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30吨以上!鑫泰资源发展围绕“找大矿找好矿”
对于黄金矿山企业来说,地质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只有充足的地质资源才能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因此狠抓地质探矿工作,不断增加黄金资源储量,是黄金矿山企业的首要任务。地处胶东半岛北部的山东烟台鑫泰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制定新的资源开发战略思路和目标,借助“外力”和引进高科技,探矿增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不但保障了生产衔接,还为今后的找矿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和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东鑫泰借助“外力”和引进高科技,探矿增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山东烟台鑫泰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实施资源开发战略,针对区域内复杂多变的地质成矿条件,以及给探矿增储工作带来的诸多困难,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不懈奋斗。一方面,狠抓地质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加大探矿工程投入力度。坚持“一手抓浅部探矿保生产,一手抓深部探矿谋长远”的资源开发战略思路,组织开展地质探矿攻坚战,不断增加地质保有储量,努力实现深部探矿突破,资源开发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为确保企业的生产衔接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科研引路把方向
精准探矿定靶区
鑫泰公司地处胶东半岛北部的山东省海阳市,这里的地质成矿条件非常复杂,特别是浅部资源呈现矿体规模小、变化大、分布散、连续性差等特殊情况,曾有的地质专家形容这里浅部成矿规律是“满天星星不见月亮”。复杂的成矿条件给探矿增储工作增加了难度。为此,公司成立以来努力克服特殊成矿条件给探矿增储工作带来的不利因素,始终坚持以地质科研指导探矿的工作思路,采取“边探边采、探采结合”措施,在确保生产衔接的前提下,努力增加资源储量。
近10年来,公司采选生产能力由300吨/日吨扩大到1200吨/日。随着资源消耗量的增加,加之资源储量的负变,矿区浅部资源出现了匮乏现状。为了确保生产衔接,实现持续发展,公司加大了地质探矿工作力度,重点在狠抓地质科研工作上下功夫。公司制定了新的资源开发战略思路和目标,通过与地质科研单位合作,聘请专家为地质探矿“把脉号诊”,圈定探矿靶区等举措,借助“外力”和引进高科技,努力解决困扰地质探矿中的疑难问题。
▲地质专家在鑫泰公司野外探矿现场查看地表探矿岩芯
公司先后与北京金有公司、中国地质大学、中勘地球物理公司、贵州大学等开展地质科研合作,实施了“井下大比例尺构造岩性填图”“采空区调查”“构造地球化学”“构造叠加晕”“构造应力场研究”等地质科研项目。其中,与金有公司针对土堆矿段T3-2矿体的主要采场,精细化建立了重要采场空间模型,真实反映和研究矿体空间变化特征,总结钻探工程揭露、圈定的矿体与坑探工程实际开采矿体之间的对应关系,指导地质探矿。与中国地质大学在翔实的实体地质调查及控矿因素的综合分析基础上,系统分析详查区域范围内矿体的定位规律,包含矿体的侧伏规律、矿体产状变化规律、矿体矿化定位标高等矿体的矿化特征,以及矿体空间组合规律,对土堆矿区有利找矿部位进行判断,共圈定预测靶区18处。与贵州大学通过“古应力场解析”确定了成矿物质、流体来源、矿区成矿构造应力场及矿体与地层、岩体耦合关系,并建立了龙口-土堆矿区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及成矿预测四位一体找矿模型。在对现有矿体多维度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成矿模式,提出找矿靶区10余个。经靶区验证及钻孔加密施工,初步证实了成矿地质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深度透析了矿区成矿规律,为井下探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资源保障。
坑钻结合增储量
探采结合保生产
根据多项地质科研成果,针对特殊成矿条件,为了确保井下生产衔接,鑫泰公司提出“探采结合、边探边采”和“就矿找矿保生产”的井下探矿工作思路,努力把地质科研成果化作探矿增储的实际效果。公司地质工程技术人员在参与地质科研的基础上,通过地质资源部与矿区地质技术人员对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和现场指导,实施井下探矿工程。
近两年来,公司进一步增加了井下地质探矿工程投入,同时为了提高探矿工程效率和降低探矿成本,在实施井下探矿施工中,采取了坑探与钻探相结合和“以钻代坑”手段,在坑探基础上,针对井下地质条件复杂、矿体多、散、小的特点,加大了利用坑内钻探矿力度,将原来井下2台坑内钻增加至3台,进一步提高井下探矿效率,不断扩大探矿效果。
▲鑫泰公司坑内钻探作业现场
为了提高地质探矿工作成果,公司制定了《探矿增储奖励实施办法》,创新性地提出了探矿增储项目负责制。对项目负责人提交的设计,由地质资源部牵头,董事长、总工程师参加,定期召开探矿设计审查会议,对提交的探矿设计项目进行会审。实施期间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管理,边施工、边编录、边取样、边上图、边研究、边总结,在公司探矿增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2022年共完成探矿增储项目42个,施工坑内钻探工程量近2.3万米,新增地质储量金属量3039千克。近5年来,浅部井下探矿累计增储5吨,为确保生产衔接提供了资源保障。
引进高科攻难关
深部探矿求突破
近几年来,鑫泰公司在不断加强地质科研工作,增加地质探矿投入,在浅部探矿增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的同时,从实现企业做强做优和长远发展需要谋划,提出了“引进高科攻难关、深部突破谋长远”的深部探矿工作思路。公司通过成立院士工作站,以及“产学研用”“产学研协”等方式,先后与加拿大艾芬豪公司、湖南继善高科、贵州大学合作,引进高科技探矿技术,开展深部探矿攻坚战,努力实现找大矿、找好矿的战略目标。
公司先后实施的“广域电磁法探测试验技术方法示范研究”“山东省海阳市龙口-东刘家金矿床流体地球化学与深部找矿预测研究”“山东省海阳市龙口-土堆金矿床构造应力场解析”和等项目,收到了显著成果,并由此确定了成矿物质、流体来源、矿区成矿构造应力场及矿体与地层、岩体耦合关系,并建立了龙口-土堆矿区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及成矿预测四位一体的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在对现有矿体多维度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成矿模式,提出找矿靶区10余个。其中,与继善高科合作的“广域电磁法”探矿攻关项目,在土堆-龙口金矿区进行的“广域电磁法探测试验技术方法示范研究”工作,根据原始图件的分析和新钻孔的揭露情况,对比广域反演剖面,对解译成果进行修改和完善,对成果进行重新解译等,通过5条广域电磁法测线,大致查明了深部鹊山岩体的界线及深度,通过鹊山岩体不同的侵入深度、方向和大小,初步证实了成矿地质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深度透析了矿区成矿规律,为深部及外围地质探矿提供了依据,并可减少了钻探孔深,节约了探矿资金的投入。
截至2022年末,深部探矿共圈定成型矿体6条,累计实施地表钻探工程量4万米,实现增储9吨金属量。目前,公司正在与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开展“深反射地震”为主的深部探测工程,旨在精确识别出大型金矿集区超深部控矿地质体结构,破解鑫泰矿区深部结构关系不明、岩浆-成矿流体运移演化路径不清的科学难题,在此基础上研究预测深部金矿资源潜力及找矿方向,指导深部找矿工作部署。
▲深部探矿施工现场
鑫泰公司在利用高科技进行深部探矿研究工作中,不断总结研究成果,指导探矿。通过召开多次地质探矿研讨会,专家、学者对深部探矿前景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山东鑫泰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所在成矿区带是胶东半岛主要金成矿带之一,深部具备较大找矿潜力。
鑫泰公司下一步找矿方向和找矿靶区。一是继续在矿区浅部提出的靶区开展就找矿工作。二是在矿区北西部、北东部圈定成矿远景区,在东西向构造与北东、北西向构造交会部位寻找厚大矿体。三是在矿区南西部圈定成矿远景区,寻找北东向厚大矿体;四是在矿区东南部北东向构造与北西向构造交会部位附近圈定成矿远景区,寻找北东向厚大矿体。同时对鑫泰公司下一步地质及基础资料整理研究工作提出了指导建议,为实现深部探矿突破指明了方向。
立足周边抓整合
扩大空间增资源
鑫泰公司党委落实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卢进在公司调研时提出的“加大资源勘查与并购力度,夯实企业发展基础”等相关要求,为了进一步扩大资源开发空间,增加资源占有量,在集团公司矿产资源部的支持与协调下,积极开展资源整合与并购工作。
对矿权区南部的马石店矿权,东部的西井口矿权等开展了储量核实工作、东北部的前垂柳矿权已提交了相关调查报告,马石店、西井口分别位于西涝口矿区的南部和东部,在西涝口矿区整合成功的情况下,马石店、西井口这两矿区的整合将形成连片开发的有利形势,在地区矿权的分布上形成巨大的整体规模优势,同时为基地的长远持续发展提供了战略空间和持久保障,目前周边资源整合并购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历尽艰辛不畏难
任劳任怨作奉献
在复杂多变的地质成矿条件下,在狠抓井下地质探矿工作,要不断增加地质储量,保持企业生产衔接的同时,还要积极配合地质科研单位开展深部地质探矿研究,鑫泰公司地质工作者在资源开发的奋斗中,付出了比一般企业地质技术人员更多的艰辛。
鑫泰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地质高级工程师冯波,作为公司实施资源开发战略的领军人,凭借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丰富的地质工作经验,特别是多年对公司地质情况的深入研究,对公司资源开发前景充满信心,他协调组织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组织召开地质探矿研讨会,带领专家和公司地质技术人员,深入井下和地表探矿现场进行踏勘研究,每月深入井下指导地质探矿10次以上。
▲冯波(左三)在井下率工程技术人员研究探矿方案
公司总工程师、地质正高级工程师魏兴亮,作为公司地质探矿攻坚战的前线总指挥,把主要精力用到资源开发工作上,亲自组织制定探矿方案、现场指导探矿、亲自参与撰写地质探矿工作报告。公司领导对找矿工作的执着率先垂范直接参与,给公司地质工作者增添了前进动力,公司地质技术人员发扬“忠诚、务实、奉献、创新”的企业精神,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科学严谨的专业技术操守,不辞辛苦、不畏艰难,每天奋战在探矿第一线,甚至放弃了大部分的休假时间昼夜奋战,任劳恩怨为公司资源开发工作倾注心血和挥洒汗水。大家坚定信心向困难挑战、齐心协力打赢地质探矿攻坚战。
公司地质资源部技术人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公司地质探矿的全面工作,负责指导各矿区工作,组织和参与井下和深部探矿科研工作,搜集整理地质资料、绘制地质图件、监督指导地质探矿研讨会和探矿工作计划的实施,他们在人员少,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每人忙忙碌碌,深入井下探矿现场探勘指导,顶风冒雪到地表探矿现场,布置钻孔、查看岩心、协调工作。
矿区地质技术人员,他们每天奋斗在井下探矿生产一线,组织落实各项探矿计划落实,对井下坑探和钻探工程进行技术指导。特别是在“就矿找矿”工作中,深入探矿作业前沿阵地,按照地质科研确定的探矿靶区,通过仪器测量和仔细观察,分析矿体赋存产状和变化情况,优化设计探矿施工方案,保证探矿工程投入的有效性。
在深部探矿工作实施过程中,为加快探矿工程进展,地质人员在寒冬数九的严寒天气下,顶着零下10摄氏度的低温、冰天雪地,连续在野外工作,同项目组成员一同完成地勘打钻、岩心编录、井下地质填图等工作。在井下地质探矿中,为了确定探矿方位,他们甚至跟班坚守在作业面,找矿脉、定方位。正是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才保证了公司地质探矿工作的有效实施,并不断取得新成果。
▲鑫泰公司召开院士专家工作站深部探矿研讨会
为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公司地质工程技术人员刻苦钻研专业技术,积极参加地质科研活动。充分利用与地质科研单位合作的机会向地质专家学习请教,通过参加地质研讨会,听取专家学者的论述,学知识、长见识。并利用公司提供的“以师带徒”成才平台,虚心向老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他们参加地质专业函授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他们努力把专业技术应用到地质探矿工作实际。近5年来,地质技术人员先后发表专业科技论文40余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5人由工程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产学研用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带动了公司地质技术人员找矿动力和激情,利用井下、地表地质调查互动交流学习指导了矿山技术人员理论技能提升。
不懈追寻谋长远
不破楼兰终不还
多年来,山东鑫泰公司始终坚持资源发展战略,在艰难的资源开发道路上不懈探索、坚韧不拔、踔厉前行。通过深入开展地质科研工作,在科研单位的合作帮助下,在公司地质工作者的艰辛努力下,使探矿增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不但保障了生产衔接,也为今后的找矿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和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资源开发前景,鑫泰公司立足找大矿、找好矿的信心更强、决心更大、干劲更足。冯波表示:“根据区域和周边资源情况,尤其是通过总结近几年本区地质探矿成果,鑫泰公司深部赋存着大矿体,只要我们继续狠抓深部探矿研究,继续加大地质探矿投入,我们的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更大的突破。”
冯波提出公司下一步资源开发工作:一是针对浅部地质找矿,合理运用钻探手段、科学摆布探矿工程,对主要矿体投入探矿工程系统评价,确保每年有一定量的增储,保持新增量和消耗量的平衡,解决目前生产组织被动局面。二是继续借助于外来地质科研力量,同时充分利用多轮地质研讨会成果和物探项目解译成果,从浅部坑探到深部钻探工程细致梳理研究,建立全区地质-物探-化学三维模型,实现井下探矿透视化,圈定3处探矿靶区,并投入钻探验证工程,实现深部找矿突破。力争到2025年末,深部开发实现探矿增储黄金金属量30吨以上,为鑫泰公司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丰厚的资源支撑。
原标题:《目标30吨以上!鑫泰资源发展围绕“找大矿找好矿”》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