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手机就不吃饭!不给手机就闹!怎么办?把孩子从手机里“救”出来,第一条很多人就

  手机就像一把双刃剑,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孩子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孩子爱玩手机已成为众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尤其是一到节假日或周末,很多孩子都沉溺于电子产品,玩手机看电脑不亦乐乎。

  本地网络论坛上关于类似问题的吐槽也有不少,那孩子是不是手机成瘾?家长究竟该怎么管呢?

  【网友吐槽】

  “不看手机就不吃饭”的熊孩子不少

  网友“小辫儿”在义乌从事销售工作,由于自己和丈夫的工作比较忙,5岁的儿子一直有爷爷奶奶照顾。但她发现,儿子最近染上了沉迷玩手机的坏习惯,动不动就拿起手机玩耍,她有时候将网络关掉,儿子也会自己打开。

  最让网友“小辫儿”难以忍受的,儿子每天吃饭就要求看手机,如果不给就会不停哭闹,一口饭也不肯吃。而如愿获得手机后,他会熟络地打开各种视频APP,不停地翻看短视频,边看边咯咯地笑,看到专注的地方还会停下吃饭的动作,“就这样,吃一顿饭要花1个小时。”

  不仅是儿子,前不久,网友“小辫儿”中秋回娘家过节,发现两个侄子也对手机十分痴迷。

  才3岁多的大侄子手拿手机,手指一个劲地在屏幕上划拉,一岁多的小侄子也凑在一边看个不停,“本来想让3个孩子一起玩,没想到却都被手机吸引了。”

  对此,网友“小辫儿”充满担忧,她说,孩子才5岁,如此沉迷手机,她担心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也担心长期盯着手机屏幕,会影响视力,“但是我又管不到他,我总不可能让娃儿不吃饭撒,哎。”

  

  为孩子玩手机发愁的家长网友还真不少。网友“三水萍”是衢州人,跟丈夫在义乌打拼,女儿在老家读小学,成绩一直不错,而且懂事。升入五年级后,她在女儿生日时奖励了一部手机,方便联系,平时还能视频啥的。

  “但没过多久,她的性格就发生了改变,不仅不爱跟爷爷奶奶说话,就连在学校也跟同学的关系疏远了。”网友“三水萍”说,女儿在家就是抱着手机,不知道玩些什么,就连作业也不爱写了,学习成绩也在下滑。

  同样,网友“欣幕”也有这样的苦恼。今年暑假,他跟读三年级的儿子签订了一份奖罚协议,比如每天做家务,就可以奖励玩手机一小时。刚开始,儿子还是遵守协议规定的,但逐渐地失去了时间概念,甚至偷拿手机玩。网友“欣幕”很是无奈,担心儿子游戏成瘾。

  【网络调查】

  家长反映手机成瘾低龄化现象很普遍

  儿童沉迷手机,近年来这个话题早已成了各大媒体平台的“常客”,各种围绕着手机而产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在太多家庭里扮演了“麻烦制造者”的角色。记者也随即询问了身边的年轻家长,他们纷纷表示,手机成瘾低龄化现象很普遍。

  

  30岁的卢先生是东阳人,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他说自己3岁的女儿就已经迷上了用手机看动画片,而家里带孩子的老人又总是满足孩子的意愿,“我也像吴女士一样,在孩子的哭闹和手机的妥协之间,不知道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网友“阳剑尘”的儿子今年6岁,也经常喜欢玩手机游戏。“每次一回家他就过来抢手机,不给他就一直闹,拿到手机后就一直盯着屏幕。”网友“阳剑尘”说,他已经和孩子妈妈达成共识,以后要严格限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网友小倪是自由职业者,平时在家带孩子的时间多,“我不会让孩子沉迷手机,但是这个现象很普遍,我有个朋友带她4岁的女儿参加聚会,安安静静不吵不闹,原来,朋友在女儿一到场,就把手机开启了动画片让女儿看,我觉得家长这种教育理念就有问题。”

  不少孩子被手机?“支配”,有更翔实的数据为证。上月月底,中国儿童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儿童校外生活状况》,报告显示,儿童校外生活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使用电子产品游戏休闲时间较长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统计,儿童在上学日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为43.24分钟。其中,利用电子产品学习的时间为13.90分钟,看抖音、动画片、快手进行娱乐的时间为16.60分钟,玩网络游戏、进行网络聊天的时间为12.75分钟。儿童在周末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更长,平均为96.27分钟。值得注意的是,乡镇农村儿童的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108.18分钟)明显高于城市儿童(88.40分钟)。

  农村孩子患上“手机病”情况较为突出,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城市里的孩子,除了手机,还有更多的玩场,时间可以花在更多的事物上,而农村孩子娱乐单一,也更少得到父母的陪伴,手机就成了他们最好的“朋友”。

  【专家建议】

  宜疏不宜堵

  应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手机

  去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控制电子产品使用”。一方面要加强电子产品危害的宣传,让广大家长提高认识,主动监督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更重要的是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把孩子们从虚拟世界拉回到现实世界,不能让他们的生活里只有电子产品。

  的确,手机不仅让成年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对于好奇心十足的孩子们来说,更是吸引力十足。网络上众多心理学专家也都一致认为,实际上,手机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让孩子正确使用手机而又不沉迷其中,才是对孩子最佳的引导方式——

  1、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的行为举止,都在孩子眼里留下痕迹;父母的兴趣爱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影响。有些父母一边给孩子说“再玩手机就打你”,一边自己玩得不亦乐乎,这就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如果不是必须要用手机,家长请在家里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让他形成一个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的观念。

  

  2、规定使用时间。孩子一玩起手机就容易忘记时间,父母可以在给孩子玩手机前,采取容易接受的方式和孩子签订一份协议,设定一个玩手机时间,如果无法遵守,父母有权收回,甚至可以借助一些APP来设定“儿童模式”预控时间。孩子真的需要使用手机,家长可以先和孩子确认使用用途,让孩子明白规则,变成良性循环。

  3、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父母可以多陪伴孩子玩游戏、进行户外运动,让孩子跟其他小朋友玩耍。比如球类运动或者跳舞、音乐、画画等不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益,而且会消耗很大一部分精力和课外时间,并且当孩子们真正投入其中时,就不会对手机产生依赖。同时家长可以用一些奖励制度,比如孩子主动放下手机,适当给一些奖励作为鼓励。

  记者 王旭航

  编辑 穆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