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举双手反对文明城市评比,为何?网友:已经“变味”了

  最近几年,关于“创建文明城市”的评比,让很多老百姓都苦不堪言。各种检查、评比、创建等,让大家都觉得疲于应付。尤其是某些地方政府,动不动就进行文明城市的评比,然后派各个部门来进行“突击”检查。

  此前,有代表曾提出“取消文明城市评比”,理由是:现在的评比太多了,几乎是一天一个,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形式主义。

  

  这位代表表示,要让地方政府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很多老百姓都表示双手赞成这个提议。

  创建文明城市明明是一项惠民工程,为什么会遭到老百姓的反感呢?关于这个问题还需要要客观地去看待,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就比如文明城市评比这件事,它虽然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但也有好的方面。

  

  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我国对于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视度一直很高,每三年评选一次。

  据了解,自2015年起,我国就把“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测评体系”作为衡量各省份创文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增加了实地暗访环节。

  我国创建文明城市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市民的素质,促进当地的经济建设,提升城市的形象。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城市评比已经有些背离了初衷,很多地方的创建活动都变了味,变成了政绩工程,成为了某些地方官员升迁的一种手段。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把创建文明城当成了政绩工程,为了争创“省级文明城”、“国家级卫生城”,不惜重金投入,搞面子工程,结果导致创建工作流于形式,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给群众造成不良影响。

  有些地方为了争创“省级园林城市”,专门花巨资对城区进行绿化。可这些绿化树木,有的种得稀稀拉拉,有的种得东倒西歪,有的干脆就不长,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还有的为了美化街道,将原本的路灯,全部换成新式景观路灯,结果由于安装不规范导致路灯经常坏掉,既影响了居民生活,又浪费了大量钱财。

  诸如此类的事情举不胜举,令人触目惊心,让人不得不怀疑某些地方的创建工作是否走进了死胡同?一味追求表面光鲜,盲目攀比,最终只会得不偿失。

  

  就像前文提到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虽然如今的创城工作逐渐走入了岐路,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带来了一些良好的效果。

  以前,很多城市的大街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垃圾,但是现在这些现象已经减少了很多。其实这是与市民的素质提高有关,也和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有关。政府部门在大街小巷都放置了垃圾桶,引导人们不要随地扔垃圾,还聘请了城市清洁工来打扫街道卫生、处理垃圾。

  另外,这些年全国的城市都在进行城市的建设,或者是旧城改造。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很多城市的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这样看来,创建文明城市评比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我国的城市建设水平。所以在当下这个阶段,暂时是不会取消创城工作的。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引导和监督。

  “文明城市”评比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活动,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政府部门在进行文明城市评比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中心。“文明城市”评比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机制,但是不能把它当成一个硬性指标来要求。

  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来让老百姓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通过百姓的评价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不断地提高“文明城市”评比的质量。

  

  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要以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着力点,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要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整改,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特别是对那些长期存在,反复出现,屡禁不止的突出问题,更要引起重视,坚决予以纠正。比如:乱停放机动车辆、随意占道经营、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公共设施等。

  文明城市是反映一个地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对于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虽然创城工作走了一些弯路,但相信在经过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监督之后,一定能回到正轨,重获民心。

  今日议题:越来越多人举双手反对文明城市评比,为何?网友:已经“变味”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