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不大的“主角儿” 与国产儿童电影的“漫漫长路”

  2023年尚未过半,国产儿童电影已“杀”出不少“黑马”,《深海》《熊出没·伴我“熊芯”》双双票房过亿元,《新猪猪侠大电影:超级赛车》在五一档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在官宣定档今年暑期档的40余部电影作品中,儿童依然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行至今日,中国儿童电影已走过百年历程。从破亿难到破十亿创造新的票房纪录,再到如今现象级作品频现;从“疯狂安利”(意即强烈推荐)却只能留下“欠某某一张电影票”的遗憾,到如今儿童题材作品时常可见的叫好又叫座,国产儿童电影的多元化、品牌化、精品化趋势愈发明显。期间,由一部部儿童电影作品的积累所达成的一个个节点性的产业变化,不但见证了几代电影艺术家辛勤的探索与奉献,也为新时代的儿童和儿童文艺照亮了前行方向。

  回溯:时代的映照

  如果说1905年的《定军山》拉开了我国电影发展的序幕,那么1922年杜宇编导的无声短片《顽童》则首次将儿童作为影片描绘的主要人物,也成为目前我国公认的第一部儿童电影。不过,《顽童》只是简单地展现了儿童顽皮嬉戏的场景,在故事讲述和整体结构上并不成熟。

  1923年,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完整讲述了流落在外的男孩余璞救爷爷于危难之中,最终实现一家团聚的故事。它是中国第一部儿童电影长片,标志着我国儿童故事片从此走上了发展正途。

  此后百年间,中国儿童电影创作体系不断建构,不仅数量激增,题材和样式也愈发丰富。但儿童电影始终是时代的映照,以不同角色演绎着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社会生活,反映着国人对儿童最真实的愿望和期待。《孤儿救祖记》关注的便是儿童等社会问题,影片结尾处,余蔚如投资兴办学校彰显了“兴国”的进步观念。《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中的小英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成为一代少年儿童成长的榜样。20世纪90年代的《草房子》《花季·雨季》等优秀电影作品,反映的则是当时的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好奇、困惑等不同的真实心境……可以说,百年来中国儿童电影的发展起起伏伏,但始终保持着对儿童世界的重视、对本真人性的探索。

  其次,国产儿童电影的艺术创造性不断加强,这一点在儿童文学改编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数据显示,1949年至1976年摄制的54部儿童电影中有接近半数来源于改编,其中22部作品改编自我国的儿童文学,这是我国儿童文学改编电影的第一次高潮。1954年,根据华山同名小说改编的《鸡毛信》摄制完成,成为我国在国际上获奖的首部儿童故事片;此后,《城南旧事》《红衣少女》《我的九月》等经典作品皆有其儿童文学原型,使得国产儿童电影注入了更多文学性、审美性、思想性,在内容和主题上更加贴近儿童的真实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协会的成立,对国产儿童电影的发展有很大导向作用。随后,“童牛奖”应运而生,首届童牛奖优秀儿童故事影片是《小刺猬奏鸣曲》《十四五岁》《童年的朋友》三部影片;1988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也正式创立。

  盘点:中国故事与中国特色

  2012年以来,伴随互联网化与媒介融合程度日益加深,创作格局多元化愈发明显,“网生代”创作力量逐渐崛起。很多导演如李睿珺、张大磊、文晏、鹏飞、周全等不约而同选择儿童题材和青春题材作为其表现对象,创作了如《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八月》《嘉年华》《米花之味》《西小河的夏天》《过春天》《旺扎的雨靴》等作品,他们以儿童和青少年视角展现当下中国社会现实的不同侧面,构成了中国青少年电影创作的新锐力量。

  在新时代儿童电影作品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大头”——动画电影,在近年来的院线电影中表现可谓精彩。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动漫市场规模已达490亿元,较2021年增长了3.0%。

  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有几个关键节点。

  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9.56亿元票房收官,成功跻身2015年电影票房总榜前十,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整个行业的分水岭。此前在中国儿童电影市场上“角逐”的佼佼者多是《功夫熊猫》《驯龙高手》《冰雪奇缘》等好莱坞动画,抑或是《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等日系动漫。

  随后,《大鱼海棠》《小门神》《十万个冷笑话2》《大护法》《风语咒》等影片在电影市场上“竞相绽放”,这些影片不仅在题材上不断拓展着儿童动画电影的边界,而且风格多元、制作精美,市场反响颇为不错。其中,《大鱼海棠》首映日当天,便打破了中国国产动画首日票房纪录,获得7460万元的好成绩。

  2019年出现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则以50.14亿元的票房成绩再次引发业内震动。当然,这样一部现象级作品的出现,其背后不仅是两年故事、三年制作、66稿剧本、100多版人物形象的筚路蓝缕,更是国产儿童动画电影在无数次的市场经验中不断调整自身,逐步迈向工业化、产业化的厚积薄发。

  近年来,对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创新表达在国产动画市场中颇受欢迎,《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姜子牙》《新神榜:哪吒重生》《新神榜:杨戬》等多部影片均取得不错票房成绩。

  中国特色的表达也愈发成为儿童电影的亮点所在。《罗小黑战记》用清新治愈的画风和简洁诗意的笔触线条传递出中国水墨山水画的典雅韵味;由木偶动画导演庄昊执导的《小虎妞奇梦记》,让20多年没在大银幕上呈现的木偶动画再次映入观众眼帘;由国产原创绘本改编的动画电影《向着明亮那方》,以水墨、水彩、剪纸、定格等不同的形式,展现了独特而纯朴的国风美学;《雄狮少年》以岭南民俗舞狮勾勒出留守少年阿娟的成长经历与重塑自我的过程,将舞狮的技艺和文化相依相傍的岭南风土民俗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望:品牌打造与多元尝试

  2020年,《罗小黑战记》“出海”登陆日本院线,收获 37.5万人次观影、5.8亿日元票房的成绩,位列年度日本动画电影票房第9名。

  中国从来不缺好故事,好故事的表达才是关键。

  而纵观近10年年度票房冠军的儿童电影,不难发现,有两大趋势值得关注。

  其一,是IP价值体系构建。有数据显示,在近10年共121部票房累计过千万元电影中,有超60%为系列动画作品,比如华强方特的《熊出没》系列、咏声动漫的《猪猪侠》系列、央视动画的《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系列、环球数码的《潜艇总动员》系列等。这些作品大都为儿童导向,每1至3年上线一部续作,经过多年积累了相对稳定的观众群体,也有了票房收入保障,成为了中国动画电影大盘维稳的中坚力量。其中,《熊出没》系列电影俨然已成为从系列化到品牌化的典型案例。数据显示,在近10年的儿童电影“征战”中,《熊出没》系列稳居6年的票房冠军,不仅是每年春节档票房的强力收割者,《熊出没·重返地球》更在2022年拿下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项,称之为“合家欢的最大赢家”也不为过。

  其二,创作的多元尝试与突破。《哪吒之魔童降世》《深海》《姜子牙》虽都是动漫作品,但他们试图通过传递“动画电影不只是给小孩子看的”这样一种理念来改变国产动画电影市场的格局和受众;刚刚摘获第19届华表奖优秀少儿题材影片的《树上有个好地方》也试图通过将视角投向20世纪90年代的陕西乡村,来唤醒观众质朴真诚的内心,同时希望“用电影的方式在孩子心里种下真善美的种子”。

  这两个方向,一个决定着国产儿童电影的下限,一个拓展着上限。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儿童电影市场仍大有可为。据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统计,中国儿童电影年产量大概占国产电影年产量的10%。如何在文化积淀醇厚的中国内容市场上创作出大家喜闻乐见的优秀故事,依然是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