集团主题出版发行实践

  这些年,在各个出版社的帮助之下,我们把重点主题出版物列为发行“一号工程”,不断总结发行经验,优化发行机制,率先建立重点主题出版物发行服务创新体系,创新开展新书首发、红色快递、全国首创发行绿色通道、承办系列文化活动、开发征订数字平台等一系列做法,从出版物征订业务转变成综合性发行服务,从发行员转变成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员和党建服务助手,以系统化、专业化、标准化服务,全力推动各类重点主题出版物的发行走在全国前列。

  在2019年的时候,当时学习社在发纲要的时候,全国搞了5个地方的首发式。除了延安和上海一大会址外,河南、陕西是在高校,我们安徽选的是社区。由此推动我们重点主题出版物的发行服务进行一些新的尝试,《纲要》发行全国第五。在2020年的时候,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发行为契机,我们在外文出版社的帮助之下,推动三卷的发行上了一个新台阶,发行全国第四。2021年,和人民社、学习社一些相关出版单位,在“四史”的发行上,也做了一些创新,发行全国排名前列。2022年进一步创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发行全国排名第二,党的二十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发行全国排名第二。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在重点主题出版物的发行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内部总结就是把所有的业务工作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标准清单化,使我们整个内部的业务组织体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中央文改办的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简报专题报道对我们安徽这个创新重点主题出版物的发行服务也给予了肯定。在省内,我们和安徽出版集团密切合作,对省内重点主题出版的《不负韶华——追忆“时代楷模”李夏》《觉醒年代》《乡村振兴出版计划》系列图书的发行上,也是用了这样的一个业务体系,也取得了跟以往相比更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如下:

  (一)强化主责任担当,提高工作站位,坚定扛起政治责任

  一是系统总结谋划,促进服务升级。全面研究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发行重点主题出版物有效做法,制定《重点主题出版物发行服务创新方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质量把控,优化工作流程,做到紧密衔接、有序联动,系统创新工作机制。

  二是加强过程管控,促进质量升级。明确集团各单位、各层级的工作目标、任务、方法、流程,实现图书发布信息共享、发行动态共商、宣传体系共建的整体化工作机制。在组织安排上,实行“每日上报、天天排行、每周调度”,实时掌握全省发行进度,及时有效调度发行资源,形成“你追我赶”的竞赛氛围。

  三是重视结果导向,促进成效升级。及时总结分享优秀发行案例,在月度、季度、年度经营形势分析会上安排先进单位介绍创新做法,让后进单位对标对表找差距、补短板、提成绩。将重点主题出版物发行服务作为主业单位和优秀员工的重要评价指标,在年度奖优评先中设置针对子公司、部门、员工的优秀发行奖,激发全员内在动力。

  (二)强化主阵地功能,抢抓第一时间,高效抓好宣介学习

  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内宣和外宣,构建“线上+线下”宣传平台,立体化、全方位推动宣传推介“零时差”,第一时间把党的科学理论迅速传播出去。

  全省首发有速度。2022年10月29日,在安徽图书城举办了党的二十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安徽首发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郭强出席并为首发式揭幕,现场向有关基层党组织等方面代表赠书,推动全省上下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首发式后,安庆、六安、马鞍山等各市县均举行当地首发式。

  全媒宣传有热度。全省各市县新华书店、城市阅读空间“一号位置、重点造型”的方式高标准展示党的二十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并采取宣传横幅、电子屏幕定格推荐、店堂广播等形式向读者进行推荐。同时通过“皖新云书店”小程序等5类600多个线上传播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发行。

  全域覆盖有广度。首发式当日,全省各市县新华书店、承接运营的城市阅读空间、线上商城、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渠道通过全渠道预定、专架陈列、集中展销与配送服务等多种方式,推动江淮大地迅速掀起学习宣传热潮。

  活动引领有高度。每年举办中国黄山书会、皖新传媒读者节、文化进万家等品牌文化活动,在活动现场显著位置设置主题阅读馆和展台,展示展销重点主题出版物,获得广泛好评,推动主题出版物走进基层读者。

  (三)强化主渠道作用,创新方法手段,全力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完善服务体系。在全省构建省、市、县三级发行服务体系,成立了200多个发行服务小组,全面实施区域负责制,实行网格化服务,24小时响应、全天候服务,做到“服务到人、包片到人、责任到人”。对省直单位驻省外人员,采取邮寄方式及时送达。对宣城、黄山、池州等皖南山区村多面广、人手紧张、战线较长等困难,发扬“背篓精神”,实施“图书集中分发、配送到村”,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打通服务基层读者的“最后一公里”。绩溪新华书店分公司有一位被称为“拼命女郎”的员工胡风华,长期坚持“一图一单一送一访”,即:心里有一张全县订阅单位分布图,制定好每个客户的联系名单,及时将每一册图书亲自送到客户手中,定时进行读者回访。她用最好的服务态度和最专业的服务能力,赢得了来自广大读者发自内心的认可,被评为2021年“安徽好人”。

  二是扩大渠道覆盖面。开展“万场七进”活动,将重点主题出版物送到机关、学校、乡镇、社区、企业和部队。下沉农村社区,依托流动售书车、农家书屋、农民文化乐园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基层一线。深入高校和党校,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专兼职思政课教师、专兼职辅导员、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提供精准化服务。通过线上商城、微店、智慧书房APP、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渠道,实现线上下单、线下配送,为党员群众购书学习提供便利。联合新华书店总店在“学习强国”平台开设重点主题出版物发行专题服务。

  三是提供创新服务。在党史学习教育系列图书发行过程中,亳州新华书店率先推出“红色快递”服务模式,为外出流动党员邮寄重点政治读物,并进行电话回访,以有温度的服务实现“流动不流学、务工不误学”,深受地方党组织和外出务工党员欢迎,被中央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简报刊载,亳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致信感谢。在党的二十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发行关键时刻,受疫情影响,图书无法正常配送,集团多次向省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沟通,在全省开辟发行绿色通道,有力有效保障发行工作。

  四是用好数字平台。开发重点政治读物征订系统,面向党政类重点图书发行业务,以精准化的订单采集和审批为切入点,推广基于WEB网页版的征订系统和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数字化发行工具,实现征订发行业务调度的可视化、全局化,建立数据化、精细化、动态化客户数据,通过ERP系统实现对发行供应链全流程管控,形成动态化监控机制。

  (四)强化主力军建设,传递服务温度,推动发行保障提升

  一是精准实施物流配送。全面推行从采购到交付的全链条智能化订单管理、数字化仓储管理和敏捷化物流管理,形成了文化物流仓配一体化服务能力,为重点主题出版物的发行配送提供全力保障。提前制定仓配一体化物流服务方案,对全国印点出货按批次号管理,实现对出版物质量溯源管理。上线订单追踪系统,实行即收即录即配,全流程控制物流配送质量。实行24小时作业,做到到货日清“零库存”,在安徽省内强化配送管理,实现了“同城配送4小时”“市级配送12小时”“县级配送24小时”的到货标准。

  二是打造品牌化阅读活动。在全省各地策划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主题征文、学习诵读等系列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阐释、广泛传播,获得了当地各级党委、政府、企业、单位、学校和党员群众的“点赞”。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开展《颂建党百年辉煌 承新华不渝初心》《唱支山歌给党听》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活动。举办“E起听—学党史·听百年初心音频征集活动”活动,打造“学党史·百年安徽故事库”,总收听量突破200万人次,收听总时长超1000万分钟,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耳入心”。党的二十大后,安庆新华书店承办“二十大精神学习天天见”线上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六安新华书店协助市委宣传部组织筹办“乡村名嘴说二十大”活动。阜阳新华书店承办“强国复兴有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答活动,累计23.7万人次参与答题。

  三是打造特色化学习阵地。充分利用遍布全省各市县、重点乡镇的门店网点,广泛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拓展广大党员群众的理论学习阵地。蚌埠延安路新华书店大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红色主题阅读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历史观、党史观。绩溪新华书店在中心门店设立红色读书会阅读空间,邀请“三八红旗手”“巾帼标兵”等分享先进思想、典型事迹,成为县直单位党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培训场所。当涂新华书店与县文明办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党员学党史、青年职工读书交流会、童心向党绘画等活动,成为激发爱国热情、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当代中国主题出版的元问题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鲍洪俊

  

  一、缘起:主题出版的“浙版报表”

  2018年以来的五年,我们践行“思想引领时代,知识服务用户”价值观,坚持“专业立社、品牌名社、精品强社、学术壮社”战略,在推进主题出版工作上有三方面小结。

  一是在目标设置上追求“向高处行、努力争先”,我们自我加压、自我逼迫,三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特别奖,摘取了主题出版皇冠上的明珠,推出了一批有思想高度、学理深度、情感温度、传播热度、市场效度的主题图书精品。

  二是在具体打法上坚持“垂直深耕、压茬推进”,我们聚焦浙江元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红船、共产党宣言、共同富裕等是我们主题出版的高频词,形成了明显的浙版标识。

  三是在生态营造上突出“八仙过海、全梁上坝”,出台稳定性系列举措,激励集团所辖8家社各展所长,培育形式载体多样、内容题材丰富的主题出版项目矩阵,推进《之江新语》多语种走出国门,拓展主题出版边界。

  五年来,我们为中国主题出版交上了“浙版报表”,阶段性地补齐了浙版集团在主题出版上的短板。我们同时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主题出版顶层设计不够完备、生产机制不够系统、数字赋能不够彰显、市场效能不够突出,集中反映在我们主题出版的重磅作品、流量热品、畅销精品储备不足,我们的优质作者积累明显不够,我们的影响力是阶段性、区域性的,我们全集团推进主题出版的格局还要打开、思想还要开掘、能级还要提升。我们的短板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中国主题出版的元问题。

  二、剖析:当前主题出版的六个基本问题

  提出当代中国主题出版的元问题,首先要承认主题出版就是当代中国出版的元问题。当代中国出版始终围绕特定的主题在推进,主题出版一直蕴藏在出版实践之中,主题出版就像语法之于语言一样,是出版的筋骨所在,我们不是发明了主题出版,而是发现、激活、显化了主题出版,继而用主题出版来引领出版活动。

  通过对主题出版实践、理念的全面考察,我认为,推进新时代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需要厘清以下六个基本问题。

  第一,概念定义问题。一句话,当代中国的主题出版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国、理政、为民的出版供给。

  第二,本质属性问题。主题出版具有出版的一般属性,也具有显著特征,是政治性、学理性、艺术性、市场性的统一,政治性是灵魂,学理性是支撑,艺术性是保障,市场性是根基。尤其要强调的是,主题出版是政治责任大、时代特征强、思想承载重、历史观照深、艺术表现佳、影响范围广的出版活动。

  第三,内容类型问题。主题出版的内容维度可以用“三者七重五个为什么”概括,即高度表现党之要者、国之大者、民之盼者,突出反映重大理论、重要事件、重大活动、重磅人物、重点领域、重要战略、重要文化,集中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华民族为什么兴、中国人民为什么强。主题出版可细分为理论阐释型、文学创作型、纪实报告型、历史挖掘型、文化传续型和知识科普型等。

  第四,历史方位问题。“主题出版”这一名词从首次出现到今天已历经20年,也有学者认为是15年,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题出版行为渊源有自,已有百余年历史,横跨现代出版、当代出版。就当代中国出版来讲,主题出版的分期可以粗略划分为四个阶段:1949年~1978年属于萌芽期,围绕社会主义建设展开,产生了一些在目前还有影响力的主题出版物;1978年~2002年属于生发期,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而不断开掘,融入改革、助力改革;2003年~2011年属于探索期,业界开始提出“主题出版”,出版主管部门领导明确提出“主题出版”,有学者第一次给“主题出版”下定义;2012年至今属于显化期,“主题出版”第一次出现在出版主管部门的文件标题中,开启了此后的“年度惯例”,主题出版成为出版显学。

  第五,发展成就问题。主题出版的历史性成就根本上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国实践的伟大成就,主题出版升华凝练了伟大实践,伟大实践又是主题出版的“第一源泉”。近20年来的主题出版成就同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是同频共振的,可谓相互促进、互为表里。主题出版的参与主体、力量格局、产品体系发生了整体性跃升,中央大社、地方集团、民营主体三种力量,专业出版、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三种形态,国家意志、地方特色、条线优势三种面向,纷纷入场、在场,形成了包括文献著作、权威读本、理论专著、大众读物、助学材料、数字产品在内的主题出版物体系。一句话,主题出版彰显了出版本质、体现了出版定力、重构了出版变革、开拓了出版市场、影响了出版进程、锻造了出版人才、提升了出版地位。

  第六,质量隐忧问题。当前,全行业正在推动主题出版积厚成势,建设高原高峰,我们需要格外警醒地看到目前影响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一些问题。一是“大水漫灌”的输入与“不察不觉”的认同之间还存在话语隔阂。书名一味拔高“用大词”,思想内容不够丰满,噱头十足而戏份单薄。话语体系更新不足,装帧设计陈旧老套,与年轻群体同频不够,离“打开塑封,捧在手上”还差“最后十厘米”。二是政策红利的路径依赖与市场渠道的拓展之间还存在通路障碍。从现状看,主题出版的大市场还是靠政策推动、组织落实,依赖系统发行、封闭渠道。一些主题出版物高举高打,定点定向定制,推出时轰轰烈烈,获奖上热热闹闹,市场上应者寥寥。围绕主题出版的市场操盘能力整体偏弱。三是自上而下任务式的应急设计与自下而上的产品线思维之间还存在机制梗阻,上热中温下冷仍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游击队多,根据地少,盆景呈现的多,向历史交代的少。四是理论总结的不足与实践探索的深度之间还存在认知沟壑。实践已经走在了理论的前面,在认知与选择中还存在现实落差。五是参与主体板结与新生原创贡献不足之间还存在换代隐忧。主题出版已经初步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一些参与者成了主题出版相关环节的“专业户”“样本户”,十处打锣九处有,给钱就干,手法简单,有的出重金砸作者博大奖,存在功利动机、专业缺失和经营风险。

  三、未来:推进主题出版的四点倡议和设想

  1.升格最强大脑,坚守主题出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事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主题出版为时代立传、为历史画像、为民族铸魂、为人民放歌,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国、理政、为民的出版供给,体现党的主张,反映国家意志,是产业更是事业,是主赛道建设、长周期竞争。要构筑主题出版的护城河、蓄水池、动力源。主题出版的每一项成果都承载了出版人的综合能力,要统筹好政治理解、文化理想、商业理性的关系,做到对主题出版思想上信奉、学理上信服,情感上信从、心理上信赖,规矩上信守、政治上信仰,让主题出版名实相副、形神兼备,这是当代中国出版人的职责使命。我们要走出舒适区,增强责任感,勇于自我逼迫、自我重塑,成为主题出版的参与者、贡献者、定义者,坚持策划精准、作者精深、编辑精通、形式精美、推广精准、运营精细,让主题出版成为出版的运行常态、天然状态、矫健姿态、健康生态。

  2.升华内容输出,坚信互联网的尽头是内容,流量不定,价值永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出版。国家主题、社会话题、时代课题、人心问题是主题出版开掘的必答题。尽管我们可以不认可ChatGPT的著作权人资格,但必须重视它的强大改造力。ChatGPT作为通用人工智能对人类生产函数的提升将是颠覆性的,格外注重情感投入、创见引领、算力提升,是我们应对ChatGPT应用场景的不二法门。主题出版应基于原创内容与各门类出版相融互通,建立在专业出版上的主题出版不会“违和”,建筑在教育出版上的主题出版拥抱“未来”,建构在大众出版上的主题出版特别“亲切”,建设在融合出版上的主题出版别样“精彩”,建制在外向出版上的主题出版影响“世界”。要革新话语系统,植入转译、解码模块,让主题出版的语言系统收录更多的寻常语言、社群语言、地区方言。书名集中反映主题出版国家话语能力建设的成效,书名不能好大喜大、莫名其妙,要一见倾心、触目惊心。封面要面目可亲、颜值在线,要构建主题出版美学风格。要树立总体质量观,导向问题不含糊、价值问题不偏差、编校工作不丢分,构建理性辩证的内容价值审读观、求真求信的知识问题处理观、平和有致的语言文字规范观,确保主题出版物质量全方面经得起检验。

  3.升级操作系统,坚决构建主题出版科学的生产机制、评价机制、动力机制、再生机制。从生产主体讲,主题出版迫切需求专业人才、专家团队、专门力量。要吸引和发掘高端作者、权威作者、流量作者,也要培育和呵护策划人才、编辑人才、营销人才、设计人才。要把主题出版的发展建立在制胜未来的出版战略、出版品牌、出版资源、出版传统基础上,不可以临时抱佛脚,做短线、搞突击,只植树、不造林。从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讲,要迭代升级以评奖、考核为核心的评价系统,多做善做“应不应该出”的价值考量,不做少做“可不可以出”的技术判断。从市场流通讲,我们必须重塑主题出版产品用户黏性、运营能力,在注意力稀缺的移动互联时代依靠天地人网全链路触达读者,实现超级产品与超级渠道的双轮驱动。从竞争格局讲,全行业要拒绝零和博弈,杜绝恶性竞争,共同聚合流量,做大市场:勠力同心、共建共享春色满园的主题出版生态。

  4.升腾理论建构,坚持回答清楚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主题出版、怎么做主题出版。实践果敢缘于理念清晰。要重视中国式出版现代化视域下主题出版的科研投入。主题出版是一个开放系统,需要动态研究。管理部门、出版主体、科研机构等要加强主题出版学术论域构建,做抽离式研究,跳出出版研究主题出版,更好地在大时代、大历史中为主题出版画像,让有关主题出版的原创理论成为出版科研的“显学”和“绝学”。要开展“加强主题出版规范的行业标准”研究,建立有序有效的行业规则。

  高质量做好主题出版工作——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例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 臧永清

  

  优秀的主题出版类图书可以实现“双效”俱佳。优秀的主题出版类图书应该具备几个特点:应时代之需、立时代高处、写时代精神、做时代精品。

  责任感、使命感是做好主题出版工作的前提。第一,要主动配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第二,要秉持为人民出好书的出版理想。第三,要有对时代精神的敏锐感知、精准洞察。第四,出版优秀的主题出版物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简称“人文社”)一直不变的追求。

  精品意识、工匠精神是做好主题出版工作的保障。主题出版必须提早谋划、长期布局,编辑必须深度介入,还要倾听专家意见,反复修改、认真打磨,出版社在各环节要配备最强人力。能熬得过时间、变成经典的,必然是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如人文社的《红星照耀中国》,迄今发行量已近1500万册。

  优秀主题出版物是好编辑与好作者的一次成功合作。好编辑必须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好编辑必须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和通达的资讯系统,好编辑必须能设计出好选题,好编辑必须为选题找到最合适的作者。

  用市场的方式去获得主题出版类优秀选题。主题出版类优秀选题是稀缺资源。要像争抢畅销书选题一样去争抢优秀的主题图书选题。出版社的品牌、实力和决心也在其中起到极大作用。

  优秀主题出版物的经典化路径。第一,充分研讨、充分评论、充分发掘优秀主题出版物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二,一书一案式的充分宣推让优秀主题出版物声名远播。第三,充分销售让优秀主题出版物被更多读者接受喜爱,并主动去做口碑传播。第四,对优秀主题出版物做充分的IP运作。第五,让优秀主题出版物走出国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主题出版“既叫好又叫座”的底层逻辑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副总编辑、党委委员,浙江人民出版社社长 叶国斌

  

  主题出版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一是出版选题范围拓宽。入选选题已从最初集中于政治读物,逐步扩展至关注党、国家和社会的核心问题,以及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

  二是出版单位日趋多元。入选出版单位不再局限于社科类、综合性出版社,少儿、科技等专业出版社也纷纷加入主题出版队伍。

  三是出版体裁丰富多样。入选项目中,既有学术专著、普及读物,又有文学作品、大型画册,还有形式新颖、感染力强的融媒体产品。

  四是出版竞争愈发激烈。各出版单位对主题出版重视和投入不断提高,“十三五”以来,项目的总申报数量由2016年的1791种增加到2022年的2240种,但项目入选率仅为6.17%。

  我简要介绍一下浙江人民出版社(简称“浙江人民社”)主题出版之路。

  一、以更高站位打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思想的出版高地。充分利用总书记留给浙江宝贵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理论财富,推出一批由总书记亲自撰写,或反映总书记在浙江的实践探索,或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出版物。

  二、以学术思维提升主题出版的高度和深度。主题出版物是专业出版、学术出版和精品出版的有机融合。精品出版是它的硬核支撑,学术出版是它的坚实根基。把主题出版做出学术出版的思想水平,做出专业出版的质量水平,做出市场出版的效益水平。

  三、以分众传播增加主题出版的广度和温度。2022年开卷数据显示,在整个图书零售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主题出版各项指标持续增长。当下的主题出版,积极贴近读者,已脱离政治任务的标签。通过拉动图书零售市场,扩大阅读受众面,实现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出版物扩大社会效益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开卷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人民社的零售市场实洋占有率为0.94%,位列全国第17位,其中,主题出版功不可没。主题出版只有进一步占领市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版工作宣传教育的社会功能。

  那么,如何做好主题出版?我们有三点体会。

  一是下好选题谋划“先手”。主题出版应主动作为,提前谋划,避免只盯眼前节点“凑热闹”“急就章”,进行“短平快”开发,而缺乏长远布局,丧失理论高度和思维深度。出版人要心怀“国之大者”,紧密围绕党和国家战略部署和省委中心工作,不断增强政治敏感性、选题前瞻性和出版编辑力,更好地为时代发声、画像、立传,为建立中国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二是布稳团队协作“棋局”。以重点项目带动团队成长,以团队协作促成精品锻造。一方面,要抓“关键少数”,社领导和中层干部要发扬“争先恐后、奋勇担当”的精神,抢抓重点选题和重大项目,青年干部要猛加“油门”、轰出“推背感”,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学术能力,锻造与一流专家、头部作者对话的本领。另一方面,要以重点项目为牵引,各部门紧密配合、集中攻坚,各流程各环节资源到位、做精做细。

  三是找准市场流量“落子”。今年的“新春第一会”上,浙江省委明确了三大“一号工程”,首要值得关注的便是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冲击,出版行业必须积极拥抱数字经济,以流量为风向标,通过多维度、多体量流量投放,让优秀的内容脱颖而出。

  主题出版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编辑 张立科

  

  人民邮电出版社(简称“人邮社”)近年来探索了“专精特新”的科技主题出版模式。“专”就是专业,专门的人才、专精的机构、专业的水平。“精”就是精品,立意精、作者精、质量精。“特”就是特色,指领域特征、品牌特点、资源特色。“新”就是新颖,新精神、新方向、新形式。

  人邮社的科技主题出版项目实施模式包括3个层级:出版项目是出版社的一号工程,社长亲自抓、总编辑具体抓,提前谋划,指定主题出版前瞻性部署战略,列入出版社中长期选题规划重点项目。策划编辑组成主题出版项目团队,锻炼专业的项目策划团队,资深专业编辑和有活力的年轻编辑相互配合;深入研究国家政策与发展战略,探索适合本单位的科技主题出版新方向。专家作者层面,建设专家、顾问团队,培养青年骨干作者。建设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主题出版创作团队和专家顾问队伍;发现并培育科技类主题出版作者队伍,特别关注思想活跃、文风轻快的青年作者。

  关于做好主题出版,我们有如下几点认识和体会:第一,做好新时代主题出版工作是出版人的使命和担当。第二,做好新时代主题出版工作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三,做好新时代主题出版工作要坚持研究与实践并重。

  贯彻新发展理念,做高质量主题出版物

  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 温泽远

  

  落地——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导向。

  1.增强出版物的可读性,要从“大处”“高处”着想,要向“小处”“细处”着眼,大小结合、高低映衬。

  2.选题要关注大众百姓生活,让读者从身边的“小事”感悟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

  3.结合地方优势资源策划选题,发挥资源特色。

  4.跨界破圈,创新传播手段,多渠道推动图书产品走向大众视野。

  落实——以专业·学术出版的策略扎实构建主题图书板块。

  1.专业板块:要结合本社的优势出书板块。

  2.专业作者:要为特定的选题寻找学术上靠得住的作者。

  3.专业编辑:根据特定的图书挑选合适的专业编辑。

  落细——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书稿。

  与作者不断切磋、反复打磨书稿;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设计和印制书稿;精心策划图书的营销方案。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江西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助理、江西人民出版社社长 张德意

  

  主题出版是时代问卷。做好主题出版是出版社“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生动答卷;做强、做优主题出版,是检验出版能力和水平的核心指标;做活、做亮主题出版,已成为出版社提升社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的关键要素。

  江西人民出版社在主题出版方面做出了生动实践。6个项目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信仰至上》入选中宣部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琵琶围》入选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项目,1个项目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3个项目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等。

  我们的主要经验有以下5个方面:第一,高举主题出版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精神力量。第二,以人民为中心,以优秀作品唱响时代主题,赞美伟大时代。第三,坚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主题出版物打造成读者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第四,深化交流互通,向世界讲好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奇迹。第五,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融入数字化潮流,深度融入文化数字化产业。

  观照时代,回应人民——湖南人民出版社主题出版的方向与实践

  湖南人民出版社社长 贺正举

  

  202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简称“湖南人民社”)在主题出版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我们关注和发掘文本的永恒价值,推出《资本论》、“鉴往知来”系列;着眼概念的传播与表达,推出《国内大循环》《本质》等;凸显形式的创新和突破,推出《重器:中国工业崛起的背后》等;用小切口展现大历史、大时代,推出《勋章》等。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鲜明主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身处的时代。

  当下,主题出版的内涵外延不断丰富拓展,发展方向与创新空间大大拓宽,但同时,给读者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印象尚未完全祛除,低端产品过剩、优质精品不足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转型创新迫在眉睫。

  湖南人民社的主题出版创新路径将从5个方面拓展延伸:1.传统时政主题出版,力求形式创新、装帧升级;2.围绕马恩经典、红色经典,集中打造长销产品;3.坚守人民立场,从小切口出发,触动情感共鸣;4.学术、人文与主题结合,推出轻主题、软主题读物;5.选题创意与地方资源结合,彰显湖湘特色、湖湘精神。

  新时代少儿主题出版的五点探索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副总编辑、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 张堃

  

  主题出版是衡量一个出版机构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检验当代出版人政治敏锐性和文化观察力的重要标准。我们一直在思考,少儿主题出版,如何既有“意义”,又有“意思”?既要契合主题出版的出版方针,给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又要兼顾童真童趣,符合孩子审美,打动孩子内心。

  首先,在产品布局上,多点开花、多线并进。安少社尝试在儿童文学、科普科幻、图画书、卡通动漫、低幼启蒙等各种童书形式上贯彻主旋律叙事,形成了多点开花的局面。

  其次,在产品内容上,用“小切口”表现“大主题”。以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图书《桦皮船》为例,该书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桦皮船制作技艺为切入点,以一叶轻舟承载时代巨变,反映新时代中国少年的精神气质,呈现国家、民族、个体共同奔赴美好未来的生活图景。

  再次,在产品打磨上,编创携手、形成合力。编辑团队积极参与、全程介入,与创作者时时互动和深度交流,丰富创作者的创作思路,开阔创作者的创作维度。重点选题,要求编辑团队积极参与到作家的选题策划、构思阶段,与作家共同深入调查现实生活;在创作打磨阶段,能站在出版和营销的角度上,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在产品营销上,多元推广、精准推荐。加强与阅读推广机构、全国知名的阅读活动的联系;与教育界的合作,走进校园,助力教育发展;积极拥抱新媒体营销。

  最后,在产品形态上,立体开发、数媒呈现。以《欢乐中国年3D立体图画书》为例,截至目前,该书累计销售59.5万册。该书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展示,包括立体机关、贴纸游戏、点读音频、年俗周边礼品加赠等,入选2021~202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接下来的少儿主题出版,将迎来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少儿出版人要抓住发展利好和契机,在主题出版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多价值。

  立足优势,创新思路,开拓专业化高质量主题出版路径

  译林出版社总编辑 袁楠

  

  译林社的主题出版工作,我们总结了5点经验:加强顶层设计,中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有机联动。立足出版定位和自身优势,积极策划具有专业特色的优秀主题出版选题。依托专业优势,推动主题出版国际传播。赋能融合出版,创新营销传播方式。强化制度保障,注重人才培养。

  我将以《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忘记我》《深潜: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发纪实》3本书为例,谈谈译林社主题出版的相关体会。前瞻眼光,精准定位,事件营销成功实现图书破圈;挖掘共通情感,拓展传播平台,讲好中国故事;提升编辑含量,善用外部资源,打造精品力作。

  对主题出版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周蔚华

  

  主题出版近年来成为出版政产学研各界都极其关注的热点领域。在我们欣喜地看到主题出版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也不得不说,目前在一些重要概念、范畴、范围、关系乃至基本史实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探究之处,在一些基本的概念、范畴等方面存在着分歧,在一些重要史实方面存在着以讹传讹的现象,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将主题出版引向深入。

  下面我就主题出版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关于主题出版的内涵与外延。

  目前比较流行的定义是:主题出版是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就一些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事件以及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而开展的出版活动。我认为,这里的三个关键词: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四个重大,出版活动,可以说抓住了主题出版的本质。

  主题出版的“主题”并不是模糊的,而是有明确范围和限定的;主题出版有其特殊的目的和鲜明的时代性,因此不能将主题出版的“主题”扩大到任何时代、任何社会,而只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时代”;在这一特定“时代”,主题出版的“主题”并非无所不包,而是只有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有关的某些重大事项才能成为“主题”。

  二、关于主题出版的特性。

  第一,政治性与学术性问题。主题出版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将政治性话题通过说理式的方式讲出来,把道理讲清楚,这就要求这类作品的作者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

  第二,关于大与小的关系。大家写小书,属于大与小关系的一个方面,此外还有另一个方面即“题材的重大性”与“小切口”的关系;对于“重大”的理解也需要深化,不能认为只有那些重大事件、活动等才能看作重大,那些通过小切口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论证、解读、阐释的也应该看成重大题材。

  第三,关于任务性与自主性的关系。任务的明确性并不排斥自主策划的必要性。虽然当前的主题出版发展模式已经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出版单位主导转变,选题类型和参与主体大为扩展,任务属性显著降低。但是也不可否认依然存在有些主题出版带有任务布置性质,并且有些是由指定出版单位承担。这两者也不能相互排斥,应该发挥政府和市场主体两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微观出版主体的活力与创造热情。

  第四,关于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关系。“性质的公益性”应作准确的理解,这个特性近期有一定争议,我个人认为应该从经济学的公共物品(市场失灵)的属性去理解这里的公益性,就是它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它就不能盈利,丝毫不意味着它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可以违反市场规律,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正如哈佛大学的性质是公益性组织,但丝毫不影响它同时是巨大的“造钱工厂”。不能用市场性去看待主题出版的性质。

  第五,关于政治导向与价值导向的关系。“鲜明的导向性”应该有更广泛的外延,这里的导向既包括政治导向,也包括舆论导向等,即对导向要做广义的理解,这样政治性、思想性、价值性等自然包括在导向性这一特征中。

  第六,关于有意义与有意思的关系问题。这就是说,即使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主题出版物,也要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运用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故事,用心用情用力,以情动人,能够打动人、感动人、感化人、吸引人,达到有意义与有意思、有品位与有趣味的完美统一。

  第七,关于“时效性”与长远性的关系。从大的方面看,主题出版物其实分为两类:一类是探讨一些基础性的、带有长远意义的重大理论问题,这类选题具有长远价值,它不会因为某个时间节点的过去而失去时效,这是主题出版的重要部分;还有一类是对重要会议(比如十六大)、重要事件(比如奥运会)、重要纪念日(比如领导人诞辰多少周年纪念等)的记录,这类主题出版物的确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这两者之间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

  第八,关于地域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或者特性与共性的关系问题。对于地方性出版机构而言,中央级的大牌作者就那么多,大家争相抢这些作者,反而导致选题重复、扎堆现象严重。而找当地作者又担心权威性不够,这个问题是地方出版社做主题出版选题的一大困惑,但就目前入选的推荐书目来看,两者之间并不是对立的,最好的办法是从地域优势出发而其选题的内容和价值又超越地域性,具有普遍性,揭示普遍性和规律性。

  第九,关于国内市场与“走出去”的关系。从近年来“走出去”的选题来看,国外读者对了解中国的宏观政策和决策依据,对中国的重大政治性话题,对中国社会治理的经验等也很感兴趣,希望通过出版物更为深入地了解中国,因此,主题出版如果策划角度选择得好,在国际市场同样具有吸引力,这也是增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向国际社会传播一个可信、可敬、可爱中国形象的良机,需要加以重视。

  第十,关于纸质出版与多介质出版的问题。目前,就主题出版而言,纸质出版仍然是主流,占居压倒性优势,但是,很多出版机构探索运用多种介质进行主题出版的尝试,也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三、主题出版的功能。

  主题出版最主要的任务和目的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也是它的最主要功能。

  主题出版的着力点是发挥出版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宣扬党的价值主张、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中的显著作用。一方面在读者中建立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的信仰,另一方面通过宣传贯彻党的价值主张和决策部署,形成人民群众对其的认同,进而凝聚力量和共识。

  主题出版的职能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主要的是确立信仰、凝聚力量、形成共识,这是教育出版、专业与学术出版、大众出版所不具备的功能。

  主题出版目前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出版板块,而且是最有潜力、最需要加以高度重视的板块,主题出版的基本原则和遵循贯穿于各类出版活动的始终,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与支撑,构成了最能体现出版的“中国特色”的部分。

  以“四力”践行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天地出版社主题出版实践分享

  天地出版社副总编辑 漆秋香

  

  天地出版社是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主要承担主题出版任务的出版社之一。

  一、锚定方向,深耕主题出版产品线。聚焦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展现新时代新成就,深耕主题出版作者资源。

  二、精耕细作,深入做好作品出版全流程。锤炼眼力,以主题方向为引领,有预见性,先人一步或独具慧眼地发现好选题、好作者。增强脑力,在细分方向和主题上深度思考,深挖选题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践行脚力,融入新时代的生动实践,深入关注作品的创作过程,和作者一起打磨作品。提升笔力,以出版专业能力,用好多种媒介,营销宣传好作品。

  三、守正创新,深度融合力推精品好书。先后推进《红船》俄文、意大利文等“走出去”项目;有声书累计播放660多万次,并入选“2021年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由图书改编的同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红船》也在建党百年的重要节点上映。

  勤思勤问勤做——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本书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中心副主任 吴雪梅

  

  2014年,我责编了第一本主题出版物《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回想那段日子,我想到的就是争分夺秒,热火朝天。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作为大学社,是没有政治类图书的系统发行渠道的,靠读者自发购买,本书销量已经超过100万册,这个数字每年还在增长,我想读者对它的认可是这本书获得的一个最大的奖。

  这本书能够顺利出版并做大做强,主要是当时的社长韩建民老师运筹帷幄,协调社内社外资源为这本书助力。我当时主要按照社领导指示又快又好地做一些基础层面的调研,包括审稿、联络、协调、报奖材料填写等工作。

  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没有调研,编辑在作者面前就没有发言权,也很难让作者信服。我用了一个周末,两天时间,地毯式搜索了所有讲话原文,全文二十几万字,从中挑选比较有特色的语言130多条。周一,在我调研基础上,我们内部做了一个讨论,周二就约请作者来我社参加编写讨论会。四位作者老师看到我们准备好的书名、原文、词条、章节分布、样张设想,特别兴奋,纷纷表示要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各自领了撰写任务,约定好交稿时间。

  为了抢占先机,又快又准做好书稿,我打破常规工作方法,每天一催稿,目标是每周每人交2~3篇文章。在我的狂轰滥炸之下,一个半月就收齐了所有文章。不是等到所有稿子到齐了再审稿,我是催到一篇审一篇,发现思想、逻辑和文风不符合本书定位的,第一时间请作者修改,遇到修改几次仍无法达到要求的,就请团队其他老师重写。符合要求的,我做第一轮编辑加工后送主编做专业审核。全稿到稿后,我放下手头所有工作,全身心投入这本书的编辑加工排版等工作,20天后进行重大选题备案。重大选题备案后,我又对书稿进行了反复审读,发现有两个词条需要补写,这个意见和张曦书记、批复意见不谋而合。

  图书出版并不意味着编辑工作就结束了,后续的宣传工作才刚刚开始。这本书出版后,我填写了非常多宣传材料、营销材料、报奖材料。无论填写什么材料,我都会根据要填报材料的要求,重新梳理思路,从不同角度提炼图书价值。

  《平易近人》之后,领导又安排给我更多主题类图书出版的工作,我也从中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到2020年打造《查医生援鄂日记》的时候,这些经验派上了用场。

  现在行业对编辑的要求也比较高,既要能和大咖作者畅聊选题,能和编辑讨论书稿具体修改意见,能写各类稿子;又要能直播荐书,能搬扛样书……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我觉得主题出版编辑工作,在某些方面还是不同于其他图书编辑工作的。

  从我这些年的经验看,什么样的编辑适合做主题出版呢?我总结了一些关键词:有家国情怀,有拼搏精神,有选题敏感度;坚持,有执行力、有主见;一丝不苟,认真审稿,大胆质疑,小心求证;有版本意识,有存储意识;撰写文章能力强,沟通协调能力强,可以“十个指头弹钢琴”。

  发挥专业优势,做强主题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