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位格格金默玉,出狱后写信给邓小平要工作,结局怎样

  2014年,“清朝的最后一位格格”去世,享年95岁。

  作为格格,本来应该有着衣食无忧,一生顺遂的生活,可是她这个格格的一生却大起大落,甚至是一场悲剧的人生:家庭变故、牢狱之灾、文革磨难、婚姻变故、疾病缠身.....

  然而,这一切的悲情与苦难在她口中却变为欢快的闹剧。生活给了她苦难,她却微笑着一一化解,保持着童真与乐观。

  如她自己所说:人的生活中有"喜怒哀乐"但"怒"和"哀"应该放在心里有"喜"和"乐"才拿出来与人分享,让别人开心,人生就是这样。

  哪怕后来她锒铛入狱,却始终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直到临终前才含泪说出一件皇室丑闻。

  这位格格就是金默玉。

  金默玉,原名爱新觉罗·显琦,是晚清最后的格格,出生于1918年,她是晚清肃亲王善耆的十七女,是最小的女儿。

  

  善耆生于同治五年,他的祖先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豪格。

  他是晚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任民政尚书(相当于部长),还是中国警察制度的创建人,曾担任过崇文门监督、理藩部尚书、镶红旗汉军都统等要职。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皇帝和太后返京时,善耆通过日本人川岛浪速的交涉安然进入紫禁城。

  从此善耆与川岛浪速相识,并为他向清廷奏请了二品官,后来他们交换庚帖,结拜金兰。川岛浪速是日本“大陆政策”的狂热鼓吹者,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充当过翻译官。

  善耆是个复辟狂,一心要挽救已灭亡的清王朝。

  1912年2月,清帝退位,川岛浪速向善耆表示日本政府可以帮助他复兴清室,并劝他移居旅顺,以便活动,并可以得到日本人的保护,善耆一家便逃到了旅顺。

  1914年4月,日本大隈内阁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想乘机侵华,解决满蒙问题,加藤高明外相积极支持善耆的“满蒙独立运动”,关东都督府中村觉大将也传令满洲各地日本人要支持这个运动。

  川岛浪速从日本赶到旅顺,同善耆筹划再建宗社党和开展“满蒙独立运动”事宜。善耆为表达对川岛浪速的感激,把十四格格显玗送给他做养女,川岛浪速为她起了个日本名字,即川岛芳子。

  作为肃亲王最小的孩子,金墨玉并没赶上肃亲王府最鼎盛的时期,因为她出生时,肃亲王一家已经流亡6年了。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清朝覆灭了,但是这些遗老遗少的生活却没有怎么变化,虽然在刘扬,但是他们锦衣玉食样样不缺,府里两百来人,一半都是用人。

  那一套清朝皇族的繁文缛节依然被严格遵守着,逢年过节祭拜祖宗,晚辈每天都要给长辈请安,用人见到主子要行礼,总之,所有的礼节和规矩都跟清朝时一样。

  女孩子的规矩更多,每次宴会上金默玉和姐姐们不能去夹远处的菜,这种事通常由奶妈代劳。但奶妈一样菜只会夹一点,即使吃不饱也不能表露出来,回家了再由奶妈给开小灶。

  对于王府里的各种规矩,金默玉的兄姐都无条件遵守,而金默玉对这些规矩特别看不上,总是找机会避开。给长辈请安,能不去就不去。佣人给她磕头,摆摆手直接让人家起来。家里的哥哥姐姐站有长相 ,坐有坐相,但金墨玉却怎么舒服怎么来,一点儿都不注意形象。

  比如说,家里的姐妹一起出去看卓别林的电影,姐姐们端着架子,顶多弯弯嘴角,只有金墨玉笑得东倒西歪,放纵肆意。这时候,姐姐们就会用手捅她,提醒她注意仪态。可她根本不在意,换了个离姐姐们远点的座位,继续哈哈大笑。

  

  因为金墨玉跟其他的格格完全不一样,任性又叛逆,搞得家里人都叫她“革命儿”。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922年,金默玉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善良的她的三姐回来吊孝时,不忍心她一个人留在旅顺,便决定留下来照顾她。

  金默玉高中毕业后,去了日本女子大学读书。

  在日本留学的她为了不依靠家人成为新时代的女人,她便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当她看到许多中国留学生的不公平待遇,激发了她的爱国热情。

  1937年,因卢沟桥事变金默玉被迫从日本辍学回到了北京。

  不久后,她瞒着家人找到一个职位:在一家日本人开的钟表公司当顾问,薪水很高,又不用坐班。

  此时的金墨玉做了一件让哥哥姐姐血压飙升的事,那就是她剪掉了长发,烫了当下时髦的卷发,眉毛描得细细的,穿着碎花旗袍,看起来就像一个职业女性一样。

  而且19岁生日那天,她拍了一幅照片,依然穿着旗袍,却理了一个男式发型。

  照完之后,还让照相馆放在橱窗里展示。

  她哥哥看到了就气不打一处来,回家就对金墨玉一顿骂。金墨玉呢,掏掏耳朵当没听见,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在公司里,金默玉迟到早退,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一次她到公司,发现大家都从楼梯上走了下来,便问大家:“咋都走了?是打疫苗吗?”

  结果大家都笑着对金默玉说:“什么打疫苗,现在都下午五点了,下班了?”

  

  作为曾经的格格,金默玉并不懂得金钱的概念,每天花钱都没有数。

  平日里,看到喜欢的东西,二话不说,掏钱就买。跟女同事去西餐厅吃饭,永远是她抢着买单。如果有亲戚朋友上她公司买东西,一律挂她的账。

  所以每到发工资的时候,给这个人结结账,给那个人还个钱,最后她经常是一点儿钱都领不到,有时还倒欠公司的钱。

  或许有人会问,金默玉一点钱都不存,每月还入不敷出,难道有人给她钱花吗?

  金默玉确实不缺钱,她在回忆录里这么说:“我从小对钱没什么概念,从不接触钱,也不必拿钱,要什么有什么。不用我开口,哥哥们早给买好了,他们从几百样里挑几样好的,拿回来给我选,哪用得着我花钱?到了民国,开始时兴记账。去东安市场逛,大家都知道常去客人的身份,他们都知道我是肃亲王府的小格格,我一去他们就说‘您随便拿’。我喜欢什么他们就给我送回家里,也不用我自己带回家。到了节假日、旧历年算账,家里的账单一沓,到时自有人给钱,但谁给的我都不知道。”

  然而,她前半生靠着祖辈留下来的财产挥霍无度,后半生却穷困潦倒。

  估计金默玉自己都没想到,将来的某一天她会穷到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由于拥有时不懂得珍惜,肃亲王在世的时候,把家里的男孩都送到国外最好的军事学校学习,希望其中有一个能把肃亲王府撑起来的后辈。

  

  但是这帮少爷除了花钱,什么都没学会,有的甚至还抽大烟,醉生梦死地活着。所以他们家里的产业很快就败光了。

  新中国成立前后,不少皇室贵族逃往海外,金墨玉的哥哥们也不例外。

  他们留给金墨玉的只有100元钱、哥哥们的6个孩子,外加1个保姆和保姆的女儿,一家9口的生计都落在墨玉一个人身上。

  为了养活这一大家子,她开始陆陆续续变卖东西,可金墨玉不了解行情,经常贱卖。

  一件大衣原本几百块买来的,她卖出去好几件才拿回来一百块。等她了解行情了,东西也被卖得差不多了。

  撑了一段时间,钱花光了,金墨玉只能想别的办法赚钱。她给别人织过毛衣,也洗过衣服,但因为给别人洗衣服用的都是上等的肥皂,一个月下来,挣的钱还不够买肥皂的,非但没改善生活,反而赔了个精光。

  由于没钱生活,所以赊账成了她的日常,这样的日子一直熬到1952年。

  她的哥哥从日本给金默玉寄回一笔生活费。金默玉不想再这样下去了,她得想办法找个挣钱的方法,想来想去,于是她就在自家院子里开了间西餐厅,可能认识不符合市场需求,西餐馆在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人上门。

  后来,金默玉又改开四川饭馆,北京当时有40万四川人,这家饭馆一下子火了起来。虽然没赚多少钱,但至少一家人吃穿不再发愁。

  两年后饭店被公私合营,她成为中央编译局的一名职员,每月拿60元工资,金默玉的生活这才转好。

  这就是金墨玉,岁月磨掉了她的叛逆和傲慢,却留下了她的平和与坚韧。

  1954年, 36岁的金墨玉结婚了,丈夫是马万里。

  马万里是现代著名国画大师,就连徐悲鸿都评价过:“马君画格清丽,才思俊逸,有所创作,恒若行所无事。”

  

  马万里有过2次婚姻,还比金默玉大了14岁,虽然颇负名气,可那时的画家并不比现在吃香,真没钱。

  不过金默玉还是嫁给他了。

  金默玉感慨说:“若是过去,自己或许早已像姐姐们一样,嫁给某位蒙古王爷,成了满蒙联姻的工具。可我不愿意,我自己的事,谁都不能管。”

  她嫁的人,只能是自己喜欢的人。

  金墨玉的婚礼很简单,她让丈夫写了喜帖,自己借了件旗袍,跟家里人吃顿饭,就算礼成了。

  婚后,两人的生活很是惬意,夫唱妇随,彼此尊重。

  

  本以为后半生就能这样的幸福下去,可是在1958年2月,离春节还有5天的时候,十几名警察突然闯到她家里,把她带走了。

  3个月后,金默玉直接被押送到劳改队。

  6年后的一天,正在干活儿的她被队长叫进办公室:“金墨玉,经过审查,现在决定判处你有期徒刑15年!”

  随后,她被带到秦城监狱开始服刑。

  金默玉怎么就无缘无故地被判了15年?虽然金墨玉一直很本分,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她的身份无疑是致命的:皇室的格格、肃亲王的女儿、汉奸川岛芳子的妹妹,哪一个都够判几年的。

  金默玉入狱后,丈夫马万里很快便疯了,因为金默玉,是他窘迫生活的唯一精神支柱。

  他每天不是胡言乱语,就是在砸东西。无奈之下,他的画家女儿马慧先便将他送进了精神病院。在医院,马万里只要稍微清醒就要疯狂地作画。

  马万里的妹妹马清禾本就看不上高傲的金默玉,她背着马万里把签了字的离婚协议书给了牢狱中的金默玉,金默玉一看就知道不是马万里的字,但为了不牵连马万里,还是默默签了字。

  1973年,金墨玉刑满释放,为了生活,她去天津茶淀农场当工人。

  在天津茶淀农场,金默玉用比她还高的大铁锹费力地挖着苹果树下的冻土,手掌流血了,但她不作声。

  “我知道我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是人民内部矛盾,而我是封建贵族阶级的小姐,汉奸的妹妹。”

  生活虽然清苦,好在她在这里遇到了第二任丈夫施有为。两个人互相依靠,倒也过得充实幸福。

  

  由于农场的工作过于繁重,不久之后,金墨玉患上了严重的脊椎骨炎和腰肌劳损。后来实在干不了活儿,农场就给她办了病退,每月工资降至19元2角。

  这样的工资“连吸烟的钱都不够”,何况还要给婆婆寄钱。

  吸烟,是金默玉在监狱里养成的习惯,“腰疼得受不了,或者累得撑不住,我就吸烟,后来一天能吸一包。”

  没办法,金墨玉生平第一次想到了求人。

  按照她的性子,她是死也不求人的。在监狱,腰疼得拿不起放在地上的铺盖,就用脚去移;没有梳子,就用牙刷把头一点一点地刷过去;衣服破得没有替换,就用碎布在上面缝出小花来;无论处境如何,外表一定要整整齐齐。

  她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信里就提了一个请求:如今我已经干不了体力劳动了,但是还干得了脑力劳动,请给我工作。

  很快,她就收到了回信,邓小平不但给她平了反,还安排她回北京,在文史研究馆工作。

  在工作期间,当年在日本东京女子学习院的那些同学设法找到了金默玉,分隔几十年,她们说她一点都没变,还嘻嘻哈哈的,甚至有人还不相信她坐过15年的牢。金默玉拒绝了她们让她去日本定居的邀请,因为她始终保持着最初的那个想法,毕竟自己是中国人。

  金墨玉61岁的时候,她突然有想办一所日语学校的想法。

  1992年初,金默玉与丈夫将家中所有的存款全部拿出来,购买了书桌、教材等学习用品,开办了“爱心儿童日语班”。“爱心”暗喻“爱新”,表明她是爱新觉罗家族中的一员,又表明她在晚年为培养儿童的日语能力而奉献自己的爱心。

  

  为了把“班”办成学校,从1993年起,金默玉在日本和北京之间奔波了数年。动用了同学、朋友、亲戚等一切关系,四处演讲,终于筹足了办学经费。

  1996年5月,位于河北廊坊市开发区的爱心日语培训学校正式挂牌。据有关部门确认,该校是当时国内设施最齐全的民办日语专修学校。

  2000年,金默玉又建立了廊坊东方大学城。2002年,与人合办了北京东方研修学院。

  理想实现了,金默玉才在廊坊买了一套房子住。周围的邻居都知道这位老太太了不起,干了一件别人都干不了的事。可金墨玉觉得自己很普通,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2007年,金默玉在80岁高龄之际,参加了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这时候的她虽然上了年纪,但整个人的气质还是很不错的,开朗的性格,让人看不出她这一生波折坎坷。

  2014年,这位格格因为心脏病发离开人世。她曾在去世前,向外界坦诚姐姐川岛方子是日本派过来的间谍,这是她家族的一个丑闻,她这话藏了一辈子,直到死才释怀。

  “你不后悔当年没和哥哥们一起走?那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了。”记者问金默玉。

  

  金默玉却说,她这一生做过的最正确的事有两件,一是没有去香港,一是在监狱中没有陷害过任何一个好人。

  “在日本读书的时候,我的家庭教师告诉我,高尚不是别人笑的时候你不笑,它是一种品德。高尚的人,一年中必须找一天闭门思过,想想有没有做什么对不起人的事情。你认为正确的,就坚持到底,不要管别人怎么想。”

  她这一生,享受过荣华富贵,经受过苦难折磨。

  在时代的洪流中,凭着自己的坚韧努力,让所有人忘记她的出身,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由金默玉的经历,我们可以想到,人的一生,若一心向阳,生活再多磨砺,也能处处发现阳光和雨露;我们若坚定自己,就没什么可以击垮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