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布第3号总林长令 深入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

  近日,重庆市发布第3号总林长令,即日起到2025年底,重庆全市总动员,各区县及毗邻地区协同联动,深入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

  据了解,松材线虫病是重大植物疫情。《森林法》《生物安全法》和国家林长制督查考核作为重要内容,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纳入 “一票否决”负面清单。自2001年传入重庆以来,松材线虫病疫情已对我市以马尾松林为主(约占全市森林面积的36%)的森林资源造成危害。截至目前,重庆有县级疫区31个、疫情面积177.65万亩,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4位,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根据方案,重庆将以实施“五大行动”为抓手,对深入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进行再动员部署。

  深入开展疫情精准监测行动。坚持预防为主,严把监测预警关。按照“监测全覆盖、普查无盲区”工作要求,严格落实疫情日常监测和专项普查制度。健全网格护林员监测为主、社会化组织调查为辅的人工监测体系,有松林的乡镇每2个月组织网格护林员开展一次巡查报告。落实林业数字化变革,充分利用国家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监管平台,不断深化卫星遥感、视频监控等自动识别技术,实现由传统人工地面监测为主向天空地一体化实时智能监测转变。加大对死亡松树的检测鉴定力度,确保新发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除治、早拔除”。建立并动态更新全市松材线虫病发生小班数据库和疫情分布“一张图”,做到疫点小班档案和检测确认全过程可溯可查。

  深入开展疫木集中除治行动。坚持治理为要,严把除治清理关。建立疫木除治赛马比拼机制,抢抓每年10月至翌年3月“窗口期”,严把安全、进度、质量关口,全力打好“冬春战役”攻坚战。重点除治疫情小班病(濒、枯)死松树,统筹抓好因火(旱)等灾害致死松树的除治清理。严格执行除治松木“能粉尽粉”无害化处置要求;对确需焚烧的,严格执行林区用火审批和“七不烧”制度,并制定好应急预案。大力推行政府购买除治服务和专业除治队伍3—5年绩效承包防治模式,严格落实山上不漏一棵死树、林间不遗一根树枝、地上不露一个伐桩、路上不丢一节疫木、农户不留一段松柴、企业不存一块松木的“六个一”质量标准。建立“一疫点一策略”“一小班一方法”精细化除治、动态化清理的闭环工作机制,逐年实现疫情“控制一批、压缩一批、拔除一批”。

  深入开展疫源封锁管控行动。坚持监管为重,严把疫木流通关。实施全方位、无死角的疫木源头全程监管。疫木除治推行村社干部、网格护林员陪伴式监管制度;建立疫木无害化处置见台账、见轨迹、见影像和企业承诺“三见一诺”闭环监管机制。统筹疫情防控与环境治理,提倡将疫木管理纳入村规民约、人居环境整治、“十户联防”范畴。加强联防联治,全面开展涉疫林区“拉网式”清理;认真落实边界区域交叉检查签字确认和村级林长、网格护林员履职报告制度,严防疫木流失。严格检疫执法监管,发挥检疫检查站(卡)检查拦截作用,严查松原木、板材和木质包装材料,严厉打击违规采伐、运输、经营、加工、使用疫木及其制品行为。

  深入开展健康森林保护行动。坚持提质为本,严把森林质量关。坚持病(濒、枯)死松树清理和健康松树保护并重,统筹疫情防控与生态修复,科学编制林区规划。依托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国家储备林建设、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等生态工程项目,对疫木除治地块科学补植补种乡土阔叶树种,营造混交林,提高林分抗灾抗病能力。因地制宜开展人工商品松林改培,探索疫情科学防控、系统治理和森林可持续发展。采取打孔注药保护名木古树和重要地标性景观松树。

  统筹开展疫情防控保障行动。建立以林长制为核心的疫情防控责任制度,继续推行以奖代补政策,把防控成效纳入林长制督查考核。区县级林长每年专题研究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加大检查督导力度,调度问题清单整改及资金保障等情况。有关部门落实例会制度,按照工作清单认真履行属事监管责任。各区县要建立专班工作机制,推行区县包乡镇、乡镇包村、村包小班绩效模式,形成发现问题、告知约谈、整改销号全链条工作闭环。对因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除治不力等造成疫情蔓延或引发森林火灾、人员伤亡事故的,依纪依规严肃追责问责。(周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