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北文南武”特色,这个区为补足课后服务短板提供解决方案!

  原标题:打造“北文南武”特色,这个区为补足课后服务短板提供解决方案!

  服务内容千篇一律,特色性不强;服务内容碎片化,系统性不强;服务形式课堂化严重、吸引力不够……针对这些课后服务中显现出的短板问题,西青区通过这场课后服务展示为大家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津彩年画社团,国家级非遗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区级传承人霍树青正带着学生为年画娃娃身上的花纹染色,“耐心仔细,注意细节”是师傅传授的要领;在心灵手巧社团,学生正在制作精细的景泰蓝年画、布贴年画,绘制年画手提袋;在校史馆中,绮梦剧社的学生们正在练习校史讲解,为更好地传承校史文化作准备;在操场上,霍元甲文武学校的学生们展示着南拳、双刀、三节棍等武术项目……

  

  今天下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互比互看”展示交流西青区专场在西青区实验小学举行,来自南开区、静海区、津南区和西青区的干部教师来此观摩,丰富多彩、富有区域特色的课后服务内容令大家目不暇接,也感受到了西青区课后服务的与众不同。

  

  西青区实验小学在课后服务中开设了17大类、73个子项目的素拓活动,学生自愿选择,快乐走班。项目设置上突出学校文化特色,如在年画这一大项目中,就有彩绘类、剪纸类、织绣类、木制品类、布制品类、丝制品类、挂盘类、雨伞类、粘贴类、掐丝珐琅类、拓印类等12个小项,每个小项中还有子项目,这些都成为了展示中最吸引人的亮点内容。

  

  西青区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祖华介绍:“学校通过用好‘地利’优势、协同‘人力’资源、盘活‘社会’资源,努力让课后服务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统一,课后服务的阶段性成果和长远性发展相统一,实现‘课后’有为、‘服务’有位。”

  

  据介绍,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西青区5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落实,课后服务教师参与率100%,学生参与率达97.8%。在这个过程中,西青区不断进行复盘反思,探索出一套改进策略。

  为克服千篇一律的问题,西青区根据该区八大地域文化,着力打造了“北文南武”课后服务育人格局。北片依托年画文化、运河文化开发特色课后服务项目,如杨柳青镇中小学的年画系列特色课程、辛口镇中小学的曲艺特色课程。南片依托精武文化,实施武术进校园,霍元甲文武学校的冠军教练们走进各学校,协助南片学校开发了武术系列课程。

  

  为解决服务内容碎片化问题,西青区将课后服务项目与课程建设相统一,将课后服务内容与学科教学衔接统一。如张家窝中学在课后服务中开设回味经典模块,通过深度有思考的经典文化诵读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表达能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反哺学科课堂教学,让课后时间服务于学生素养提升。

  

  西青区加大劳动内容占比,33所学校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校外劳动基地;依托工厂社区、公益场馆、红色基地等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各校加强跨学科整合,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如当城中学的“雕烫葫芦”项目,从种子到成品融合了生物、地理、美术于一体,让课服形式真正去“课堂化”。

  

  西青区教育局副局长孙国兰表示:“课后服务是提升社会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心工程,是新时代赋予学校的历史任务。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是我们的必须之选,我们有责任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作者| 刘佳

  摄影 | 刘东岳

  编辑 | 骁骁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