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成语之美 传承中华文明——八堡小学四年二班成语故事会

  原标题:品味成语之美 传承中华文明——八堡小学四年二班成语故事会

  (记者 杨传旨 通讯员 黄丹丹)成语是汉语的精髓,是历史的积淀,是中华文明的瑰宝,经过千年洗练而流传至今。很多成语的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深刻的含义,耐人回味。为了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积累、运用成语,体会成语的魅力,汲取成语背后的文化力量,惠济区八堡小学四二班结合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组织召开班级成语故事会。

  活动一共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看图猜成语。

  语文老师依次出示6幅图片,学生猜对应的成语。在此环节,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努力从智慧大脑中提取信息,兴致高涨。

  第二环节:成语故事我分享。

  课前老师已经给学生布置了课前学习任务:搜集有关于学习的成语故事。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主动讲述自己搜集的成语故事,来了一次成语故事的饕餮盛宴。

  王怡馨:我来给大家讲《囊萤夜读》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车胤读书非常勤奋,甚至读起书来都不知道疲倦。但是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等到了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袋子,装上几十个萤火虫,用他们发出的光,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后来车胤变得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不管环境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张文浩:《凿壁偷光》的故事我来讲一讲。西汉人匡衡出生贫苦的农民家庭,但他从幼年起就酷爱读书,白天要劳动,没有多少空余时间,晚上很想读书,但家里穷的点不起灯,他很苦恼。后来他发现邻居家每天夜里都有灯光,就想了个办法,他在墙上凿了个小孔儿,灯光果然从小孔里透过来了。他很高兴,从此以后,他每夜借着这一线光亮读书,直到邻居家熄了灯,他才满意地去睡觉。“凿壁偷光”后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翟梓涵:《悬梁刺骨》的故事大家想听吗?这其实是两个人物故事,东汉时期有个叫孙晋的年轻人,他勤奋好学,喜欢读书,从早读到晚很少休息,三更半夜为了防止打盹,孙静想了一个好办法,他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梁上。这样瞌睡的时候,绳子扯痛头皮,他就会因为疼痛而清醒起来,继续读书。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在他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他,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奋图强,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第三环节:成语视频我欣赏。

  同学们讲得真好!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个成语故事的小视频。大家依次观看了《程门立雪》《手不释卷》《闻鸡起舞》三个成语故事的小视频。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

  第四环节:成语故事收获多。

  老师提问:“通过今天成语故事会的召开,你有哪些收获呢?”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表达:今天又学会了很多关于学习的成语,而且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通过这些成语故事,我们懂得了任何人的成就都不是轻而易举获得的,都需要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勤奋读书。

  此次成语故事分享会的开展,让同学们不仅获得了一次锻炼的机会,还感受到来自千年前由祖辈们留下的记忆和智慧,以及流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欢声笑语间,知识已流传于脑海与心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