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构建澜湄流域媒体交流合作新格局 “日日新·向未来”澜湄媒体社长总编对话

   编者按     5月31日,“日日新·向未来”澜湄媒体社长总编对话会在昆明举办。本次对话会是新时代“一江情·一家亲”国际人文交流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话会分为主旨演讲和圆桌论坛两个环节,其中圆桌论坛设置了两个议题。来自中、缅、柬、老、越等澜湄国家及美国的国际传播领域资深专家、从业者齐聚一堂,围绕“数字赋能 构建澜湄流域媒体交流合作新格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针对“数字赋能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和“澜湄国家媒体的合作路径”两个议题发表观点、提出建议。本文摘选其中的精彩部分和核心观点,集中呈现,与读者共享。

  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宣部副部长、《人民报》总编辑万赛·达温雅——

  强化责任意识 服务区域发展

  老挝媒体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宣传党的政策路线、政府规章制度、倡导爱国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党、政府和社会的喉舌,在提供政治、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常识、娱乐新闻的同时,也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当前老挝媒体发展迅速,老挝媒体能够运用现代科技发展自身,及时全面快速采集信息,编辑并发布新闻。目前,老挝共有113份印刷物,168个广播基站,43个电视台基站,6个数字电台基站,1个卫星电台基站,28个有线电台基站。

  老挝媒体除播报国内新闻和全国范围内发生的事件之外,还承担起舆论引导、舆论监督职能,如及时辟谣等。同时媒体还积极应对老中铁路运营、高速公路、水电站建设等方面的舆论。未来老挝媒体一方面将继续与越南、中国、东盟等加强信息交流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将与驻老挝的联合国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加强合作。

  一直以来,老挝媒体都在广泛宣传湄澜合作,让老挝民众认识到湄公河国家正面临着干旱、洪灾、环保等挑战。澜湄国家应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联手解决以上问题,加强湄公河次区域成员国之间的紧密合作。能够看到区域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合作正在一步步深化,特别是澜湄国家与中国的合作。每年湄公河委员会成员都会就湄公河保护问题进行磋商,如抽水灌溉或安装自来水会导致河流水位下降,水运和渔业将导致水质发生变化等。社会发展引起的用水量增加,区域范围内储水进行农业、工业生产引起季节性水流系统的变化,从而影响湄公河水库生态环境。

  自1995年签署《湄公河流域发展合作协定》至今,老挝媒体积极宣传该协议精神,并取得一定成效,虽然区域发展效益明显改善,但依然不能达到湄公河水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老挝作为主办方于2023年4月6日在万象市举办的国际湄公河委员会峰会,再次见证湄公河可持续发展精神。未来,我们老挝媒体将继续宣传澜湄国家合作成果、地区共同利益,呼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宣传各项关于澜湄合作的法律法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保护水文生态环境,包括预防河堤冲刷、因过量用水而导致的湄公河水位下降及日益加剧的全球变暖问题。我们应致力于加强宣传《湄公河流域发展战略2021—2030》,这意味着国家与区域利益紧密联系的时期,这些都在呼吁湄公河国家共同强化责任意识。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龙敏飞 杨春梅 整理

  柬埔寨新闻部国务秘书青廉——

  巩固传统友谊 推进媒体合作

  目前,柬埔寨的传统媒体达到661家,网站和网络电视台为878家,正在运营的调频电台(FM)为221家,直播电视台和转播电视台的登记注册数量分别为19家和165家。此外,外国新闻通讯社及外国电台、电视台在柬埔寨的常驻机构数量为17家,另有新闻领域的相关协会机构共计51家。

  一段时间以来,柬埔寨新闻媒体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包括:2016年6月10日—14日,柬埔寨作为主办方举办了第16届亚洲媒体峰会及系列活动;成功举办2021年第10届亚欧主编圆桌论坛;2022年11月10日—13日期间,积极参与柬埔寨作为东道主的第40届和第41届东盟峰会及系列活动;成功完成了在暹粒省举办的东南亚运动会和东盟残疾人运动会圣火点燃和火炬传递启动仪式,以及火炬传递至东盟成员国相关活动的电视直播任务……

  根据柬埔寨、中国及大湄公河次区域范围内的“全面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和“柬中两国新闻媒体交流互访”的相关谅解备忘录和行动计划,柬中两国一致同意推动各自媒体以“柬中友好关系”为主题,进行相关新闻报道,以进一步巩固两国的传统友谊、推进合作、促进相互理解。柬中两国将支持各自新闻媒体机构及从业人员建立和加强联系,推动开展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合作,加强各新闻媒体机构之间的交流和互访,支持和鼓励两国新闻媒体机构在对方国家建立办事机构,加强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相互往来。柬中友谊台是柬埔寨国家电台和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的结晶,其节目在柬埔寨实现了全天24小时的播放。此外,目前柬埔寨还有四家中文媒体,即:《柬华日报》(JIAN HUA DAILY)、《柬埔寨星洲日报》(Cambodia Sin Chew Daily)、柬埔寨《高棉日报》(Khmer Daily)和柬埔寨《华商日报》(Hua Shang Daily)。不仅如此,柬埔寨成立的国家通讯社,已经与东盟成员国及其他部分国家的新闻通讯机构达成并建立了新闻稿件及新闻图片互换合作。

  我坚信,此次大型国际人文交流互访活动,必将进一步巩固和推动中国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新闻媒体间的合作关系,增进双方的相互理解,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与中国的新闻媒体合作,特别是柬中两国的新闻媒体合作。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余国鹏 整理

  云南省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

  加快转化运用 赋能国际传播

  2021年12月30日,经省科技厅批准,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挂牌成立了云南省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一年多来,实验室坚持科技引领,有效整合资源,紧紧围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媒体传播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和实践,积极促进媒体融合相关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取得了以下进展:

  一是聚焦关键环节,提升国际传播效率。实验室围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媒体传播关键技术开展一系列研究。例如,搭建了面向南亚东南亚传播的内容生产平台,上线了虚拟主播频道,运用语音合成技术实现了部分小语种新闻文本自动语音播报。实验室还在云报集团国际传播平台中接入人工智能翻译接口,大大提升了小语种新闻采编效能。

  二是运用创新技术,丰富国际传播场景。依托实验室,云报集团创新制作了一大批可视化呈现、交互式传播的新闻类互动类产品。今年泼水节期间,云报集团使用VR技术,在国内外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开展沉浸式全景直播,助力云南文旅“出圈”取得良好成效。在党的二十大和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先后研发推出全国首个缅语3D超写实AI数字人主播“泰伦哥”和老挝语3D超写实AI数字人主播“坎普”,相关视频产品引起对象国受众的热烈反响。

  三是技术赋能内容,增强国际传播效果。实验室创新机制体制,先后成立5个名家工作室、4个青年工作室、4个创新工作室,孵化了一大批融媒体精品产品,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讲好中国故事。2022年以来,在云南开展国际传播的重要活动和重要事件中,云报集团将议题设置与技术赋能紧密结合,全方位、多角度推出融媒报道,赢得全球网友纷纷点赞,展示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四是创新体制机制,培养国际传播人才。实验室与云南省内高校共建融媒体学院,聚焦全媒体、复合型、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具有全媒体时代特色的新型教育模式。目前,已分别与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挂牌成立了4家融媒学院,并先后成立了云报集团培训中心、集团技能鉴定中心,培训从业人员近3万人次。

  未来,云南省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将继续通过科技研发,助力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建设,发挥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优势,不断积累国际传播新经验、探索国际传播新路径。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余国鹏 整理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向泽映——

  坚持创新引领 形成更大合力

  推进澜湄合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具体实践。随着澜湄合作全面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持续推进,重庆与澜湄流域有关城市人文往来更加密切。此次交流的主题是“数字赋能 构建澜湄流域媒体交流合作新格局”,作为媒体人,我们要坚持创新引领、强化数字赋能,不仅要做澜湄合作的记录者、传播者,更要做澜湄合作的参与者、建设者。

  一是形成合力,共同发声。我们有必要形成一个相互协作的机制,加强交往、相互取经。澜湄合作将有利于澜湄沿岸国家和东盟各国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密切相互联系,加强相互协作和交流互鉴。比如,可以采取联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向南沿线城市媒体和澜湄六国的主要媒体,共同举行“陆海新通道全媒体行”参访活动,用“实地采访、行进新闻、讲好故事”的形式,充分运用全媒体传播形式、立体式多样化的展示、多介质的推送,使活动报道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努力形成在本地区、沿线国家受众高度关注的媒体事件。

  二是建设智慧媒体,开展媒体活动。近期,重庆国际传播中心正在筹备启动陆海国际传播媒体年会。这个年会是重庆国际传播中心、海南国际传播中心和云南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共同发起成立的,得到了全国地方国际传播媒体同行们的热烈响应。目前,重庆国际传播中心海外用户超过1450万,已成为重庆对外传播的主平台和海外用户了解重庆的主渠道。同时,建设陆海国际新闻中心,为全球近3000名注册记者报道重庆提供专业服务,发挥了“城市新闻通讯社”的功能和作用。中心还负责执行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大会暨澜湄市长文化旅游论坛中国重庆、中国—东盟法治论坛等活动,为助推澜湄合作贡献力量。

  三是深化国际合作,推动文旅发展。澜湄流域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着较大差异,但因澜沧江—湄公河的存在,将沿线国家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充分发挥传媒资源优势,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文化艺术与旅游合作,密集组织媒体联合采风等系列活动,联动澜湄的国际友城,联合推出跨国直播,广泛地开展旅游交流分享。同时,充分发挥好自身宣传平台,推介双方旅游资源,联合开展国际宣传营销,推动澜湄区域生态文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龙敏飞 整理

  议题一 数字赋能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昆明理工大学南亚东南亚语言语音信息处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黄于欣:

  目前,云南已经打造了比较完善的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立体化的国际传播体系,在此基础上,如何运用新技术来解决面临的一些问题,值得大家思考。在辅助文本生产方面,一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智能化生成传播内容,提升内容的生产能力;二是把精准的用户画像和传播效能分析放置到南亚东南亚语言环境下,实现传播的内容分发和精准推荐;三是要找到人工智能和新闻传播的结合点,探索使用数字人技术,提升传播效果。视频方面,则是要打造快速智能翻译平台,实现对直播视频等的实时翻译,满足交流传播的需求。

  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大众媒体司司长松沙瓦·鹏沙

  数字技术可以被用于促成社会的变革,如果人们能够非常熟练使用数字技术的话,这样的话大家能够提升相互之间沟通交流的效率。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预见将来会有更多的创新和更为有效的一些方式来把老挝各地的人们相互联系在一起。对于老挝和中国媒体方面的合作,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之下我们能够进行更有效的合作。中国政府在为老挝媒体和信息发展方面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帮助和支持。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杨春梅 整理

  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刘新鑫:

  我国现在的城市已经进入了开放联动、协同发展的阶段,但在城市国际传播方面遇到了不少问题,需要不断深入探索国际传播内容与渠道的增量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传播资源互享互通;加大受众调查,持续不断调整精准传播方式;细化传播议题,深化构建城市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对准传播人群,聚焦有影响力的主力人群重点传播;升级叙事体系,充分发挥多元传播主体的积极作用;发挥差异化优势,重点布局非西方区域传播格局;借助现代技术,面向非英语国家开展传播;围绕“Z世代”视听格局变化,持续拓展传播渠道;提前布局元宇宙,加紧进行传播风险与伦理研究。

  缅甸《北极星》周刊总编辑吴温丁:

  在这样一个信息与科技发达的时代,媒体的网络化以及社交媒体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一个主题。如何在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的同时,有效避免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网络欺凌的事件?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缅甸,媒体能够让民众发出他们的声音,也能够让民众了解周围的世界,政府部门的各种举措也能让民众了解知晓。目前,缅甸在宣传方面的一个目标就是希望能更好地让正确的信息及时传播到全国,传播到世界各地;能让相关的负责人、专家、企业获取具体的信息。

  美国《国际日报》总编辑朱易:

  数字媒体技术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更好地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提高中国文化传播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在文化传播中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效率更高、传播成本更低的优势;同时也必须注意到数字媒体技术在文化传播中信息过载、知识质量难以保证、文化同质化的缺点,采取更好的形式,突破网络信息上的分隔墙,实现精准传播,将不同风格的中国文化传播给每个受众群体。

  重庆国际传播中心主任赵吾君:

  重庆国际传播中心的做法主要有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AI等新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丰富传播产品形态,提高国际传播实效;实时了解全球关注热点,增强传播精准性。数字赋能国际传播潜力无限,目前重庆国际传播中心潜心研究和开发两大数字应用系统,以期更大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一是国际传播人工智能内容生产(AIGC)平台,该平台建成后将为我国国际传播媒体和出海企业服务,提高内容生产的效率,组织海量内容出海,增强国际传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二是建设西部国际传播中心信息化系统,助力推进“数字重庆”建设。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余国鹏 张莹琳 整理

  议题二 澜湄国家媒体的合作路径   湖南日报社党组成员、社务委员、副总编辑颜斌:

  5月31日上午,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正式签署了国际传播合作协议,可以说是刚刚推开了澜湄国家媒体合作的“大门”。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澜湄六国与湖南虽相隔千里,但彼此心意相通,天涯若比邻。5月24日至29日,由湖南日报社联合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海上芙蓉·占芭花开”湘滇媒体中老铁路采访活动走进老挝,一同探访中老铁路老挝段。相信随着澜湄国家媒体合作的开展,我们大家一道努力,这样的成果一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好!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副院长、柬埔寨研究中心主任顾佳赟:

  澜沧江、湄公河是我们6个国家共同拥有的财富。我们有责任共同维护澜湄流域的生态环境,更有责任清洁舆论环境。处理这些问题,需要六国媒体积极合作,引导宣传力量更多地去宣传合作的成就,更多地去传达国与国之间、民与民之间的善意,更多地去为提升澜湄国家人民福祉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现在的媒体宣传,不再是搞宣传的研究者以及搞宣传的工作者的事情,期待能够建设更加宽容的信息沟通平台,让企业、媒体、学界更多地加入进来,共同面对挑战、化解对立情绪。

  中共红河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吕进:

  第一,要坚持全面客观报道的主基调,媒体能提供权威信息,影响受众判断,舆论监督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突出双方高层交往的引领力,高层交往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宝贵资源。第三,用好民间交往的正能量,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第四,把握两国务实合作的新动向,务实合作是两国关系的利益纽带,能给两国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第五,搭建媒体相互交流的好机制。要做到以上各个方面,媒体之间本身要进行很好的沟通交流,形成良好机制,增进了解和信任。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中国研究所博士、研究员陈氏水:

  媒体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政府和人民增进了解和交流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一是媒体促进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巩固拓展了友好关系。加强双边和多边媒体合作将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从而增加合作共赢的机会。二是中国和越南媒体合作的现状。越南和中国是邻国,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许多领域都有友好合作的传统。三是加强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媒体合作应从多方面努力。在媒体主题方面,媒体需要更多地讲述中国推进现代化的故事以及次区域其他国家的发展潜力;在合作方式方面,加强论坛合作可为各国媒体更真实地看到彼此的发展情况创造平台,共同创造健康的媒体环境。

  柬埔寨记者俱乐部秘书长、柬埔寨《和平岛报》总经理彤·索婉朗斯蕾:

  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和经济一体化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各国都致力于经济发展和媒体合作。首先,我个人认为高层的媒体合作非常重要,因为他们是决策者。其次是新闻照片和视频的交流,新闻、照片、视频的交流共享能最大限度降低制作成本。第三是打击假新闻,虚假信息的传播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要共同努力,携手打击。第四是建议记者互访,提高他们对澜沧江、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了解。最后一点是培训合作,培训对于帮助记者朋友获得最新的知识至关重要,可以将他们的知识提升到更高水平。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龙敏飞 陈晨 李吒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