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经验贴」杀疯了!初试404分一站成硕!

  四月草长莺飞,敲下这篇经验贴也代表着我正式结束了一年多的备考,上岸啦。备考期间我无数次地想过上岸后要和学弟学妹分享我的经历,希望能给他们一点点鼓励。这篇帖子可能比较长,但都是肺腑之言,希望它能和千篇一律的经验贴有所区分。但这点也是难以做到的,考研那有那么多捷径、奇迹、逆袭、不就是普通的我们为梦想日复一日地努力嘛,迷茫或者需要打气的时候或许能从这篇帖子寻找到一丝安慰。

  一、个人情况:

  我本科就读于一所双非一本院校,专业是新闻学,一志愿上岸中央民族大学,初试成绩为404分,是爱传播的全程班学员。接下来我想讲讲从三月起到十二月的整个心路历程和学习安排。爱宝号XC2021A00561

  (一)关于择校和真题风格:

  专硕392分的分数线可能使许多小伙伴打起了退堂鼓,但是总有人能成功上岸,为什么不是我呢?不是鼓励大家无脑冲,但只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足够坚持,结果一定会好的。

  民大是我大二起就坚持一定要报考的,无论是京区985还是导师团队或是校园文化,都是很吸引我的地方。并且民大的风评很好,保护一志愿、不歧视本科也不压分,努力+正确的方法是很有可能上岸的。

  其次,从真题的情况来看,民大的试题是比较基础的,从学院老师们的论文中也能找到一些方向。并且也有历年来重复出现的考点,只要多多研究考纲和真题也能大致掌握当年的研究方向。

  最后,从23年的真题可以看出民大的试卷灵活度提升了,比如说334的实务题,需要多多练习并灵活调配平时的模板,440的论述题难度也有所上升,从经典的传播理论到学界前沿。如果仅靠自学的话,难度比较大。一是已有的教材比较老旧,没有更新;二是理论太过艰涩难以理解。因此,有必要选择合适的课程系统地学习。

  (二)参考书目:

  民大是不提供参考书目的,因此我的复习书目多是主流书目和民大老师的论文。

  (1)专业书籍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买最新的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版(PS两本书都要认真看,各有长处。比如马新观的部分可以看马工程版的)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修订版(这本书作为辅助,可以在备考前期过一遍,学累了也能随手看看)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第二版(重中之重,常看常新,备考后期一直需要背诵,任何笔记都替代不了)

  《网络传播学概论》彭兰,第四版(需要细读两道三遍,但我自己没有背诵,理解底层逻辑就好)

  《范式与流派》刘海龙 (细读一遍,对理清楚传播学逻辑很有帮助)

  (2)史论(23年真题占比不大,但仍要背诵,考出来就是送分题)

  《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第三版

  (3)实务(有时间的话可以略读)

  实务重在练习,我从5月到12月跟着爱传播的实务班过了三轮

  《新闻编辑学》蔡雯

  《新闻评论》马少华

  2、复习安排:

  写在前面:

  专业课学习时间安排3-6月每天8小时左右,7-8月每天不到9小时9月-10月每天10小时,11-12月每天11-12个小时。时长不是绝对的,想学的时候就学~松紧结合,适合自己就好。

  (一)3月—5月底夯实基础

  此阶段特点:看书的时候感觉很有趣,每次都有新发现。同时也会焦虑,为什么看完之后会忘。(别担心都是正常现象

  1、专业课:

  以上的专业书目每本书精读两遍(不包括史论),此外第二轮读的过程中,每读完一章都要试着做框架,不求很细致,可以用手写的方式回忆本章的内容,一方面能加强记忆,另一方面能梳理逻辑。推荐手写是因为第一手写的速度快,第二没有完美的框架,不要想着现在做完以后只看这个框架,在后期的学习中还会不断精简。

  其次跟着爱传播的网课,按照老师的逻辑和自己的想法梳理框架,将有关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因为参考书的框架是很散的

  5月开始跟着爱传播的课程练习消息写作等实务,大概一周一次,老师批改后自己在进行梳理。

  2、公共课:

  政治还不需要开始

  英语:(适合基础好一些的同学)

  ①背单词:这个阶段用的恋恋有词,按照自己的计划,到五月大概过了两遍,背的时候多看看例句。我用的不背单词APP真的超级好用,页面清爽还能组队打卡,大概一天二十分钟就行。

  ②练习阅读理解,推荐唐迟老师。不需要每篇阅读都听,我只听了唐迟老师的阅读方法论和老题串讲五节课八小时大概,从2001年的阅读做起,每天大概一篇,做完之后查单词,错了的题要按着老师的逻辑思考不要钻牛角尖。

  (二)6月:扫尾+差缺补漏

  此阶段特点: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对基础内容已经熟悉,通过进阶的书籍能够更好地将传播学知识归类。

  1、专业课:

  看完《范式与流派》并进行框架搭建,大概两天一章,把这本书和传播学概论交叉起来查缺补漏。最重要的是多看看目录,理解刘海龙老师的分类方式。

  开始看中外新史的书籍,每天大概一两章,按照时间顺序搭建框架,理解各个时期的报刊特点。外新史按照不同国家的特点梳理。

  1、实务练习:每周大概训练一篇+改正。

  

  2、热点积累:主要是一些热点事件,可以多看看不同公众号的分析,爱传播也有每周的盘点。除了超级大热门事件,不需要自己单独积累。

  2、公共课:

  英语单词大概每天一个单元,我用的恋恋有词,所以六月份背诵完一遍。

  英语阅读仍然每天一篇,只需要做阅读就可以,其它题型不要动。

  (三)7、8月:第一轮背+论文阅读

  此阶段特点:背了忘—忘了哭—接着背

  1、专业课:

  1、背诵内容

  大科目(分数占比大):新闻学、传播学

  小科目(分数占比小):广告学、新闻实务理论、中新史、外新史

  背诵方法:

  ①大小结合:一个月背完一个大科目+两个小科目,两个月内把专业课背诵完一轮

  ②难易结合:把自己觉得轻松的内容和较难的内容结合起来。

  我的习惯:传播学+新闻实务+外新史;新闻学+广告学+中新史

  ③制定计划:可以以周为单位安排计划,但每天背诵时间大概要4小时

  ④真题导向:一定多看真题,五年内的专硕学硕都要看!

  2、实务练习

  每周两次,限时写作,大概1个多小时完成一篇实务写作(用WPS写的)

  3、论文阅读

  这时期理论基础很扎实了可以逐渐阅读一些论文,关注学界热点。比如透明性理论,媒介化等概念。

  2、公共课:

  政治:跟着徐涛老师的强化班,每天两小节。配合1000题的对应部分。

  英语:单词:红宝书每天一单元;不背单词20分钟,阅读理解每天一篇或者完型填空每天一篇。

  (四)9、10月:背诵二轮+论述练习

  阶段特点:崩溃—提高—崩溃—提高(最终提高战胜崩溃)

  1、专业课:

  每半个月背诵一遍,可以全部背诵一遍+挑重点背诵一遍相结合。总之一直一直要保持背诵。

  论述题练习:多多练习,每周最少完整地写两道论述题,平时可以练习真题,在脑子里提炼框架,或者写出小标题。

  

  实务练习

  每周两篇练习+总结自己的模板

  研究方法: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分开总结,民大对研究方法考察的不是很多,因此注意归类和对比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就好。

  2、公共课:

  英语作文,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掌握写作的方法论,我跟的是晓燕老师。其次搭配一本作文书,开始总结写作方法。最后每周大概练习两次。

  政治:听课+二刷1000题

  (5)冲刺阶段(10月下到12月)

  阶段特点:疯狂输出+总结回顾

  1、专业课:

  1、模拟考:大概一周一次,一天模拟,两天总结改正

  2、实务学习:不断地练习,需要定时手写。每篇策划大概40—45分钟,消息写作35分钟,评论写作40分钟。当然需要结合自己对每种类型的熟悉度,分配时间。但是几乎每三天要写一两次,保持手感。

  3、论述题练习:总结常用的理论,方便答题调配。

  

  4、背诵:回归课本,按总结的专题分块背诵。

  三、写在最后:

  最后,考研是场持久战,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节奏!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要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潭,不要和别人比时长、比进度。每天晚上会宿舍或者躺在床上的时候,只要感觉今天很充实,有收获就好啦!

  这篇经验贴写了好多天,回想起每个阶段的复习过程我都觉得当初能坚持下来真的很需要耐力和决心的。从专业课到公共课,从实务写作到论述,没有一项是容易的,但是在日积月累地过程中我们能从生涩到游刃有余,从崩溃到为自己欣慰。12月25日交卷的那刻,我感到地更多是释然,努力是不会辜负我们的,希望每个小伙伴都能得偿所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