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深派教育交流活动|课堂内外学习方式如何变革?专家们这样说……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

  深派教育高质量发展展示交流活动4月26日在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中科附高)举行。其中,论坛一以“聚焦思维发展的课堂内外学习方式变革”为主题,多位老师、专家从教学实践出发,分享了在新课标背景下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而进行的创新探索。

  分论坛一由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光明分院教育发展研究部副主任黎亚军主持。

  分享既有接地气的案例,也有观前沿的探索;既有聚焦某个学科的“小切口”,也有关注整个教育生态的“大视野”,通过线上线下的传播,引起了教育界的深度思考。

  

  首先,中科附高副校长杨远南以《从“普惠”到“定制”的项目式学习》为题,进行了分享。杨远南表示,项目式学习是中科附高秉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深圳理工大学“科学与基础教育创新融合”理念,依托母体的强大、丰富的科技资源,着重打造的科学实践与探究的特色课程之一。中科附高寻求“高本”无缝衔接的有效方式,着眼于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和培养,以项目式学习等科学教育课程为抓手,为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创设条件,奠定基础。此后,杨远南展示了中科附高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流程和实例。他表示,中科附高从“普惠”到“定制”的项目式学习具有三大亮点:首先是开放性,学校完全尊重学生个体特点和发展意愿体现以人为本;其次是实践性,实验探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和大自然通过实践去追寻问题的答案,这是对学生科学思维、动手能力最好的培养;第三是严谨性,最大程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科学思维、科学素养、科学精神。“中科附高科学教育课程的设计从‘普惠’到‘定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杨远南说。

  

  中科附高科研处主任刘昌丽分享了《科学教育学习场的开拓与使用》。她表示,中科附高基于“场”理论,构建了校脑、班脑、馆脑、室脑、人脑组成的五脑场域,以场域彰显特色,以场域整合资源,以场域推动变革,以场域演绎发展。中科附高的科学教育学习场分为物理场域和精神场域。其中,物理场域方面,学校在校园建设上以学校定位及课程设计为原点,创新性地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空间多重利用率,建成集科技馆、图书馆、艺术馆、高端实验室、心理梦工厂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实验高中。而在校外场域中,通过劳动实践基地、实验与实习基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在精神场域方面,学校抓住心理梦工厂、学伴计划两大抓手——与中科院心理所合作建立国内高中第一家融心理体验、干预、测评等功能的 “心理梦工厂”;与中科大少年班学生及先进院在读本科、硕士、博士构建学伴关系,让高素质 “学伴”始终陪伴前行。“我们秉持‘三爱’育人理念,走五育并举与科学教育特色发展之路,通过打造多维度、沉浸式,开放式的学习场,助力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努力让每个学生拥有可增值的未来!”刘昌丽表示。

  

  接着,中科附高教学处主任韩文东以地理学科为例,进行了《素养导向的高中地理课堂内外一体化学习》的分享。他表示,适应未来的人才能力包括旺盛好奇心,坚韧自信心,坚定目标感,跨学科思维,探索、逻辑、判断、审美、共情等综合能力。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这“四新”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指向学生深度学习,最关键在于转变教学设计与行为,形成学习新生态)。韩文东以“水循环”这一主题为例,分享了中科附高在构建素养导向的高中地理课堂新生态方面的尝试。他表示,中科附高还通过深度挖掘深圳市乡土地理学习资源;结合课堂学习,开展课外项目式地理研学实践活动;利用高校资源进行高端地理科普讲座及项目式学习等方式,积极探索地理课堂内外一体化学习新路径。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江南学校执行校长莫春荣以《现象教学——以素养为导向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与思考》为题分享。 他表示,《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展打好基础。因此,他和团队倾注了7年心血,研究素养为导向的科学“现象教学”。他表示,现象教学是指从某一科学现象 (问题)出发,以问题为主线展开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教学主张是以问题为主线,生态场域以学生为中心。“现象教学”以问题主线重构“教”,变知识主线为问题主线;以素养导向重构“学”,拒绝“满堂灌”“一刀切”,拒绝学生“听会”;以探究和实践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指向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以生态系统重构“场”,要走下来、慢下来、静下来,构建润泽的课堂文化;以多元评价重构“评”,评过程,以课堂观察改进教,从重“知识输入”转为重“思维产出”。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校长祖松梅分享了《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多样态资源供给视角》。她介绍说,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是由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光明区教育局强强联手合作创办的一所基础教育学校,创新一直是学校的主基调,致力于“办一所走在教育创新前沿的示范性学校”。学校通过盘活课程资源、场域资源、协同资源、专家资源,通过更新教师观念、变革学习方式、创新评价机制三个途径,实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标。学校打造了支持常态化教学的空间场域、支持多元课程开发的半开放式的场域、支持社会实践类活动的开放式场域;课程方面,学校设有通识类课程、思维训练类课程、沉浸体验类课程、实践探究类课程,此外还汇聚校外科普资源,和多家企业深度合作,比如优必选、可可乐博公司等,借助优秀企业的资源,合作开设了3D打印社团,ZO创客社、趣味编程社团、七巧科技社团、无人机社团等社团,提高学生多元思维能力成效显著,学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佳绩。

  

  思维能被看见吗?山东省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明教育集团玉清校区执行校长连秋霞的答案是:可以!她在《思维发展型课堂的研究与实践》的分享中表示,学校从2015年年底开始研究思维发展型课堂的构建,秉持“看见学生的学习,让学习真实发生”的理念,构建的思维发展型课堂已经发展成为3.0版本,即学习共同体课堂。该校通过八大思维图示、思维导图等工具的应用,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任务单引领学习方式改变,打造独学、合作、倾听、建构为特征的学习共同体课堂,变听课为观课,边观课边反思备课和自己的课堂,找到“教学评”落实的生长点,聚焦原因提出建议。连秋霞说:“我们的感受是:老师必须重视学习,重视工具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和关系建构,才能不断反思提升。”

  

  听完6位嘉宾的分享,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国培专家熊焰在点评中表示,新的历史阶段,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系列重大挑战。基础教育质量的内涵是多要素、多层面的,需要建立起系统的教育质量观。目前,创新型人力资源已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必须“吹响科学教育的集结号”。熊焰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完整的人,以学生为本和个性化原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建立以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转变学习方式是缓解学生学习危机的重要突破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教师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新时代教师应该是:课程开发者、学习设计者、游戏玩家领袖、情绪管理专家、终身学习导师、生涯发展导师,最重要的是‘心灵捕手’。”熊焰希望教师们能让学生在取得高分数的同时健康地成长,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成为毫无个性、没有任何兴趣的人;让学生喜欢学习和思考,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能鲜明地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让每个学生、教师与学校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