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数学专家最新力作《儿童怎样学习数学》:没那么难

  能学好数学的孩子不多,喜欢数学的孩子更少。

  实际上,大部分孩子面临的是“学不好数学”-“害怕数学”-“更学不好数学”的恶性循环。

  同样的,作为年轻父母的我们,大多也对数学喜爱不起来,只是咬着牙熬过了天天与数学为伴的日子,更说不上怎么让孩子喜欢数学,怎么教孩子学数学了。虽然曾经我的数学不错,但看着三年级就冒出来的不少创新题,我也时不时要靠上网搜题来寻找思路。

  再听听“四年级定律”和更高年级家长们关于数学的恐惧,我几乎要相信孩子的数学学习只能依靠老师,再不行只能到培训机构里多报上几堂课,希望“勤能补拙”跟上进度了。

  直到这一次在浪花朵朵的书目里发现了一本新书《儿童怎样学习数学》,考虑到之前入手的几本浪花朵朵的书品质都很不错,再看看作者帕梅拉·利贝克的背景: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长期从事中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同时还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同时具备学术背景、工作背景、亲子教育背景,于是果断入手。

  

  用了一周时间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这本书完全有必要进行二刷、三刷。因为这本书几乎囊括了“幼小衔接”和“小学数学”中绝大部分的知识点,尤其是书中提到的,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孩子真正理解数学的意义,打好数学基础方面太有见地了,作者不仅仅是一位数学教育者,更是一位非常热爱孩子、了解儿童心理学的良师益友。

  我突然发现,我们的孩子(包括当年的我们)学不好数学,不是因为不努力,也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缺少真正专业的训练、缺少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我们如书中所说的那样,帮助孩子打好数学的基础,建立真正的数学思维方式,不说拿到高分,至少孩子能够跟得上数学进度、不会恐惧数学,这是一定可以做得到的。

  然而绝大部分家长和孩子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偏,越走越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陷入了两个误区。

  《小王子》里曾说:每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只是很多人忘记了而已。

  太多家长已经模糊了自己小时候因为加减乘除受的罪,忘了自己辛苦了很久才想通的一道数学题。爬上高山的人很容易忘记了曾经翻山越岭的艰辛。

  实际上要打通数学的任督二脉,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尤其是开始。

  为什么这么说呢?来,我们先来提问:假设要让孩子在一大袋水果糖中数出里面红色糖果的数量。你觉得难度如何?好简单对不对?在大多数家长的眼里,这可能就是最简单的数学题了。

  好了再问你,你觉得做出这道题需要几个步骤?一个?或者两个?

  帕梅拉·利贝克在书里详细分析了“在一大袋水果糖中数出里面红色糖果数量”的步骤,一共需要6步:

  第1步,要掌握颜色的“求同“认识,知道什么是红色。

  第2步,要把糖果进行“分类”,一组是红色,一组是其他所有颜色。

  第3步,要对糖果进行“排列”,让它们更方便被数出来,因为如果零散不规律,甚至有重复遮盖的话,是很难清晰地进行计算的。

  第4步,孩子需要知道数的排列顺序是“1,2,3,4,5......”,而不是“1,2,5,6,3......"还要知道19的后面是20,而不是30。

  第5步,孩子会一边用手指着糖果,一边开始数数。这里要掌握两种能力,一种是每颗糖果都会被指到而且都只被指到一次,也就是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第二种是指的速度和数数的速度保持一致,因为很多孩子刚开始的时候会指的比较快,而数的比较慢,当他指到第5颗,可能嘴里还在念着“4”,这就叫做“配对”。

  第6步,孩子终于经过了前5步的考验,准确地数到了最后一颗糖果,比如是“12”,这时候时候不再是序数词“第12个”,而转换了概念,变成了“基数”,也就是一共有12颗糖果。

  到了这里,这道题才被完成。是不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这才是在孩子们水平下真正的数学起步。

  由此可见,即便在我们现在看来无比简单的数学过程,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如果作为家长的我们没有这种意识,就可能让孩子在我们高高在上的批评和轻视中,对数学更恐惧、更没有信心。

  帕梅拉·利贝克强调:

  “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重复。"

  而且这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近些年题海战术饱受诟病,就是因为单纯重复的刷相似难度相似类型的题目,纯属浪费时间),而是使用多种教学器材,向孩子们提供不同形式的活动。情境越丰富、角度越多,体验就越丰满越准确。

  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在某些题目中能够把握概念,遇到了另外一种题型,却弄错概念的时候,请不要急着责怪孩子“不认真”,帕梅拉·利贝克这样说道:

  ”孩子们对概念的理解产生偏差或者不够深入,与他们的体验活动单一有关。”

  刚才数红色糖果的例子里,我们已经看到了“求同”“分类”“配对”“排列”这四个基础概念,“求同”是发现事物的共同属性;“分类”是“求同”的延伸,最重要的是,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做出不同的分类;“配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排列”是一种高级的比较。这四个概念是幼小衔接的重要部分,也是数学思维的起源。帕梅拉·利贝克指出:

  “很多孩子正是因为早期缺乏比较,排列的体验,到了小学直接进入抽象符号阶段,在学习上就会总比别人慢一拍,甚至严重落后。”

  然而在学习这些基础概念的时候,孩子们常常会受到心理学中的“噪声”影响,被很多信息带偏。

  以分类为例,有些孩子做过用颜色分类的练习,所以他们熟悉如何区分颜色,那么当他们学习到新的概念“按长度分类”时,如果刚好同样长的小棒都是红色的,那么在他们的脑海中,“一样长”可能就意味着“同样的颜色”,“不一样长”可能会让他们联想到“颜色不同”,所以他们有时候能够答对,有时候却会出错。

  要让孩子准确的理解这个概念,有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那就是看孩子能不能“把概念准确地延伸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中去。”

  只有我们使用不同的颜色,甚至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形状进行长度比较,给孩子丰富的体验后,孩子的脑海中才能真正明白“长度”的意义,未来无论比较任何两样物品的长度,他都能做出非常清晰准确的判断。

  害怕数学,本质上是害怕思考,首先不知道所以然,然后不能贯通形成体系,帕梅拉·利贝克在书中说:

  “数学概念的割裂和逻辑思考的缺乏,在初等教育中可谓是灾难性的普遍现象。”

  那么学习数学的关键步骤是什么呢?帕梅拉·利贝克用一个公式进行了说明。

  体验-语言-图画-符号。

  先用具象物体进行探索体验,然后用口头语言来描述这种体验,再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示,最后掌握概括这种体验的书面符号。

  因此可以说,“体验-语言-图画-符号”是我们在任何一个阶段学习数学都必须牢牢把握的原则。

  书里一共二十一章,内容非常丰富,既有数学理论、教学经验、教学技巧、课程设计,更运用了科学的大脑认知和心理学知识,还加上了许多精心设计的游戏,因此读起来非常舒服顺畅,每每读到一个游戏,我都忍不住赞叹,迫不及待地想带着孩子一起玩起来。

  对于想给孩子做好数学幼小衔接的家长来说,书中的第三到七章值得仔细阅读。帕梅拉·利贝克认为: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我们要做的,是通过生活中的大量例子,充分、反复地引导孩子“数数”,因为理解“数”的概念非常重要,无论是将来学习加减法、图形还是时间,几乎所有的数学学习都是基于“数”的理解之上的拓展应用,所以当我们陪伴幼儿的时候,可以根据书中介绍的活动带动孩子们把数学“玩”起来。

  如果孩子已经上小学了,除了可以再巩固“数”的概念之外,还可以细细琢磨第九章到第十九章的内容。在这几个章节中,帕梅拉·利贝克将“体验-语言-图画-符号”的四个阶段运用的淋漓尽致,通过大量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不断得到这四个阶段的练习。这些有趣的活动非常容易操作,在家里随时可以用起来。大部分的学校教学都只重视后两个步骤,严重忽视前面两个孩子真正需要的步骤——那就是先用具象物体进行探索体验,然后用口头语言来描述这种体验。

  因此,我们不应该把学习数学的任务全放在对老师的期待上,而应该尽我们所能,给孩子提供充足的体验活动来让他们接触概念,并且通过口头语言的描述帮助他们形成概念。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白:学习数学,并不仅仅因为数学的应用价值,而是因为能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智力和美学上的满足”。

  在陪伴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障碍,帕梅拉·利贝克不仅分析了如何学习数学的经验,更和我们分享了如何科学的理解孩子,帮助孩子学习数学。

  她在书中写道,很多孩子会抗拒单调的计算,而这往往会让我们会觉得孩子不踏实,不努力,缺乏刻苦耐劳的精神,然而在帕梅拉·利贝克的眼中:

  “拒绝单调的计算是数学能力有发展前途的表现”。

  这句话治愈了孩子总是耍赖不做计算题给我带来的焦虑。

  帕梅拉·利贝克更提出了很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比如皮亚杰理论:

  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我们常常认为是他们对问题本身的理解水平不够,但如果我们注意到“语言”的复杂性,就应该时刻牢记另一种可能性——也许在某个问题的“语言表述”上,孩子的理解就与我们不同?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和孩子讨论的,就不是彼此心中的那个问题。从这个思路出发,有些棘手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这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有时候孩子“不理解”只是因为“和我们理解的不同”。

  如果我们能掌握更加科学的方法,就能更淡定、从容地理解孩子,支持孩子。

  书中太多的观念和游戏,让我眼前一亮,再写下去我觉得我要重新翻译一遍了,还是留着更多有趣的内容,大家选择自己需要的,细细品味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