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课程 :一起跳“沙”坑吧!——青岛市金钥匙幼儿园

  原标题:生成课程 :一起跳“沙”坑吧!——青岛市金钥匙幼儿园

  

  一起跳“沙”坑吧!

  课程缘起

  周三是大一班畅玩半晌的时间,孩子们兴奋极了,迫不及待穿上雨靴奔向沙池。小朋友们三五成群竭力地挖着洞,并不断往里注水,不一会儿,洞扩成了坑,站在一旁注视许久的塔利跳了进去,濯濯看到后也紧随其后,一边跳一边呼唤其他小伙伴加入,“快来跳泥坑啊!!”只见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加入了跳“泥”坑的游戏…

  

  教师的思考

  尽管身上沾满了污渍,可小朋友们的情绪却沉浸在蹦蹦跳跳与沙水的互动之中。在沙水混合的坑里“跳来跳去”除了为幼儿带来情绪上的满足,是否可以考虑将游戏的兴趣与幼儿最近发展区建立联系,开发资源延展游戏情境?

  游戏是幼儿的游戏,不妨先来听听孩子们的想法。

  【为什么喜欢跳泥坑】

  阳阳老师:你们为什么喜欢跳“泥”坑呢?

  塔利:平时爸爸妈妈不让玩,因为怕把衣服弄脏。

  糖糖:看到《小猪佩奇》踩水坑很快乐,我们也想试一试!

  卯卯:泥巴粘在身上脏兮兮的感觉很好。

  阿伊莎:在泥坑里蹦蹦跳跳让我觉得自由自在!

  教师的思考

  从孩子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爱玩沙水是他们的天性,更为重要的是游戏是满足和释放幼儿情绪情感的最好形式。作为教师,应因势利导从游戏中捕捉课程生成的契机,让幼儿的游戏从“开心地玩”演变为“玩得开心且玩得自信有意义”。

  【因势利导找到课程生成的入口】

  阳阳老师:我们跳的是‘沙’坑还是‘泥’坑?

  玥玥:黄色的是沙子,我们跳的是沙坑。

  五花:不对!水和沙在一起就是泥坑!

  赫赫:能种菜的才是泥!我们上次种菜的时候小坑里积了好多水...

  叮当:怎么区别沙和泥土呀?

  生成内容与过程实录

  【沙和泥土找不同】

  为解开小朋友们对于沙和泥土的困惑,经过商讨,1组小朋友去沙池观察沙子,2组小朋友选择小菜地寻找、观察泥土。

  

  

  

  回到教室后小朋友

  就沙、土的质感展开讨论:

  恩恩:用手摸沙子一粒一粒,我觉得沙子颗粒大。

  小宝:我觉得沙子颗粒更小,因为土都是大块的。

  铭儿:不,土和水混在一起黏,土的颗粒小。

  在经过实地探究后,小朋友们对沙、土有了直观的感受,并能区别颜色、软硬程度等。但对于沙子和泥土颗粒的大小、渗水程度存在较多争议。于是我们取了等量的沙、土带回教室,做沙土对比实验。

  实验步骤

  现场取回等量的沙和泥土倒入透明塑料杯,加入等量的水静置20分钟。对刚注入水时和20分钟后沙子杯和土杯进行记录,观察泥土和沙谁会融在水里。

  

  实验结果:沙子杯的水更清澈,泥土杯的水更浑浊。不同的实验结果也验证了孩子们不同的设想。

  教师的思考

  对于沙和泥土,幼儿萌生了发展的内在需求,会开始向更深的程度探索。所以,教师需抓住幼儿问题背后的教育价值,鼓励其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客观而细致地观察、操作、验证,不仅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而且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反复比较、调整,不断对照自己的猜想,直至有所发现。这既满足幼儿游戏的意愿,又在深度学习中推进幼儿的发展。

  【泥土和沙能干啥?】

  孩子们对于沙土如此好奇,于是当晚便分发了《沙土调查表》,让幼儿通过多渠道从颜色、软硬程度、颗粒大小、种类、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自主探究。

  

  

  第二天的分享中,孩子谈到......

  硕硕:我知道沙子可以造房子、铺公路。

  毛豆:还可以做沙包!打拳或者防洪水都可以。

  家家:沙子还可以做工艺品。

  沐雅:在多功能厅见过沙画展台,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沙画?

  美美:我知道泥可以种植物,还能盖房子呢!

  闹闹:我以前用泥做过泥人和青花瓷瓶!我说的是手工陶泥,你们做过吗?

  【就地取材做沙画】

  

  

  

  【来吧!捏泥巴】

  

  

  

  

  教师的思考

  为什么要进行自主调查?

  皮亚杰的学生观指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育活动不能无视幼儿原有的经验背景,而是要把幼儿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经验的生长点,从原有的经验中生长出新经验。

  另外,主动搜集信息与被动接受信息有着本质区别,也是培养幼儿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在对沙和泥土质感有了初步了解基础之上,进行沙画和陶泥的制作,既能够体验到艺术创作的乐趣,还能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跳“沙”坑大赛】

  1. 回味无穷

  心心:原来沙和土有这么多的区别,真有趣!

  音音:上次的跳“泥”坑应该是跳 “沙”坑吧!

  茉莉:对啊,可是我还没玩够呢…

  梅森:我能跳一个巨大无比的水花!

  哆咪:我跳的水花也很高啊!我觉得我的最高!

  阳阳老师:那不如我们举办一个跳“沙”坑大赛吧!

  芝芝:好呀好呀!那我们需要准备什么呀?

  2. 赛前大讨论

  仔仔:我们要把坑挖得大一些!

  嗨皮:对!还要邀请幼儿园里更多的小朋友加入!

  格格:不如我们做个海报宣传宣传?让大家都知道。

  安安:对!还要邀请幼儿园里更多的小朋友加入!

  麒翔:可以可以。可是冠军还要有奖杯呀!

  小樱桃:还可以做些面具套袖,免得溅在身上妈妈还要洗!

  丁丁当:你们说的都是参赛的小朋友!还有观看的小朋友怎么办呀?

  大烁:我想到啦!把观看的小朋友隔开,咱们把“沙”坑给圈起来!

  3. 说干就干

  经过讨论,比赛筹备大致分为宣传海报组、场地搭建组、奖杯制作组,由小朋友自主选择想要参与的小组。

  【制作海报组】

  

  

  

  

  奔走相告,邀请幼儿园所有小朋友和老师参与活动。

  

  

  【制作奖杯组】

  

  调查奖杯的样式

  

  

  

  

  用废旧材料制作创意奖杯——

  【场地布置组】

  

  先挖一个足够大的坑

  

  

  用各种材料做隔断,不要把沙点子溅到观众身上

  

  

  让比赛热热闹闹起来,用气球装扮大赛场地

  

  大功告成啦!耶~

  【怎么记录谁跳的高?】

  束畅:怎么才能得冠军?

  濯濯:比比谁的“沙”点子跳的高?

  小雨滴:我们可以录视频,暂停用尺子量一下。

  诚诚:用张白纸放在场地周围!看看能不能溅上?

  全全:可是我们测量的是高度,不是远近呀!

  艾瑞克:不如我们直接用白纸做个巨型尺子吧!

  【制作量尺】

  

  

  做一把巨大的尺子

  

  

  想想怎么固定

  教师的思考

  无论是比赛的宣讲、制作奖杯、还是场地搭建,筹备跳沙坑大赛游戏过程中,幼儿在游戏情境里与材料、同伴的持续互动中不断积累新经验,并将学习向深处漫溯,从而使学习品质获得更高水平发展。

  【期盼已久的大赛终于来啦!】

  装备齐全

  为了不让“沙点子”溅在身上,小朋友用各种方法将自己武装起来,带来了浴帽、保鲜膜、面罩、雨衣等各种防水材料,经过反复的尝试、对比,终于选到了最合适的穿戴装扮了起来。

  

  

  全副武装

  【放肆的跳吧】

  

  

  小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也受邀来参加比赛啦!

  

  

  【跳“沙”坑之王诞生啦!】

  怎么选呢?

  冠军是怎样选出的呢?小朋友用白纸做的巨型尺子放在沙坑旁边,每跳完一个孩子,就用笔记录他跳的最高沙点子的位置。

  

  

  

  看看大家的成绩吧!

  

  小朋友根据每个“尺子”上最高泥点子的标记,选出了10个冠军。奖品还是小朋友自己做的哟!

  

  冠军的诞生

  

  

  生成课程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特点:

  1.生成课程内容的灵活性

  生成课程的内容更多是随机生成的,本次“跳沙坑”课程的生发点是在追随幼儿当前兴趣的基础上延伸而来,幼儿是课程内容的决策者,较贴近其当下的游戏、生活以及发展需求。

  2.生成课程操作途径的直观性

  生成课程在实施的途径上更强调游戏化、直观性、易操作等原则,“跳沙坑”让幼儿在追随兴趣的基础上“做中学”,始终贯彻“活”教育思想。

  与预设课程的评价相比,生成课程的课程评价更加注重活动过程,更加关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学习与游戏状态,更加在意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

  价值所在:

  在当前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追求知识性学习和技能性经验的功利化倾向,而相对忽略或轻视游戏本身所独有的情绪价值,甚至认为只具有情绪情感体验的游戏是肤浅的和低质量的。大量研究及心理治疗技术表明,游戏是满足和释放幼儿情绪情感的最好形式。在与自然沙水的抚触、蹦跳,以及游戏中的假装与想象,可以让幼儿紧张、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得以转移或消解。

  非专业的角度来看,跳沙坑仅仅是在重复某个动作,毫无意义。但从立足儿童视角,坚守儿童立场出发,游戏中幼儿自由自主的意愿是否得到满足和情绪释放,是评判游戏是否有无意义的标准,也是生成课程的价值所在。

  写在最后

  游戏生成课程并非是绝对随意的,是基于敏锐的观察,是对幼儿游戏与学习的实际需要做出课程实施的理性判断和选择。作为教师,我们也在不断探索从游戏观察中生成课程的有效路径,不断在理论和实践间回溯打磨,让幼儿能以喜爱的方式学习,在自主游戏中享受快乐。

  

  本文来源于青岛市金钥匙幼儿园(杨阳 解振方)

  来源: 山东省学前教育中心(微信号:sdsxqjy)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