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流年:43路,一个师范生的记忆

  原创 袁念琪 上海人家AB面

  图说:从农场考入桂林路10号上海师范学院,开始四年的43路乘车史。

  1978年,我从农场考入桂林路10号上海师范学院;开始四年的43路乘车史。周六上午阅览室坐到关门,上车回家。从师院到裕德路车票1角,走一站到桂林路漕宝路口乘5分;那还有调头车,坐座概率与终点上车一样。下车站近上影被厂里人叫“1号门”的漕溪北路正门,当地人把这一带叫“三角地”,有个农贸集市。周日晚回校,43路站原在漕溪北路54号漕溪路小学门前;后建华亭宾馆北移,到上海人称“13层”的漕溪北路高层住宅群中900号门前。

  图说:经过华亭宾馆的43路。

  车过中山西路,车轮“咯噔”一跳,那是过沪杭铁路。43路过龙华火葬场,这站在上世纪50年代叫“新村”,叫人想起坊间把火葬场教“铁板新村”。那时还有土山湾站,在裕德路与徐家汇站之间;土山湾孤儿院旧址在蒲汇塘路55号。建议今漕溪北路裕德路站,换上“土山湾”这有意味的名字。

   图说:43路前身之一的53路,有“土山湾”站。

  时,43路从漕溪北路小转弯漕宝路时,拐角可见1949年上海战役遗留的碉堡;那年5月,三野23军从漕河泾攻入市区。车上漕宝路,就见33号小有名气的上海玉石雕刻厂,当记者后去拍过片。厂对面40号是上海市少年管教所,常见排队探监的人。它原是建于1919年的江苏第二监狱,抗战中毁于日军炮火。1958年在遗址建少教所,1992年迁青浦后此地建宾馆。

   图说:43路前身之一法电23路。

  从桂林路到南码头,43路开了四十二年。该路线之前是23路+53路,这三路都离不开一个“3”。先有23路自斜桥到徐家汇,由上海法商电车电灯公司1948年开辟。1952年,东端终点延至老西门,西端仍徐家汇。三年后,徐家汇终点不变,东头伸达黄浦江边南码头,从此敲定后来43路一端起讫站。

   图说:我大学时乘43路从裕德路到桂林路,正是当年53路绿线。

  53路问世1949年,据《徐汇区志》,“为调整线路布局,发展南北交通直达线,先是开辟自徐家汇至漕河泾的53路车”。那线路也叫“半市郊线路”,因出了中山路就是市郊上海县。53路分甲乙两线,甲线老西门——龙华,乙线老西门——漕河泾。1951年缩线,只从徐家汇到漕河泾,取消甲乙两线。1955年,53路分红绿两线:红线徐家汇——漕河泾,绿线徐家汇——桂林路。我大学时乘43路从裕德路到桂林路正是绿线。绿线要越过红线终点漕河泾延至桂林路,只因那聚集高校:有当年搬来的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师院前身)和上海冶金专科学校。还有之前在此的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上音前身)和市工会联合会干部学校(后为上海化专)。

   1957年7月,23路在全市公交路别编号调整中更名43路。翌年4月撤53路,由43路接其线路,再加原先行驶的23路线路,43路全程为南码头至桂林路;驶过一县(上海)三区(徐汇、卢湾、南市),至今线路基本不变,为贯穿上海东西一条主要公交干线。途径原黄(金荣)家花园的桂林公园、上影厂、徐家汇教堂、红房子产院,还有南市影剧院、诺奖得主李政道读过书的清心书院(今市南中学)……

  图说:1978年上海师院复校,43路站名由“师大分部”改“师范学院”。

  进大学时,到校的43路终点站为“师大分部”。1972年,华师大与师院、教育学院、体院、半工半读师范学院等5校合并为上海师范大学。到1978年5月,上海师院复校,站名改“师范学院”。六年后,上海师范学院更名上海师范大学,站名随之改“上海师大”。这终点站位于漕河泾港桥北,桂林公园对面,大学则要过桥南去百米;可它取站名舍近求远,不爱园林却爱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培养教师的师范。

  图说:“师大”站牌醒目。

  乘43路有过一次无票乘车,43路请客。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第三届排球世界杯以3比2战胜日本夺冠,赢得中国“三大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看完电视直播,校园沸腾;同学们涌出地处上海县、农田围绕的学校,奔向43路去市里欢庆。几辆43路满载学生开动,我们这批到徐汇剧场门口下车到交大。交大同学说人都到外滩去了,按传统惯例到市府报喜欢庆。回校时已无43路,从徐家汇一路走回。

  坐43路还有我们的老师。夏老师教中哲史,有1米8个头;他说现在生活好了,在车厢望去是高个多了。有同学看到上美学课的尹老师审美车中美女,难怪他出的期末考查题是《从“情人眼里出西施”看审美感受》。

  大学毕业,我分到车站支路的南市三中。一周起码还要坐一趟43路,因读政教系就成了学校专职团干部,每周到陆家浜路南市区委区府大院里的团区委学校部开例会;还去那里大礼堂开会,或到对马路区教师进修学院参加教研活动。从那回家坐43路,上车的站叫“大兴街”,也是43路调头地方。站头在陆家浜路1020号,站名却用了隔壁马路。上世纪80年代,沪上出流行语“大兴”,意为不正宗、质量差、吹牛皮和骗人;让这条筑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的上海老马路躺着也中枪。

  图说:影片《股疯》里的43路。

  改革开放后,上海公交亮相于两部热门故事片。《小字辈》的29路电车子虚乌有,那时上海电车只从11路到28路。《股疯》里到是实在的43路SK661F型橙色“大篷车”,但线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开到了外滩和西藏中路。

   图说:潘虹以饰演43路售票员范莉夺金鸡奖、百花奖等最佳女主角。

  头顶旧毛巾、穿短袖戴粉红袖套的潘虹,以演43路售票员范莉夺金鸡奖、百花奖和首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等多个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过去乘43路,常闻到两股味。一是中山南二路漕溪北路口,肉香幽幽飘入车厢,附近有一家香肠工厂。二是徐家汇路350 号上海醋厂,路过车里如打翻了醋钵头。这些气味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飘逝,变化的还有43路起讫站:2000年12月,西端自桂林路延伸到虹漕南路江安路。东端虽只变站名却折射巨变,因建大桥临时缩线海潮路的43路在1991年回迁南码头,站名改“南浦大桥”。

  图说:43路南浦大桥站是上海最美公交站。

  《劳动报 文华》2023年4月23日

  袁念琪:1978年从农场考入大学,获法学士学位。1983年考入上海电视台,高级编辑(专业技术二级),获上海长江韬奋奖,上海市作协会员,入选《中国新闻年鉴》。1974年起发表作品,获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一等奖,收入王蒙主编《中国最佳散文》,入选“2022最澎湃创作者”。著有《上海品牌生活》、《上海门槛》、《上海姻缘》、《上海B面》和《零食当饭吃》等。

  原标题:《【车窗流年7】43路,一个师范生的记忆》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